花鸟技法之 四

2011-04-29 来源: 浏览量:



  蝈蝈雌者有长针尾,蟋蟀有二尾,雌者有三尾。蝈蝈全身色彩能随季节由绿变黄褐。蟋蟀可用赭墨点画。又有油葫芦者,身大色黑,能鸣善跳,雌者亦有针尾。蜗牛多生墙阴石隙中,雨后常爬于蕉叶花丛,其壳纹有一定转向,行进时有肉足及触角露出壳外,遇敌即缩进壳内,画时可以渴勾后加淡彩。


  昆虫的飞、鸣、食、宿、跳跃,也都有它的规律性。如翅膀向上飞时,身体向下落;翅脉向下飞时,身体向上升。起飞时,足部下蹲;起飞后,足部收缩靠拢胸部;落地时,足部前伸;静止时,六足平放;行动时,前后足交叉。


  画写意草虫,一般是勾点并用。只要对昆虫形体认
识得清楚,用勾用点,都可以表现得非常生动。一般说来,把大小四翅、长短六足安排得适当,就能取势活泼。画家在掌握了各种草虫的特征之后,又须加以提炼,做概括性的表现。如蝴蝶种类繁多,色彩也复杂,画时要根据双翅花纹的对称规律,去突现它的特征,色彩要整、要鲜明。蝉翼匀薄透明,要画出这种质感。有的昆虫翅上有网状脉络,有的胸腹部有绒毛,都须予以细致的表现。

  写意草虫,在画时下笔要准确,要细心,又要有信心。一经点染后,便不容易涂改。有时重用墨骨,有时也可点色浅勾,以见意境。在花鸟画中,有时也可以以草虫为主体,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草虫只起辅助作用。


  白石老人一生善于描绘草虫,通过多年的经验,创造出来了许多表现方法,有粗的、细的、工笔的、写意的,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他常以浓墨点蝶,后翅少一尾,愈见秋深蝶老的真趣。他所画的展翅飞翔的牛蜂,使我们如耳闻嗡嗡声。我们要学习白石老人这种善于观察自然的写实精神,也要学习他的主观创造精神。


  历代知名的草虫画家很多,五代的滕昌佑,常以彩笔画折枝花果,以墨笔画蝉蝶。北宋徐崇嗣、邱庆余也以彩画花卉,以墨写草虫。其后有赵昌、郭守昌、钱舜举、李亨等,画草虫都能形神兼备,飞跃如生。古人所说的微细得其形,神是笔下得,也是告诉我们,必须先通过深入自然去体验生活,才能获得好的表现效果。(附图为郭味蕖作品《蝈蝈、蝗》局部)

第十三讲 鳞介画法
  鳞介在中国绘画中属花鸟画范围。鳞介是指水族,鳞指一般鱼类,介指甲壳类。

  花鸟画家经常把鳞介和花卉、禽鸟、蔬果等一同作为创作素材。历代被取为画材的鱼类有鲤鱼、鳜鱼、鲶鱼、鲋鱼、鳊鱼、比目鱼、河豚,还有金鱼和热带鱼。介类有龟、鳖、虾、蟹、蛤蜊、蚶、螺等。


  在画史上,自五代以来,即有善画水族的画家。史载后唐袁义善画水族。传黄筌有《寒龟曝背图》,他传世的《写生珍禽图》中即有二龟。徐熙曾画《戏荇 鱼图》、《藻荇游鱼图》、《穿荇鱼图》。宋代的刘 以画鱼出名,他画的鱼深得戏广浮深、相忘于江湖之意,后来很多人都学他,清恽南田曾临过他的《琳池鱼藻图》。金鱼是我国人民培养出来的观赏鱼类,在画面上出现较晚。降至清季,始有画家取为画材,释虚谷就喜画金鱼。明代徐渭曾用水墨画蟹,作品有《黄甲图》。齐白石以活泼的笔法熟练地画鱼、虾、蟹,一生几经变法,晚年自成一体。

  关于画鳞介的方法,历代著述不多,清《芥子园画传》中有画鱼诀:画鱼须活泼,得其游泳像。见影如欲惊, 喁意闲放。浮沉荇藻间,清流恣荡漾。悠然羡其乐,与人同意况。若不得其神,只徒肖其状。虽写溪涧中,不异砧俎上。这说明画鱼要表现出生动活泼的动态,若不能表达动态,有形无神,便容易画成庖厨中的鱼。


  鱼是离不开水的。水有大小、缓急,鱼有浮沉、浅深,要把鱼画在水中。但在花鸟画中画鱼时,可以画水,也可以不画水。不画水时,要在空白纸上画出鱼游于水的趣味。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