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古巷系列:共和巷(图)

2011-08-03 来源: 浏览量:

 

  片段二,也还是那年,我看到并听到对梁、坊、斗、栱、木椽等,或作烧柴,或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倒卖于宁夏的吴忠,青海的西宁,甘肃的兰州,陕西的西安等地的事实。让天水民居“出境”,失却古有的秦州民居建筑的语境。

  这只是这条巷道中我的一次偶遇罢了,我相信,平日有很多人会不止一次遇到过此类的事情。因此,古巷民居的消亡,一样让人不安与无奈,但更多的却是一种对无知的悲哀。

  留在照片中的记忆

  我曾有幸拍摄到不少古秦州城内民居院落、巷道、古树、人物的照片,其中就有共和巷的照片数十幅。

  记忆之一的共和巷4号院,院门朝南,硬山顶坐北正房明三暗五间,倒座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有天水传统民居中常见的垂花门。正房正脊为莲花。檐上屋面尽覆筒瓦。椽头布“福”、“寿”字瓦当;门板上嵌玉兰如意雕花。其正脊莲花为秦州古民居中所仅见,整座院落朴素典雅。屋檐下的花园里几株盛开的菊花,厢房墙上悬挂的红辣椒让这座小院亲切、自然、平和。

  记忆之二的共和巷31号院,此院正房中轴线间瓦缝,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夜间,如沿着这条瓦缝去看,就会看到天上的紫薇星。为天水古民居建设中的一大奇观。有“天人合一”之说。

  记忆之三的共和巷11号院,其北为正房三间,为清代民居。房右长有一株树龄百年以上的榆叶梅;左为碗口粗细的石榴。秋日的阴凉下,一个身穿白色纱裙六七岁的小姑娘静坐在树下那张古旧的竹椅上看书。

  今天,当我们走进共合巷,发现以前原本显得古朴的小巷和素雅的古旧民居,今天已然不见。倒是东西两侧林立的高楼在阳光下耸立着。这是盛夏的时间,太阳的热度久久萦绕在每一栋楼房的深处,人们打开四面的窗户,想透透风,试图寻找到往日瓦房下的清凉和幽静,但是,这一切已经没有了。往日那虽然低矮而温馨的小屋,以及秋雨滴落时敲碎的秋色和那些盆盆罐罐中装着的很有秦州地域特色的小花,成为人们恒久的记忆。

  当然,这只是一些过去的碎影,其实,将来生活在共和巷的人们,只能从相关的语言文字中,从老人的嘴里还能寻找旧巷的踪影。秦州古巷乃至秦州古民居,它们都是秦州的文化细节,也就是秦州城的文化魅力,它们是古秦州城独特的记忆。它是有生命的,其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我们断不可轻易去失去它,而应该很好的去保留它们。因此,这里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委员冯骥才先生的话作本文的结尾:“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过关于过去和成长的记忆,城市也一样,也有从出生、童年、青年到成熟的完整生命历程,这些丰富的独特的过程全都默默保存在它巨大的肌体里。城市对于我们,不仅是可供居住和使用的场所,而且是有个性价值和有文化意义的。”如此看来,我们一定要将古巷、名居这些留给后人,供他们品味、回忆。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