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门魁星阁(组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魁星被道教尊为主宰文运的神。在古代天文学中,魁星是北斗七星之天枢、天璇、天玑和天权四星的合称。由于它决定读书人的前程和功名,于是魁星成为封建社会读书人非常崇敬的神。宋朝以后,尊崇魁星的社会风气非常盛行,魁星楼、魁星阁布满各地,魁星得到人们的长久敬奉。
位于武山县四门镇西堡村的魁星阁,占地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2平方米。阁内墙面绘有近12平米的精美山水和人物壁画。它始建于公元1791年,距今已有220个年头了。魁星阁为二层重檐悬顶土木结构,二楼四角和四面檐下正中均有一木雕象头,八个象头栩栩如生,由斗拱间隔。魁星阁是四门古镇颇具特色的一景,也是构造精巧、颇有气势、风格别致、十分少见的一座古建筑。
据西堡村村民介绍,这里的魁星阁是从陇西迁建过来的。迁建之时,几经波折,部分木构件受损需要补换,全村九大家族立下规约:村中所有大树,无论谁家所有,无论何种树木,无论院内院外,无论田间道旁,只要木匠看中,别无条件,一律砍伐作为建材。由此,先民建造楼阁之良苦可窥一二。
清朝同治年间,陕、甘回民起义后,所经之地都遭到匪徒的大肆抢劫和杀戮,西堡村也无例外。魁星阁所在的西堡子成为全村乡民躲避匪患,抗击匪徒的据点。魁星阁雄踞堡子中央,视野开阔,是绝好的哨楼。而且进村的道路必须经过堡子前面,加之堡前山坡陡峻,形成居高临下,易守难攻之势。凭着天然的优势和奋力的抗击,乡民躲过了多次杀戮之劫。魁星阁幸免于难,在风雨中矗立了200多年。
2009年,文物部门对魁星阁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修缮。保护者坚持文物保护“修旧如旧”的原则,按照保护修缮方案和设计,整修加固四面檐棚,校正12根檐柱和所有梁柱,归位补齐12个柱基石,处理补强檐柱基础,调脊铺瓦,修葺墙体,补换糟朽的望板、木地板、飞檐、门、椽、斗拱等部件,整修北侧台阶,改造正面条石台阶21级,青砖加固整修堡门,并在门顶的拱圈上镶嵌“魁星阁”三字,补夯门口坍塌堡墙,整治周边环境2000多平方米。
豲道故地的四门镇,文化底蕴丰厚,文物古迹较多。魁星阁修缮给人们一个很好的启迪: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属地群众积极支持,是一条既能提高群众文物意识,又能加强文物保护,促进文物资源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
豲门耀眼矗镇前,魁楼雄姿耸山巅。夜聆西河水长吟,晓望南山雾轻漫。秋阳无力草失颜,野树有情叶斑斓。灵阁香烟寄夙愿,星君神笔点状元。
两百多年来,魁星阁不仅是人们游览散心之所,也是人们望子成龙的希望所在。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