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学评论家谈传世柳体与《玄秘塔碑》

2019-10-25 来源:辽宁日报 浏览量:

“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姿。”这是清代书法家梁巘在《评书帖》中所说的一段著名书论。由于对这几个朝代的书法艺术特征进行了高度准确的概括,这段书论一直为后世推崇。
 

明拓  唐  柳公权《玄秘塔碑》册 (局部) 辽宁省博物馆藏

“唐代尚法”,即说重视法度是唐代书法的主流。唐代书家对前人的书法进行了总结,在书法结体和用笔方面实行了规范化和精微化。因此,唐人的楷书表现用笔应规入矩,即使是自由浪漫的行草书,也逐渐改晋人兼用侧锋的笔法,而追求纯中锋的用笔。在崇尚法度的风气之中,出现了森严雄厚与端正劲健的“唐楷”,这其中柳公权及其《玄秘塔碑》是典范之一。
 

当代著名书学评论家、杨宝林教授认为:“大唐虽有“颠张醉素”,但归根结底还是楷书的天下,书法史上欧、颜、柳、赵四大家,唐朝就占了三席,这就足以说明问题。”杨宝林从多角度解读柳公权与其柳体《玄秘塔碑》及当代如何学习。
 

创造“柳体”及尚法典范《玄秘塔碑》传世
 

柳公权以楷书名世,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其书被称为“柳体”。他的楷书,以《玄秘塔碑》最为著名。《玄秘塔碑》全称《大达法师玄秘塔碑》,宰相裴休撰文,柳公权楷书并篆额,会昌元年(841)十二月廿八日立于西京长安。时年柳公权64岁,为其成熟时期的作品。
 

常言道“颜筋柳骨”,柳书的确以劲健著称。《玄秘塔碑》极重法度,为唐尚法的典范。
 

从笔法上看,以方笔为主,棱角分明。横细竖粗,字中如有两个竖画,则左细右粗,成为一种范式。当然整齐中也不乏变化,如“点”就千姿百态,变化多端。从结字上看,中宫紧凑,字画向外辐射。撇捺舒展,刚劲挺拔,疏朗萧散,收到寓动于静的艺术效果。
 

从审美上看,《玄秘塔碑》体势秀劲,神气清健。王僧虔曾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杜甫也说:“书贵瘦硬方通神”。《玄秘塔碑》是“形质”“神采”兼有之。正如苏轼所说:“柳少师书本出于颜,而能自出新意,一字百金,非虚语也。”正是因为《玄秘塔碑》艺术造诣如此之高,故后人多以此为临摹范本。晚唐的一些墓志有的就学《玄秘塔碑》,宋徽宗的瘦金体也胎息于《玄秘塔碑》。
 

柳公权是三朝皇帝的书法老师
 

柳公权是我国中唐时期著名书法家,与颜真卿齐名,并称“颜柳”。柳公权在科举时代是了不起的人物,他是状元。因书法出众,曾做穆宗、敬宗和文宗三朝侍书,也就是说他是三朝皇帝的书法老师。柳公权书名远播,当时公卿大臣家中碑版,如果不找柳公权书写,便被认为不孝顺。外国的使臣到长安进贡,还专门拨出一笔款项,署名“此购柳书”。
 

学习“君子藏器”
 

当下学柳书虽不如颜书盛行,但也有不少人钟情柳书。柳书以骨胜,所以学柳书可以树根基,为日后学行、草书打基础。
 

柳书端正,法度严谨,他的“心正则笔正”的笔谏故事,也值得学书者深思:学书要先学做人。柳公权书法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在于他远绍王羲之,近取欧、虞、褚、颜,从其瘦劲书风来看,他应该学过薛稷。这也告诫我们学书法要转益多师,要学习传统,不能浅尝辄止。当然,柳书险绝、筋骨外露,我们在临摹时要收敛一些,不要过分夸张,要筋骨内含一些,“君子藏器”这句话也是值得深思的。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