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天水传统文化,助力天水经济发展——天水老年大学诗词班游学交流侧记

2023-05-06 来源:天水老年大学 浏览量:

弘扬天水传统文化,助力天水经济发展

——天水老年大学诗词班游学交流侧记

作者:张富有
 

  天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8000多年的文明史、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以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和三国古战场文化为代表的“五大文化”,构成天水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另外,天水苏蕙文化以“诗意中国,唱响龙城”为主题,本着重塑文化自信,彰显文化尊严,弘扬民族精神为理念,让诗歌唱响陇上,让天水走向全国。

  天水老年大学诗词班,是建校20年来,开设最早的课程之一,授课老师和学员,关注家乡文化,丰富精神生活,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创作出许多精品力作,对宣传天水文化,提升天水品位,扩大天水影响,助力天水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

  一、以诗歌采风为抓手,广泛开展互动交流。

  2022年中秋之前,在各方保障防疫安全的同时,经过张雅利学员的多次协调,由天水老年大学安文涛副校长带队,国画班与诗词班师生联合深入天光半导体公司,对高科技开发进行了实地参观学习,随后,国画班挑选精美书画作品优化企业环境,诗词班和企业员工进行诗歌互动交流。诗词班班长张富有在参观学习后,创作了诗歌《天之光明》——礼赞天光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的使命,在召唤/有一道光,从天而来/天光半导体处理的信息/在我们的黄皮肤上浩荡/曾照耀/金凤凰从山沟里飞出/每一段行程,印痕深深/激情燃烧的岁月中,三线精神在传承/有一个执着的信念在孕育/流淌的血液,跳动着生机盎然的雄心/这道光是天之光明/是飞向远方的彩霞/是梧桐树春天的邀请/是炊烟袅袅的那一声叮咛/是迈向高标的守望/是晶片上定格希望的每一个小方块/是转型路上的开拓和奋进……”

  随后,天光半导体公司内部,举行了全员诗歌创作评奖活动,诗词班老师和部分学员应邀作为评委参加,选出优秀佳作18篇。其中封装中心代峰的诗歌《我为天光写首诗》评为一等奖。他在诗歌中这样写道:“作为新时代的敢超者/我想为天光写一首诗/从建立之初算起/我看到了先辈们夹缝中求生存/依然苦中作乐,艰苦创业/这就是先辈们的三线精神/是敢为人先、敢打硬仗的独特品质/我骄傲,我是天光人……”。天水文学和公司媒体平台以“争当敢超者,奋进新征程”主题发表后,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对天水老年大学的认知度有了新的提升。

  今年,如约而至的春天里,总是少不了花海观光这一项文化元素。从秦州区连翘文化旅游节开始,麦积区郁金香主题花卉展,秦安县桃花会,甘谷县古坡镇乡村休闲观光,清水县丁香文化旅游周,武山县油菜花海观光活动,张家川县平安草原景区篝火晚会如期举行。天水老年大学诗词班师生的游学采风也渐次进行。

  天水老年大学临时党委副书记温旭兵的七律《春风》:“春分时节看河潮,凛冽余寒尚未销。百草欣欣盼飞燕,繁花灼灼映红桥。东风携雨田园洒,杨柳扶梅堤坝飘。鸳侣戏游生蜜意,欢歌劲舞乐逍遥。以榜样的模式,为诗词班游学采风开了好头。

  刘向京老师的佳联“一山花海,丁香泻玉迷人眼;千载温汤,泉水跳珠醉客心。”和他的五律《癸卯暮春赏丁香花海》:轻车赴清水,乘兴赏丁香。嫩蕊摇春色,疏枝透日光。登高舒望眼,把酒润诗肠。醉里忘宾主,浑疑到故乡。把游学采风引向高潮。参加各县区花卉主题活动的分组学员,创作的几十首诗词作品,正在入编天水老年大学诗词班逸吟《春花》专辑。

  二、以天水历史为载体,弘扬当地传统文化。

  作家王小波说,“一座城市的历史不可能是别的,只能是它的建筑。”那么,抵达天水,就去伏羲庙,拜谒人文始祖。去麦积山石窟,看这里的文明在山崖绝壁间镌刻下何等绚烂的景象。天水市博物馆文创产品展销活动,张家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秦州区平南镇苏湾民俗庄园山水实景演出,也已成为新的天水文化名片。

