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古巷系列之二:三星巷(图文)
秦州古巷系列之二
三星巷 寻找明清古建筑院落
萧氏院落
清明后的一个早晨,春日的暖阳洒满了古老而沧桑的三星巷,整个巷道显得春意盎然。当人们穿梭在巷道里时,有谁会想到这里曾经是明清建筑的集大成者,这些明清建筑群落,曾为昔日的古秦州抒写着亮丽的诗篇。如今,尚存的部分古建民居,犹如佝偻的老人,虽然经历了风雪的侵蚀,但仍彰显着古朴、典雅、庄重的魅力,给和谐的秦州谱写着人文的厚重。
三星巷的来历
位于秦州区西关的三星巷,南临解放路西北段,南与务农巷隔街相望,北端与葛家崖相依,西隔新民巷与飞将巷。三星巷原名石头巷,据说,在宋代,秦州城的石头都集中在葛家崖,随后,这里的巷道用小石头铺就而成,有些人家的院落用石头砌筑,看起来像一座座石堡,久而久之,人们习惯把这条用石头铺就的巷道,叫做石头巷。
到了民国31年,实业家荣毅仁先生在秦州城西关的石头巷建起荣氏面粉厂,据说,面粉厂租赁石头巷9号院为其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了纪念荣氏面粉厂给秦州人们带来的福音,解放后,人们便叫石头巷为“三新巷”(纪念荣氏3大企业的老字号:茂新、福新、申新),后来,人们把“三新巷”的“新”误写为“星”,于是有了今天的“三星巷”。
明清赵氏宗祠
天水赵氏宗祠,也叫“天水堂”。
明清赵氏宗祠一进三院三大殿,前有3间牌坊,其后有5间前后有副阶的二层两坡水悬山顶楼房;中间为宗祠正门通道,两侧为“勤慎堂”的钱庄与当铺,再西为该堂的两坡水硬山顶5间酒坊,其东为两坡水的3间药铺,再西有一排临街铺面,后有贮粮、酿酒和西站房等三套院落;其东在药店后有仓库院和东站房院。据天水文博研究员李振翼先生讲,这些建筑,都是赵氏家族的商业性质的制造、经营设施。它在祠堂东南西三面形成拱卫之势,成为了明清至民国时期以天水西关为中心的商业区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地域分布自然围绕其家族庙堂这片神圣威严的祖先圣地。
在“天水堂”东入巷至东北另有3套院落是赵氏家族住宅院落,其一为清末武进士赵子陪等家族的宅第,拱卫于宗祠的东北;西北部另有明代赵震家族与清末武魁赵文子家族宅第结成一体的建筑群落,蔚为大观。
我们在三星巷向北,看到有一自东向西一进三院的院落,也就是三星巷9号院。据说,这是清末武进士赵子陪家的大院。在巷西有3间两坡水倒庭,南北各一间耳房与北边另半间呈锁子厅状,其间北边有屋宇式门道。三星巷11号院,为清末张进士家院落,其院一进两院,全院面东。三星巷9号和11号院落,大致同一风格的建筑。
萧氏教育世家
我们随着巷道的延伸,不知不觉已走到葛家崖前的大槐树下,这株已有700余年的中国槐,沐浴着初春的一缕缕阳光,开始零星的萌发着绿芽,仍然见证着三星巷的兴衰。
当我遐思在幽深而又古朴的巷道时,李振翼先生说,他要带我到一个保护较完整的清代建筑萧氏院落去看看。好不容易敲开了三星巷41号院,给我们开门的是一位老人,老人姓萧,这便是主人了。这位73岁的老人,一直在西安工作,退休后,回故居养病。
提起名噪陇上的萧氏教育世家,秦州城家喻户晓。第一代为太祖萧立本,其祖籍安徽凤阳人氏,少年时来秦州城住下,送两个儿子到私塾攻读圣贤之书。后有萧汝玉、萧祖荫、萧祖蕃、萧祖贻、萧庆馀、萧毓萼、萧毓皋等等。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