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右名刹天水武山县万华寺
滩歌古镇,坐落在今天水市武山县西南。这座丝绸之路南路的茶马重镇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宋真宗时期。滩歌镇威远寨据记载是唐代由吐蕃王朝的枭波部落所建,至宋朝成为中央王朝防御西夏的边境重镇。在滩歌镇南双龙山北麓,武山古寺万华寺掩映其间。每次到滩歌古镇,万华寺总是我去的最多的地方。这里不仅有楼台亭斜,古树名木,更多的是有一段血腥的记忆。有时候是我一人,有时候是我们好几个人。
万华寺始建于650-655年,依山就势层叠而居。五代、宋、元,屡遭兵燹,多有兴废。明万历16年(1589年)扩建,初具规模,经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及民国初陆续修建完善,形成释、道、儒三教并存,成为具有唐、宋、元、明、清和民国六代建筑风格的建筑群,青瓦红柱,高脊双带,六角飞檐,色彩绚丽,起伏于苍松翠柏、灿烂丁香丛中。寺院塑像庄严壮观、栩栩如生,既有恐怖狰狞、接连阴阳的罗汉鬼怪,又有吞吐天地、普渡众生的菩萨仙道。
万华寺是上、中、下三寺建筑群的总称。上寺称之为“四方景”,呈正方形四合院状布局,东西南北方向各有殿宇。其最著名者,大雄宝殿也。大雄宝殿坐南朝北,殿内正面有“如来、接引、准提”三蹲佛像。左右两边分列着二十四天官塑像。与大雄宝殿相对的是千手佛殿,坐南朝北。其内正面有塑像“千手、妙善等三尊佛像,十八罗汉分列两边。东有圣母殿,西有三官殿,还有张公殿、洞宾殿,院内现存和尚泉一眼,巨型铁炉一尊,东西南角均为花园。上寺院内宝殿殿梁、柱子上有左宗堂等18位历史文化名人题写的匾额、楹联、条幅共21幅。为武山、甘谷、岷县、漳县等三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堪称古代文化遗产的瑰宝。
中寺呈长方形,东西窄,南北宽。分上下两层台,上台有天王殿。西面是十王殿,塑有地藏王菩萨,股肱及十殿阎君。北面有戏楼。中寺梁、柱上有何鸿吉等6人题写匾额、对联6幅。下寺即宝泉寺,因寺内有清静泉、谢家泉、东宝泉、西宝泉而得名。下寺可分东西两院,东院上台有凌霄殿、四圣宫。修于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 重建于清咸丰戊午(公元1858年)的清静寺地处东南角,而清静寺侧西华寺则是当地人后来所新建而成。唐高宗永徽年间开始修建大雄宝殿,即统一名为万华寺。可惜万华寺在文革期被毁,几近绝迹。近年来,在乡贤杜学文等人的努力下,在上寺原址新建了今天人们普遍看到的新寺,该建筑群是宗教文化和民间建筑艺术的结晶。
然而,这座著名陇右的古刹见证了血腥的屠杀和神韵。我的母校滩歌中学就坐落在万华寺山下,这里留下了我青春的美好时光。那时我们课余活动,总能挖出很多死人骨头,但不知道所以然。随着阅历和学识的增长,我对地方历史人文的研究和兴趣也就多了。
翻阅武山地方志可知,在1648到1870年间滩歌人民经历了漫长的回汉民族仇杀过程,当地居民因此屡遭杀戮与掠夺。据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漆子扬先生主编的这本全面集中反映滩歌的文献《滩歌镇志》载,1930年1月10日(民国18年农历12月11日),北伐战争结束后国民军吉鸿昌某部师长高去桥从西和、礼县征集1500余名年龄在15-20岁左右新兵集训备战,于当日进驻滩歌镇。师部驻滩歌镇下街郭家堡子,师指挥所设在滩歌镇川高家坟园,迫击炮营驻漆家庄,步枪营一部驻卢家坪,另一部驻上街、关庄一带。当日晚,国民军过之刚旅500余人由岷县抵滩歌镇与高去桥部会合。
在武山,利用采访之便我走访过滩歌本土文人张青源、漆宝全、于申明等人,从他们的文字中,我所知道的万华寺的屠杀事件的时间等方面多有分歧。在当地文献资料中所记述的关于屠杀结果的文字“皆无幸免”我不大赞成。多年前,我和家父谈及于此,家父曾给我描述过一个在滩歌镇街上碰见的买烟叶的礼县人。他是万华寺屠杀中当年从树上逃生者之一,我觉得他对屠杀事件的叙说真实可信。
1930年1月11日(农历12月12日)晨,寒风狂卷漫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