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首耕耘笔墨间——画家刘强

2011-04-29 来源: 浏览量:
心有笔墨千千结

——书法家李靖

 

 

近年来,在全国性的书法大展中,我市的青年书法家屡有斩获,他们用自己鲜明的风格在中国书坛独领风骚,形成了一支不可小视的书法队伍,成为异军突起的青年书法家群体,李靖就是其中的一位。

和许多青年书法家不同的是,李靖学习书法并不是小时候受到家庭的熏陶,他完全是在半路出家。1988年,在天水师院上学的他胸怀大志,并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会和书法结下不解之缘。当时,庞中华的硬笔书法风靡一时,李靖也受其感染,和许多同学一样对硬笔书法爱不释手,最初的目的是能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写一手漂亮的字,但在潜移默化中他打下了书法的基础。大学毕业后,他分配到铁二中当老师,有机会看了《中国书法史》等一些关于书法的书籍,后又受欧阳中石先生的《中国书法通史》的影响,了解了中国书法的脉络,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理论和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所折服。硬笔只有几十年的历史,而毛笔却有着两千年的历史,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李靖从此丢下硬笔换成了毛笔,但他真正开始练习毛笔字却是在1992年。

李靖和青年书法家张平既是朋友,又是师徒。在张平的指导下,开始系统地临帖。他先从赵子昂的《妙严寺记》、《胆巴碑》入手,后又转学汉隶及魏碑,先后临习了《曹全》、《孔宙》、《乙瑛》、《礼器》、《张迁》等碑帖。有一次偶然看到《张黑女》碑帖后,对其情有独钟,从此醉心于此,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这也对他的书法作品影响很大,使他的作品形成了厚重劲健、雅致大气、灵动多姿、气韵生动的书风。近年来,他又倾心于何绍基、赵之谦的翰墨手扎,力求展示碑帖结合所表现的博大雄浑之风。

2002年,李靖调入到了市委宣传部,在《天水宣传》杂志当编辑。为了弘扬天水的书画艺术,他撰写了《陇上书家张邦彦》等文章,专门推介天水书画名家,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这一年,李靖参加了天水市首届临书展,并获得了一等奖。也就在这一年,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大展征稿。李靖以赵之谦魏碑行书的风格创作了一幅作品,自己觉得还比较满意,书友周宇春看后,也认为这幅作品很好,便建议让他再写一幅大尺寸的作品。当这幅书法作品入展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大展时,好多人都有点出乎意料,他们只知道李靖在魏碑书上下了工夫,没有想到他在行草书上竟也如此得心应手。

入展全国行草书大展,也就是登上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大雅之堂,这是每一个书法爱好者梦寐以求的事情,而李靖终于把梦变成了现实。

这既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偶然的是李靖如果没有参展,他就会和大展失之交臂;必然的是对于一个视书法为生命的书法家来说,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其实,人们看到的李靖,是温文尔雅,是忙忙碌碌,是兢兢业业,却没有看到,他在灯光下奋笔疾书的身影,他在深夜里挥毫泼墨的情景。对一个书法家来说,才华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后天的勤奋,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要想取得成就是不可能的。在书法的艺术之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锲而不舍,才能金石可镂。李靖最敬佩的就是亦师亦友的张平,张平在书法研习上的刻苦和坚韧精神是别人无法比拟的,他经常以张平为榜样,视之为学习之楷模。

心有千千结,尽在笔墨中。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现任天水市文联秘书长的李靖,作品先后入展首届中国敦煌国际书法节第二届全国行草书大展、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安美杯”书法展、新世纪全国教师书法篆刻作品展、中韩书法交流展、甘肃省首届少儿书法展览教师佳作展。曾获首届全国教师三笔字大赛毛笔书法三等奖、中国首届“九宫杯”书法大赛三等奖、“阳光杯”全国硬笔书法大赛银奖、全国师生书画展优秀指导二等奖、天水市首届临书展一等奖。他本人也被吸收为中国当代书法研究会会员,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在书法艺术之路上,成绩给李靖带来的喜悦是短暂的,探索带来的困惑却是长久的,要不断地超越自己、突破自己更是困难。但他觉得自己在书法艺术的探索上就像进入了一条幽深的隧道,虽然置身于黑暗之中,但却能看到前面的一点很小的亮光,只要坚持走下去,就一定能够到达一个光辉的顶点。

 

 

 

 

 

 

踏花归来马蹄香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