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妙轩碑》流传始末及其价值

2011-05-15 来源: 浏览量:

 来源:华讯在线  添加日期: 09-03-16 17:31:50

  历史的选择是无情的:唐和尚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垂范千古,历久弥新;而清诗人宋琬集“二王书”《二妙轩碑》却自产生之日就湮灭无闻,兴衰际遇,令人唏嘘不已。但历史的选择也是有情的:尽管原碑下落不明,但拓本却流传了下来。1985年,在民间几经辗转流传的《二妙轩碑》拓本重见天日,给古城秦州顿添姿彩,给泱泱书史也写上了浓重的一笔。

  一、《二妙轩碑》摹刻、流传始末

  1.历史上奇妙的契合。晋代王羲之的书法妙绝天下,唐代杜甫的诗歌雄跨百代,两者怎么结合为一体了呢?这是清诗人宋琬的历史贡献。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山东莱阳人宋琬以诗人身份出任分巡陇右道兵备佥事,驻节秦州,恰好秦州是杜甫当年的流寓地,百十首“秦州杂诗”早已广为流传。诗人一向心仪杜甫,在浏览秦川胜迹时,去得最多的地方大概要算城北玉泉观李杜祠堂了。那里原有许多刻石,其中好几块就刻着杜甫的诗歌。大诗人对刻石的字迹不满意,再加上李杜祠堂破败不堪,于是萌动了新建李杜祠堂、重刻杜诗的念头。次年,他果真完成了这桩盛事。在新建的李杜祠堂中,他专辟一轩,精选杜甫“秦州杂诗”60首,“构求二王笔法”,并请来兰州著名摹勒书法家张正言、张正心兄弟摹刻成碑,“庶使后人之来者,按籍而知迹之所在”。(宋琬《杜甫石刻题后》)

  2.战乱中刻石的不幸遭遇。刻石初成,宋琬叫它“杜诗石刻”。时隔不久即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三桂叛乱,秦州落入吴军之手,玉泉观毁坏,诗碑散失。直到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秦州知州王宽离任闲居,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秦州区西关的一所僧房发现刻有杜诗的断石残碑,但仅存4首诗,计160字。为此他专门写了《二妙轩碑题跋》,第一次提出“二妙”的称谓,并有《题二妙轩碑》一诗,诗中写:“淳化摹天宝,风流宋荔裳。诗遗百六字,碑获十三行。藤瓦东柯杜,鹅笼东晋王。千秋余二妙,零落赞公房……”这说明王宽所发现的碑刻正是王书杜诗合璧的旷世奇宝。可惜己经残缺不全!王宽之后,《二妙轩碑》下落不明。民国年间,《秦州志》虽列“二妙轩残碣”条目,但语焉不详。

  3、拓本在民间的流传情况。《二妙轩碑》自经变乱,毁灭殆尽。然而不幸中的大幸是,它的拓本一直在民间流传。邓旭《杜甫石刻跋》中说:“年友来荔裳赐予墨刻,按而读之。则工部秦州诸篇得我同然,为之击节不能置。”这表明,《二妙轩碑》刻成之后,它的拓本也随之产生了。宋琬本人说得更明白无误:“即使不必来此,而西州风土,一展此卷而知仇池二陇间,犹之读《秦风》而览《车辚》、《板屋》

之章,宁谨怀古卧游之助云尔哉!”但是,初拓本在吴三桂叛乱之前就没有了下落。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秦州志》只是笼统地提一句“今拓本犹有藏者”,但终于不知究里。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陇上大学者冯国瑞先生奉亲归里,周酉山先生出示珍藏的《二妙轩碑》拓本让冯鉴赏,冯于是作《秦州杜诗石刻记》,因以考证碑帖本末。周酉山之后,拓本由其子周恒收藏,1985年捐献给桑梓。从拓本的面目来看,肯定不是初拓,因为许多地方字迹模糊不清。

  二、《二妙轩碑》的艺术价值

  当我翻阅《二妙轩碑》拓本的时候,我脑海中浮现出当年怀仁法师备尝艰辛、刻制《圣教序》的情景。那时候,社会上流传的二王作品还很多,再加上皇室把珍藏在内府的真迹也奉献出来。让怀仁作参考。在这种情况下,刻制工作尚且如此艰难,那么千年之后,在二王真迹失传的情况下,要完成《二妙轩碑》这样的辉煌巨制,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宋琬作为一个为政清廉的地方官,没有多少经济上的收入,他靠诗人的热情、对先贤的无限景仰和吏民的通力合作,终于创造了这个奇迹。流传下来的拓本为纸本长卷,高24厘米、长1516厘米。卷首是杜甫半身线刻像,之后是宋琬的《杜甫像赞》、正文(辑录杜秦州杂诗60首共计3241字),卷尾有党崇雅、东荫商、王一经、郭充、聂介、邓旭等6人的跋和宋琬的总跋《杜甫石刻题后》。

  1.囊括众妙,博于一炉。《二妙轩碑》以《淳化阁帖》为底本,采集晋人法书,又旁求古人名迹镌刻而成。全碑以行书为主,间以正楷、行草、章草、草书等,风格多样,蔚为壮观。所谓“二妙”原指王羲之的书法与杜甫的诗歌合而为一,同臻妙境。但《二妙轩碑》的妙处不止于此,它的刻工也妙:兰州张正言、张正心的刻工妙绝天下,有口皆碑;它的石质也妙:冯国瑞先生《临二妙轩帖》跋文说,石料采自陕西富平的平青石,质地柔韧,手感润滑,便于镌刻。

  2.轩轾《圣教》,书苑瑰宝。书史上历来推崇唐怀仁集晋王羲之书《圣教序》,但《二妙轩碑》其艺术成就当不下于此碑。《二妙轩碑》摹刻精到,布置巧妙,显得格高韵古,气势连贯,大有魏晋风度。前者整饬、典雅,后者潇洒、空灵,更能体现王书风采。

  自1985年《二妙轩碑》由民间收藏转入政府收藏之后。它的价值一天天得到重视。1996年,当地文化部门隆重展出了该碑拓本,一时观者如云。1997年,天水市政府于城南名胜地南郭寺内建立“诗圣碑林”,将《二妙轩碑》拓本重新刻石,供人观览,永久保留。1998年初,《二妙轩碑》在当地刊印成册,同麦积石窟艺术一样作为当地文化的标志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系统 >> 人文天水 >> 正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妙轩碑》流传始末及其价值

 

 来源:华讯在线  添加日期: 09-03-16 17:31:50

的标志。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