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犷奔放的天水武山旋鼓

2018-07-27 来源:甘肃日报 浏览量:

  武山旋鼓是一种舞乐结合的群众性民间广场舞蹈艺术形式,主要流传于我省武山县及相邻县区。旋鼓舞旋鼓由铁圈、鼓面、鼓柄、铁环四部分组成,铁圈上蒙上羊皮,皮上绘有太极花纹图案,下置一柄,柄下置三孔,佩九环,舞时九环互触有声。因鼓面由羊皮制成而称羊皮鼓,鼓面形如团扇又称为扇鼓。旋鼓鼓槌由羊皮条或藤条编成,形如蛇状,长一米多,槌柄缀以红缨穗,舞时用鼓槌敲击鼓面并振动铁环作响。其表演服饰多为对襟上衣,内穿绣花肚兜,多套白色马甲,腰系青色布带,下着青色或蓝色大裆裤,脚蹬麻鞋,鞋尖饰红色或青色穗子,以前头上为青丝长辫。

  该舞表演者全部为青壮年男子,人数可多可少,数十人或数百人均可,最多时可达上千人,以行进式和圆场式为主。舞步基本动作有原地击、跑步击、跑跳击、吸腿击、蹉步击、下蹲击、翻身击、半蹲击、虎跳击、弓箭击、互击等11种,最常见的有跑跳击、吸腿击、虎跳击等。表演时领舞者单膝跪地击鼓,由慢到快,同时甩动的长辫也由慢到快直至甩圆,叫槟榔甩辫,其余人组成舞队。舞队在领舞者的引领下或奔或突、或圆或旋、忽左忽右、时缓时徐,有旋蜗牛、旋八字、旋四角、剪子扣、旋麻花、开四门、太子游四门、白马分鬃、蛇蜕皮、钻口袋、蛇搜道、蛐蟮出洞、二龙戏珠、钻花眼、三齐王乱点兵等19种队列。有时状如旋涡而疾风骤雨,有时状如游龙而腾挪跌宕,有时状如满月而流光溢彩,与此同时,舞者边敲边舞,或打鼓心,或敲边鼓,鼓点变化多端,动作粗犷豪放,旋转自如,场面热烈欢快,舞姿剽悍雄壮,引人入胜。

  旋鼓舞也称占高山。据传,从前人烟稀少、豺狼当道,人们深受其害,后来有一位机智勇敢的牧童在农历四月前后在高山上点燃火堆,打起自制的羊皮鼓,绕火堆旋转起舞,火光照山川,鼓声响云霄,吓死了小狼,吓跑了恶狼。从此每逢五月端阳节,便由一人反穿皮袄扮成羊倌模样领着众人烧香许愿祭奠山神,祈求神灵保佑羊群,因此得名“占高山”。

  武山旋鼓舞历史悠久,其起源一说是因鼓面绘有太极图案,表演时鼓手的行走路线又是模仿蛇行之禹步,而传说中伏羲创画八卦,伏羲氏族人面蛇身,故而人们认为源于伏羲氏族部落的图腾舞;第二种说法是源于牧羊人吓唬狼,即“占高山”;第三种说法起源于军事,因武山古称原道,古代一直属于戎羌部落,而戎羌部落在多次的迁徙与战乱中用旋鼓声来传递军情信号,从而形成此舞。

  旋鼓舞以粗犷奔放的单张扇形羊皮鼓的击打与剽悍豪迈的男子集体舞蹈阵容相结合,形成了陇原大地风格独特的舞蹈形式,有着浓烈的山野风格,充分体现了陇原儿女刚烈顽强的品性,因而深受人们喜爱,2000年曾获全国第十届“群星奖”广场舞蹈比赛金奖。

  武山旋鼓自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与传承。一是确立了代三海、代思贤、李改成等国家级、省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由武山县人民政府负责实施保护;二是天水师范学院专门成立了武山旋鼓代表队,并有专家学者从事该舞及相关学理研究,使得该舞走进了课堂;三是群众自发保护积极性高,民间有多家代表队。近年来,该舞多次参加甘肃省公祭伏羲大典等多项文化活动。(辛轩)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