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赵充国陵园:解读秦汉“关西出将”的历史密码(组图)

2015-06-29 来源:兰州晨报 浏览量:

  清水出土的汉代陶编钟( 首席记者王文元摄)

  天水市南郊的李广墓

  曾经陵园内的碑林还是露天存放

  后世的人们追念赵充国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辉煌战功,而是他铸剑为犁,老成谋国的“寓兵于农、屯田戍边”:汉宣帝元康三年(前63年),居住在青海一带的羌族部落争夺湟水流域的牧地,光禄大夫义渠安国派兵镇压,激起羌族更大范围的反抗,形势异常混乱。义渠安国束手无策,只得退兵令居(甘肃永登县西北)待援。汉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宣帝重新选派戍边将领,赵充国奋勇自荐,自认为平定叛乱“亡逾老臣者矣”,这时赵充国已是77岁的高龄。受命之后,赵充国先至金城,调查军情,而后步步为营,层层进逼,击败羌众。在取得了初步胜利之后,汉庭君臣一时被胜利冲昏头脑,认为当此时应集合重兵,一举歼之。若如此湟水流域将又是“边风萧萧,榆叶初落,杀气昼赤,枯骨夜哭”兵凶战危的悲惨景象。

  此时老将军的心却异常平静,他连上奏折反复陈明“寓兵于农、耕战两利”的策略。这些奏折中最有名的是《不出兵留田便宜十二事》,提出屯田十二方面的好处和出大兵围剿十二方面的不利的情况。由于他的一再坚持,这一策略终被宣帝采纳。此后青海河湟地区呈现出“郡中乐业”的升平景象。

  南朝刘宋时期的史学家范晔誉赵充国“以屯田、遂通西域”。

  在陇原大地上,远有蜀汉姜维屯田沓上(今迭部),近到清代抗法名将王德榜屯田于狄道(今临洮),似乎都能找见赵充国的智慧。

  站在芳草萋萋的衣冠冢前,我们和清水当地的文友热烈地讨论“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这句俗谚。

  “关东”、“关西”的地理位置怎么确定呢?在秦朝的时候,关东、关西是以崤山和函谷关为界,以东称为关东,以西称为关西。而汉代作为一个统治稳定,疆域辽阔的大一统王朝,关东关西的地理概念更加宽泛。有学者认为关东指的是崤山以东的地区,这还是承袭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地理文化观念,以六国旧地为主,而关西则是指秦国旧地。在张岱年主编的《中国文史百科》上这样说:“关中之‘关’是指函谷关,古函谷关是战国时秦国设置的,在今河南灵宝东北,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关,通名函谷,号称天险。秦汉时期,秦都咸阳,汉都长安,因而称函谷关以西为关中,泛指函谷关以西战国末之秦故地,有时也包括秦岭以南的汉中、巴蜀在内。广义的中原,常常也包括关中平原在内。关东则因秦、汉、唐等朝定都今陕西,故称函谷关或陕西潼关以东地区为关东。”随着时间的推移,宋元以后关东和关西的地理位置并不总是那么固定,即不完全以崤山和函谷关为分界线。

  到后来,我们提到这句俗语其实只要注意到“关东”和“关西”,实际上是对“讲经治学”和“鞍马骑射”在地理范畴高度概括就可以了。

  关西名将辈出的历史背景,正如司马光所说,“武帝好四夷之功,而勇锐轻死之士充满朝廷。”

  《汉书》中这一段不仅验证了“关西出将“的历史事实,还分析了其所形成的社会历史原因。如:《汉书》卷六十九:“赞曰:秦汉已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后汉书·卷五十八·虞傅盖臧列传第四十八》:“谚曰‘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观其习兵壮勇,实过余州。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据三辅,为心腹之害者,以凉州在后故也。”《晋书·载记第十八·姚兴下》“兴如三原,顾谓群臣曰:“古人有言,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三秦饶俊异,汝颍多奇士……”《资治通鉴卷第四十九·汉纪四十一》“‘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烈士武臣,多出凉州,土风壮猛,便习兵事。”还有唐代边塞诗人李益曾作《边思》一首,“腰悬锦带佩吴钧,走马曾防玉塞秋。莫笑关西将家子,只将诗思入凉州。”李益为陇西人,汉名将李广之后,其父也做过武官,故自称关西将家子。秦汉时期的武将多出于关西地区,而文臣多出于关东即中原地区,是汉代以来人们对这一现象的普遍认同和总结。它既体现了秦汉时代人才分布的区域特性,也体现了关西“尚武”的区域文化特色。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