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昌光」天水美食多苦

2024-06-25 来源: 浏览量:

天水美食多苦

曹昌光/文图
 

  您是否留意,天水美食有许多食材口味偏苦的小吃。

  呱呱最初的味道是偏苦的,隗嚣皇城里的太后最爱吃的呱呱,食材是苦荞还是甜荞,我说不清。调和又麻又辣,就可能是为了遮住苦味。现在满大街的呱呱用的都是甜荞,但传统的调料已经自成一绝,看着就想,食客就不管它荞是苦是甜了。老天水都晓得,呱呱香不香,全在油辣椒,据说生意好的是驴油泼的辣椒,不知是真是假?今年春天水麻辣烫大火,首功还在辣椒,定西的洋芋宽粉挤了荞㐱子,口感虽好,毕竟少了些怀古的意思。

  天水的吃家讲究大清早要喝一碗杏茶。记得在西关女校上学时,校园里有小贩出售。家境好的同学,买一块油酥饼,倒一碗杏茶,碗里再撒点椒盐,很惹人嘴馋。杏茶就吃个淡淡的苦味。

  天水的普通人家醡一缸酸菜,一年四季的吃喝就指望它了。春夏之交,掐上些苦苣菜,往缸里一投,那略带苦味油炝过的浆水汤和蒜泥凉拌的苦苣酸菜,很是解馋。近几十年,生活改善,营养过剩,三高(血压、血糖、血脂)普及,浆水荞面成了一道养生的风景线。我客居兰州,大街小巷的许多饭馆醒目告知:有浆水面。带星级的虽不广告,精美的菜谱里赫然在目:天水浆水拌汤,一窝28元。

  再就是平日难得一吃的乌龙头了,武都一带叫木兰(龙)头。这种有特殊苦味的野菜,城里人餐桌上甚是金贵,价位高的打卤面也就有那么一两颗。深山老林里,就家常便饭了。记得一次下乡到铁炉坡的后沟里,一天两顿都是味同乌龙头的五叶尖,经水一焯,清香可口。

  以上美食都略带苦味,许多外地客人不太领教,但天水人就好这一口。

  说来话长,这口味的形成短也得六七千年,若从伏羲爷算起,八千年也没多说。

  《山海经·西次三经》:“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伏羲爷前,爆发大疫,说是老天爷收人行厉(天水老人说行lv,作恶的意思),人怨沸腾,出于无奈,天爷派王母约束,故有“司天之厉”之说。

  极为精明的西王母不会把瘟疫赶尽杀绝,《山海经·海内西经》透露,她让彭、抵、阳、履、凡、相六位巫医用她秘制的不死之药,把传播病毒的首恶窫寙救活。

  天厉肆虐,屍遍河西,殃及陇右,惟有蟜族人安然无恙。

  有蟜,最早出现在甘青交界的大通河畔,因食野生的苦荞和有毒的蟜虫,免疫力强,后来族群发展到渭水流域,成为当地最具活力的族群。

  宓牺(前伏羲族群)雄起,野蛮抢亲。尊贵的有蟜女子岂肯受辱,成群逃婚。武山麻线娘娘水帘洞登仙的传说,正是当年情状的写照。

  伏羲力挽狂澜,立聘婚规矩。所谓聘婚,甲骨文甹,上由下丂,由象油灯,火灼甲骨,视裂纹占卜婚事(丂,古巧字,乞巧即祈求美满的婚姻)。解释灼纹的伏羲借天意的权威遏止抢婚,倡导俪皮(一对漂亮的鹿皮)为礼。有兴趣者,去看《易经·贲卦》,六爻说得很有意思。童话的白马王子,贲卦爻辞中早已亮相: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伏羲爷俪皮为礼的聘婚,促成了少典与有蟜氏的联姻,改变了宓牺差点断子绝孙的厄运。

  伏羲爷始养牲畜,防止家畜感染,族人吃上了放心肉。让小辈与有蟜氏结亲,联手种荞,改变饮食结构,族人吃上了放心粮。华夏先民养生习惯由此形成,天下华人健康基因由此奠定。天水人得天独厚,直承遗传,口味偏苦,有利身心:不仅身强体健,更有刻苦耐劳的心志。天水的白娃娃们,感恩我们的人文始祖伏羲爷吧。

 

  作者简介:曹昌光,1941年3月生,甘肃天水人。西北师大毕业,先后在天水一中、秦城区委、天水师院、甘肃省科委工作,50岁后借调甘肃丝绸之路协会至今。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理事,甘肃丝绸之路协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美协漫画艺委会主任。自幼喜爱民间艺术,中学生时期开始在省级、国家级报刊上发表作品。有作品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与于忠正合编《漫画丝绸之路》(中、英、日三种文本),2016年再版。又出版《伏羲与八卦》、《麦积山石窟》、《羲皇故里天水游》、《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画传》、《神话中的华夏始祖》,拟出版《神话与汉字一一三皇五帝故事绘本》。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