  天水老年大学诗词班,20年来,已培养出许多优秀学员,一些已成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并开始从事专业诗词刊物的编辑和媒体平台的管理者。现在,还有一批老学员,选择继续学习深造。景凌云学员的排律《伏羲咏》足见功底深厚:“鸿蒙初辟自羲皇,皞皞乾坤照曙光。一画开天明大道,人文肇启远洪荒。东夷青帝建功业,华夏紫宸苗裔昌。日月同辉泽黎庶,经天纬地惠沧桑。仰观星月知天象,俯察地形神理彰。八卦玄机昭太极,河图洛宝辩阴阳。蜘蛛结网灵犀点,网罟编成渔猎偿。聘礼俪皮兴嫁娶,陶埙琴瑟谱谣章。贤孙赓续弘丰绩,庙宇崔巍義里乡。开放春风九州蔚,民崇公祭五洲扬。太牢肴馔花团簇,旋鼓声声雅乐祥。古柏森森荫圣殿,烛台俎豆漫馨香。”周晓蓉学员对填词犹有灵感,鹧鸪天·辛丑陕甘宁曲家天水采风交流〉恰到妙处:“仲夏秦州绿满城,一湖雅韵共潮生。横塘楚楚池莲小,芦荻茵茵清气盈。云恋影,鸟鸠鸣,娲乡羲里踏歌行。归来莫把诗情负,觅句殷勤和友声。”

  任萍学员的七律《咏苏蕙》也相当出采:“昔人乘凤千秋去,古巷空留织锦台。锦绢回文情寂寞,白头比翼岁悠哉。谪仙独具拿云手,苏女堪当咏絮才。吹梦东风今又至,依栏愁看燕归来。”郭红梅学员的五律《晚秋访仙人崖》彰显很强的画面感:“崖缀斑斓色,霜天万木峥。风吹黄柏响,水动碧波明。道阻游人影,空传鸟鹊声。晚秋将远去,怎教不伤情”。张亚玲等新学员,在老师的指导和老学员的帮助下,踊跃写作,积极交流与麦积山石窟及天水其他文化相关的诗词作品,充分体现了对诗歌魅力的挚爱。

  三、以文学研究为常态,丰富历史文化根基。

  正如天水老年大学学联会宣传部长张跃进,在《敢立潮头唱大风——记天水老年大学诗词班〉一文中所写:诗词班老师和学员紧贴生活、把握时代脉搏,发挥着诗词弘扬正气、鼓舞精神的积极作用,在不断探源天水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创作了一些相关论文和诗词作品。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诗词班的学员们还经常深入农村、企业进行社会调研,用诗歌的形式歌颂新时代的新变化。

  学员罗轻,在《伏羲文化的产生与传播及继承与发展》一文中写道:“作为三皇之首的伏羲是中华民族的根。有关文献记载,女娲、伏羲均出生于甘肃天水。这可从距今约三万八千年的武山人和距今七千八百年的大地湾遗址,以及散布于天水各处的如西山坪、师赵村等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成果所充分证明。伏羲文化源于天水,中晚期传播到整个黄河流域。其路线和时间可由彩陶在下列有代表性对应的古人类文化遗址中出现的最早年代来加以证实。甘肃天水市区建有伏羲庙,始建于明朝,是从距市区十余公里的卦台山搬迁过来的。现今,在许多留有伏羲文化遗迹的地方,都举行各种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其中规模最大的有羲皇故里,甘肃天水伏羲庙,在节会期间,众多中外华夏儿女,寻根祭祖,一方面促进繁荣地方经济,更重要的是宏扬光大伏羲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学员王钰在《天水旋鼓,民族文化的瑰宝》一文中说:“旋鼓“初源于天水武山一带。古时,人们为了驱赶邪魔,祈求五谷丰登、家家安泰而采用的一种祭神方式,有人称“祭神司工”。现主要流行于武山、秦安、秦城等地的城乡,成为天水人喜爱的民间娱乐活动。每逢过年或重大祭祀活动(如伏羲祭祀),一支支旋鼓舞队出现在天水街头或一些农村活动场所。鼓声隆隆,狂舞队队,把人们带进欢乐和陶醉之中,在这块“羲皇故里”神奇的土地上,旋舞这古老的民间艺术,民间的文化,将大西北人特有的豪爽热烈和粗犷表露得淋漓尽致……。”

  事实证明,社会发展的历史,需要世界文化遗产的留存和非遗项目的传承,所有文化的延续和弘扬,都离不开诗歌这一重要的载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天水老年大学诗词班,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学校领导对诗词班提出的新要求、新标准,结合天水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实际,努力做到古体诗词的认真学习和现代诗歌的适时创作,全力推介天水优秀文化,谱写新时代的美好篇章。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