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抒写高原魂——画家王雄熙
2011-04-29
来源:
浏览量:
1995年,杨晓东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麦积山石窟,从事壁画的临摹、研究工作。麦积山石窟除以石胎泥塑而享有“东方雕塑馆”盛名外,窟龛内壁画以北魏作品为代表,其大型经变画、大型飞天组画为众多专家惊叹和折服。五十年代,著名艺术家、专家学者常书鸿、吴作人、段文杰等先后到麦积山对其现存壁画进行过考察或临摹,并认为其部分早期作品从年代、规模及艺术价值不亚于敦煌壁画,其中第127窟《西方净土变》被众多专家誉为该题材壁画的中国之最。十多年来,杨晓东对现存的麦积山早期大型壁画进行了潜心研究,全面整理和临摹,共独立完成壁画临品上百平方尺,为麦积山壁画走出国门创造了条件。
在由落满了岁月尘埃的佛像和古代壁画所包围的孤独的日子里,他由最初的拒绝,慢慢地与之产生了默契。麦积山的灵气唤醒了他潜藏于心的艺术天分;麦积山博大精深的艺术精神强烈地震撼了他的心灵;麦积山伟大的壁画艺术更让他真正理解了艺术之真谛。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宝藏!麦积山石窟成为孕育他艺术生命的摇篮。
杨晓东每天早上九点进入石窟,便开始了对壁画的临摹,麦积山石窟的壁画有1300多平方米,但由于年代久远,有好多色彩、线条都难以辨识,杨晓东在一幅画前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直到读懂看懂了这幅画,才拿起手中的笔临了起来。
中午饿了,杨晓东便用方便面或干粮充饥,累了,就在脚手架上躺一阵。洞里不时有老鼠、蛇出没,这让他感到很是恐怖。尤其是他坐下歇息的时候,孤独、寂寞就会悄悄袭上心头,让他有一种心力交瘁的感觉。不过,在他六点下山之前,如果能临摹上一平方尺的话,就很开心,觉得挺有成就感的。
麦积山风景区优美如画,也让杨晓东迷恋不已。在他的作品里,壁画和山水成为两大主题。许多人都知道敦煌壁画,但对麦积山壁画却知之甚少,杨晓东所做的工作,就是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麦积山壁画。杨晓东仅在第127窟中,六年里完成了相当于30年的工作量。第127窟有足以改写中国美术史的中国最早的经变画,这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杨晓东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麦积山壁画的临摹中,现在他闭着眼睛也能看见壁画里的人物、线条和色彩,甚至连一片树叶也在他的画里和原作毫无二致。他的作品《七佛图》、《西方净土变》都是和原作一比一的比例。西安美院有一位博士生导师看到杨晓东临摹的壁画后,评价他的作品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为一些重点洞窟将不再对外开放,人们以后看到的将是杨晓东临摹的作品了。美院教授还热情地邀请他到西安举办画展,开展讲座。
11月3日,杨晓东在甘肃省美术馆成功地举办了画展,展出的100余幅作品全是他的代表作。其中山水40幅,壁画60多幅。后者大多数都是6平方尺以上的大画。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杨晓东鲜明的艺术特色,他的画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其壁画作品场面宏大,布局张弛有度;造型准确洗练,动态优美生动;色彩简洁明快、装饰性强,或古朴典雅、沧桑厚重,或斑斓绚丽,明朗华贵;面容安祥得体、眉宇之间尤为传神;线条流畅飞动、体态轻盈飘逸。令参观者叹为观止,并受到美术界的高度评价。
在岁月的长河里,十三年也许是短暂的一瞬,但对杨晓东来说,这十三年却是他化茧成蝶、厚积薄发的时光。面壁十年图破壁,十三年苦行僧式的临摹生涯让他感受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博大精深,他相信,这也是上苍对他的厚爱,因为他的使命就是传承和发扬光大麦积山壁画艺术,还人们的心灵一片净土。
不要人夸颜色好
2006年2月12日,春寒料峭的北京。一场名为《中国印·生肖魂》的刻石书画展在前来观看的人们心头激荡起阵阵暖流。凝聚着我市艺术家陈冠英、张维萍夫妇16年心血的1200枚12生肖百刻图以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厚的华夏文化底蕴引起参观者的强烈共鸣。展览开幕的当天,正是生肖印书画展的主人公陈冠英先生去世两周年忌日。7月5日,同名展览在我市举办,成为2006年伏羲文化旅游节期间的一大亮点。刚刚走出生命中的寒冬,张维萍用举办展览的方式作为对丈夫最深切的怀念。
1978年,当对书画、金石篆刻有着深厚功底的陈冠英以“重塑民族灵魂”为宗旨,提出为12生肖以印立传的想法后,与丈夫并称“陇上双骏”的张维萍随即放下手头的创作,夫妇俩一道投入到这份工程浩大而又精细的工作中去。1200枚生肖印是他们耗费16年光阴,利用所有的休息时间,夜以继日,反复构思、设计,再精雕细刻而成。1994年生肖印问世后,便在国内外引起轰动,被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图书馆等众多单位分别收藏,日本、韩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也将其纳入收藏之列。每当有人称赞他们二人在艺术上的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时张维萍总是谦虚地说:“我其实没做什么,功劳都是人家(指丈夫)的,人家的艺术修养、书画造诣比我不知要深多少倍,生肖印的创意也是人家提出来的,我只是配合着做了些工作……”
可熟悉张维萍的人都知道,作为一名在书画、篆刻、剪纸、摄影等方面卓有建树的女艺术家,她与陈冠英像是艺坛上的两棵参天的“夫妻树”,对书画艺术的共同爱好使他们从年少时的青梅竹马成为艺术上的挚友、生活中的伴侣。她的谦逊并没有遮掩住自己艺术才华的光芒——
1965年毕业于甘肃师范大学美术系的张维萍,在校期间就赢得了“陇上才女”的美誉。在系统学习国画创作技法之外,还师从著名篆刻家丁希农先生研究古文字学、金石学。1981年曾被省政府抽调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甘肃厅进行美术创作。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她恪守“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一信念,潜心创作,速写是她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项功课。为支持丈夫的事业,她主动承担了家务。经常在休息日背着年幼的孩子去田间地头采风写生,收集素材,回家后再开始创作。在甘谷县文化馆工作期间,为挖掘、抢救民间艺术瑰宝她策划主办了“甘谷民间美术室”。在与民间艺人的近距离接触中,广泛吸收其质朴无华、充实饱满、夸张变形、和谐色彩等艺术精华,也从各种造型艺术中受到启悟,力图使创作有所突破,形成自己的特色。她的绘画作品构图饱满,错落有致,用笔多变灵活。作品大气磅礴,既弥漫着阳刚之气,又透出女性的朦胧阴柔,“淡泊中求真切,宁静中蕴动感”。显示出独特的个性。在艺术创作中,她注重传统而不墨守成规,在创新上出彩,从技法上突破。“变形不失真,夸张亦传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启功、任政曾为她的白描作品题签。老舍夫人、国画家胡青以“冰清玉洁何须粉黛”、著名工笔画大师田世光以“严谨工整,清新雅丽”分别题词鼓励。她的绘画作品多以花鸟、草木为素材,透露出清新的灵气和勃勃生机。家乡不起眼的无名野花也被她用细腻的笔触一一采撷入画,多达百幅的大像山白描花卉和白描菊花图手稿见证了她在艺海中不停跋涉的脚步。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