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柯草堂

2011-05-15 来源: 浏览量:

东柯草堂为秦州十景之一,位于麦积区甘泉镇八槐村,为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秦州流寓时的居处。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杜甫携妻儿及弟辞官西行,翻越陇坂到秦州投靠亲友。杜甫在天水寓居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写下了117篇描绘当时秦州政治、风物、民情的诗篇。因杜甫主要是到东柯谷投奔其侄杜佐而来的,故对东柯谷的了解最为详尽,所写的诗也最多。他在《秦州杂诗二十首》里就有两首写东柯谷的,其中一首吟道:“传道东柯谷,深藏数十家。对门藤盖瓦,映竹水穿沙。瘦地翻宜粟,阳坡好种瓜。船人近相报,但恐失桃花。”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杜甫这位伟大的诗人,便在这里修建了草堂,以供游人学子、官商士民凭吊。前贤曾有联:“避秦州山谷间,曾向边城作客;为唐代文章伯,岂惟诗界称王。”

  东柯草堂的始建年代已不可考,元代《一统志》里有:“东柯草堂,在东柯镇,少陵弃官至秦,寓于杜佐之居,其南有白水涧,即子美泉也”的记载。邓子诚所著《骨董琐记》载:“子美旧居在秦州东柯谷,今为寿山,下有大木,今呼为子美树。”这说明,至少在元代,就已有草堂存在了。后来历经废兴,最后一次被毁是在清同治年间,毁于兵火。上世纪九十年代,政府拨专款重修东柯草堂,现已完成征地和围墙任务,并建有草堂三间,木篱和门亭等,初具规模。

  杜甫在东柯谷的遗迹很多,民间流传有:“九股松,八股槐,白水涧,砚窝台,杜甫流寓地,处处有草堂”的歌谣。其中九股松被毁于“文革”后期,白水涧、砚窝台遗迹也难以确认。唯有八股槐,虽历经岁月沧桑,仍傲然挺立,吸引着八方游人。不过,这株古树因连年干旱,加上病虫害,也面临着枯死的危险。2007年,市区政府拨款予以抢救保护。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