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匾话:开天明道
“开天明道”匾现悬于伏羲庙大门前牌坊正中,匾书于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是西宁道湟中观察使杨应琚所书,并以此匾更替了当时已经佚失的“太昊宫”匾。
“开天明道”匾比较特殊之处是上下款均为复款,款有两行,且时间不同。上款一为“乾隆辛酉孟秋既望”,一为“嘉庆十二年岁次丁卯五月吉旦”。下款一为“湟中观察使□城杨应琚薰沐敬书”,一为“申宁大夫宁夏府知府候补知秦州事王立重建”。
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建置》在伏羲庙条注释中解释此匾时说:太昊宫旧榜已失,会今制府杨公过此,易题名“开天明道”。据刘雁翔先生考证,此匾涉及三个人:杨应琚、李钅宏、王立;涉及三个时间:乾隆辛酉孟秋既望即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七月十五日、“今”即乾隆《直隶秦州新志》成书的时间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王立重建匾的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
由此可以推导出题款的顺序关系:“开天明道”四字由杨应琚应李钅宏之请首题于乾隆六年,嘉庆十二年王立修葺时重署款,匾题中的“湟中观察使”在州志中成了“制府杨公”,是因为杨在乾隆二十八年时已非湟中观察使,而是升任陕甘总督了,总督可雅称制府,故有此记。
据考,匾中“湟中观察使”是指杨应琚所任甘肃西宁道,因西宁道道署在湟水谷地,故称湟中,而按照清朝官制,道员可称观察使。“□城”是指杨应琚的故乡辽海。“申宁大夫宁夏府知府候补知秦州事王立”据考系王赐均,“王立”系“王公”之误。
此文单说开天明道匾的书写者杨应琚。
杨应琚(公元1695——公元1767年),字佩之,号松门,辽海汉军正白旗人。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由荫生授员外郎,出任山西河东道。11年(公元1733年),杨应琚走马莅任西宁道,时年38岁。此后杨应琚先后任甘肃按察使、甘肃布政使、甘肃巡抚、山东巡抚、两广总督、闽浙总督等职。二十四年调任陕甘总督,三十一年调云南总督,次年在防备缅甸侵袭边境的过程中以“贻误军机”罪被赐死。《清史稿》有传。
杨应琚任职甚广,东至山东,西抵湟中,南达闽浙,游踪遍布海内。乾隆四年,杨应琚奉命赴京觐见皇帝时曾途经天水,其日记《据鞍录》正是对这一行程的记载,对秦州境内风物也有详要描述。他于当年七月八日抵秦州,在知州李钅宏的陪同下游历了伏羲庙和玉泉观,因时间匆忙,而伏羲庙又在修葺中,故当时未能题匾,待乾隆六年杨应琚回任后,李钅宏即特邀杨手题“开天明道”,笔力遒劲,潇洒流畅,有大儒气概。
杨应琚在西宁道任内时,西宁的防务处于“一线东通,三面外暴”的孤悬形势,商旅常遭劫掠,百姓不得安宁。杨应琚到任后,几经努力,使西宁南北西三面形成连绵数千里的军事屏障,自此“营讯相连,边界清晰”,过去以劫掠为生的人,只能“缩项矫舌,屏气而伏”了,商旅往来自如,农牧民的生产得到了保障,边境牛羊遍野,牧童歌声相闻。杨应琚极重视教育,下车伊始,“即以学校为首务”,捐资重修府学,并从江浙一带聘请教师前来执教,选拔西宁等县秀才前来学习。他还会同西宁知府建立西宁县儒学,并订课程,置学田,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为了办好学校,杨应琚还亲自制定“学约”、“学示”,倡导“闭门潜修,同人相砥”的学风,以约束、敦促地方官、教师、家长和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讲,杨应琚不仅是地方大员,更是文化的使者。杨应琚为政勤勉,在西宁府任内十几年里,他的足迹踏遍了各县、卫、厅、所。他还大力提倡种树种花,美化家园。还亲自“引流种树”,以为表率。
杨应琚不仅是精明能干,政绩突出的官员,而且还是一位博学多才、勤于著述的学者。他写了不少诗词、碑记、考传和杂记,颇是慧眼独具。如他为西宁湟水题咏:“溪外一片沙鸥白,麦中几片菜花黄”又如《西宁府文庙乐舞源流考》称“惟是文庙乐舞,祝典最重。”特别是他于乾隆13年(公元1748年)修成的《西宁府新志》,弥补了“边地质野,文献无征”的缺憾,为《大清一统志》的纂修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料。 “开天明道”四字,总结了伏羲氏的历史功绩。天地相交,二气感生,方可开天明道。自有天地以来,主治立极有人,扶持世教有人,羽翼经传有人,这一切,都肇自伏羲氏的“开天明道”之功。伏羲开天明道,乾坤显而万物著矣。仰望此匾,犹如俯首伏羲功绩。杨应琚过秦州而遗此匾,笔力厚道,神气逼人,大有天地造化之势,既是伏羲庙镇庙之匾,也是秦州匾额史上寻根觅源之匾,殊可宝焉。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