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应生这个人——画家张应生
来天水后,张明宇被这里浓厚的文化氛围所吸引,经商之余,挥毫弄墨仍是他的爱好所在,与
张明宇作画,先以阔笔恣意横扫,继之以精笔小心收拾,他的山水画,笔墨中继承了蒲华的许多技法因素,故他的绘画富有浓厚的江南意味,用墨极为雅丽,画面始终笼罩在暮霭沉沉的乡愁凝绪中,在南方画作的细润、幽幽中又透出北方的大气豪放。二者在张明宇的作品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张明宇坦承,自己的画风受蒲华、陈子庄及董晴野的影响较深,故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南北结合”画风。
如今已是“天水人”的张明宇只在年节时携妻儿回家乡探望家人,当年一同“下海”的伙伴如今生活非常富裕,洋房轿车,物质享受远远超过偏安于天水的张明宇,但他觉得非常满足,心态平和的张明宇每天帮着妻子打理生意,闲来练习绘画,收藏各式明清家具,过得充实而快乐,有人说:“心在天堂,生活的感觉就在天堂。”也许,在张明宇心中,这样的生活,就是天堂般的享受了吧。
醉心笔墨写人生
——画家张永福
张永福的身上全无一点艺术家的特征,身为书画家的他更像是一位忠厚和蔼的长者,给人一种沉稳踏实的感觉。这和他小时候的生活环境不无关系。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天水市西关有个山货市,是个很热闹的所在,聚集了很多来自各地的木匠、铁匠、书画装裱师和唱戏的艺人,按现在的说法,是一个民间艺术家聚居,民间艺术十分繁荣的地方。张永福的父亲是一个很有名的银匠,工艺精湛,靠手艺养活着一家老小。张永福小的时候,经常穿梭于民间艺人的中间,对画皮影、脸谱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也经常照猫画虎,时间长了,居然也画得有模有样。
张永福九岁才上学,那时天水刚解放,老师发现他能写会画,便让他办黑板报,画毛泽东、朱德的黑白标准像,挂在每个教室里。上二年级时,张永福和同学们去石马坪春游回来画了一张水彩写生画,这幅画被送到省上参加了全省青少年书画展。老师看到他在绘画上很有天赋,便让他参加学校的美术班,他喜欢齐白石的写意画,经常临摹白菜、萝卜,后来又临吴昌硕的写意画,用心揣摩大家的笔法,有了不少长进。
张永福在十五岁时,参加了市上举办的画展。甘肃省文史馆馆员张筱辰看到张永福的画,对此赞不绝口,正好张永福也在近旁,馆长便将他介绍给了
张永福上初中时,曾被保送到西北师大美术系,但由于收到通知太晚了,以致错过了上学时间,上高二时,招生老师来校看到了他的作品,便推荐他上了兰州艺术学校。这个学校由兰大文学系、西北师大美术系、战斗文工团组成,可谓人才济济。他在校期间(1959年)参加了全省首届国画展,并获得了三等奖。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