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城盐井祠探访
2011-12-18
来源:
浏览量:
素有“秦人发祥地,三国古战场”之美誉的礼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里是一方古老而神奇的沃土。据已发掘的古文化遗址证明,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同时也为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
距天水市区以南30多公里的礼县盐官镇,古称卤城,历史悠久。南接祁山堡,北临天水关,以出产井盐和繁荣的骡马交易闻名于甘、陕两省。诗圣杜甫流寓秦州时曾留下《井盐》诗:“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官作既有程,煮盐烟在川。汲水岁榾榾,出车日连连。自公斗三百,转致斛六千。君子慎自足,小人苦喧阗。我何良叹嗟?物理自当然。”诗人对当时卤城煮盐的盛况作了微妙的描写,对官吏利用煮盐盘剥百姓也作了愤慨的揭露。
《汉书·地理志》陇西郡本注:“秦置。……有铁官、盐官。”汉陇西郡下有属县曰“西”,在今天水西南。因为汉承秦制,中央于郡县置特种属官,盐官为其一,汉陇西郡有盐官,也当承秦而置。《水经注·漾水》说道:“右则盐官水南入焉,水北有盐官,在嶓冢西五十里,相承营者不辍,味与海盐同,故《地理志》云:西县有盐官是也。”可见,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已在此设有专门的机构——盐官对其进行管理,说明这里的盐井生产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由此推测,盐井的发现当比这更早,至少在非子时期可能已经发现。《水经注》记载盐官盐井“水与岸齐”,“味与海盐同”。《读史方舆记要》记述其盐“能痿瘤”。今天当地人民依然用盐井水洗浴治疗关节炎等病症,疗效不凡。
去年初春,在当地村民罗先生的引领下,笔者瞻仰了盐井祠,盐井祠坐北朝南,一进三院。前院正殿匾书“漢龙阁”木制楹联书“神开鸿图长道雄关一邃清井涌腾五味之冠香华夏;圣遗翰跡高歌杰地三陇河山光耀九州斯雍昭千秋。”后院匾书“盐井阁”楹联曰:“诸葛北伐卤城屯粮千古颂;杜甫西行盐井留诗万古吟。”后院为盐婆婆,盐婆婆塑像坐北朝南。
据罗先生讲,盐井的发现还有一段传说,北周有一异僧恭巽水于地为池,唐初的敬德田猎于此,玉兔中矢,遂入池中,后寻踪掘而成井。民间流传玉兔现井迹和煮水为盐都是盐圣母显妙秘的结果。有一副对联说得好:“玉兔现井迹盐水成惠;圣母显妙秘化零结趸。”民间俗呼盐圣母为“盐婆婆”,并在盐井周围建起了祠庙,以供奉这位降恩惠于人间的盐神。
据史料记载,盐井发祥于周代秦人占据之时,汉代在此设观管理盐业生产,盐官地名由此而来。井盐生产历代相承,营煮不辍,为古代盐官地区重要的手工业和主要经济来源。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海盐占据礼县市场,井盐因其生产成本高而失去存在价值,但作为古代社会文化遗址,其历史悠久、意义深远。卤水至今汩汩涌现,井盐在民间仍少量加工生产。
盐井,千百年来,已深深的融入到了盐官的历史中,成为盐官的代表和象征。该井井口直径4米,与《天工开物》里记载盐井井口很小实为不同。井深约15米,井壁光滑,水满自流,井口为石砌沿阶。井水含盐很高,略呈灰色,味甚咸。井口有一“井”字形木框,用于方便从井中汲水,长年被井绳摩擦,木架被磨出了深深的沟渠。
据80多岁的张先生介绍,除了盐井,制作工具有木桶、井绳。用于汲水的木桶和井绳与日常生活中的木桶、井绳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由于现在井盐的生产仅用于制作工艺的展示和纪念,故已没有大量抽取盐水的必要。还有滤盐土,没有杂质的沙土,是制作井盐的一个重要工具。如果井中的盐水直接熬制,出盐率不高,严重浪费资源。故将盐水汲取出来后,洒在寸许厚的滤盐土上,盐份滞留在土中,水分自然风干或晒干后,继续泼洒井盐水,如此反复,可使盐的浓度提高。滤盐土一直反复使用,既能保证盐的浓度,又节省了工量。由于反复使用,已成“老土”,呈灰黑色。
古镇盐官,正以崭新的姿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商贸经营者和观光旅游者。盐井作为当时社会经济文化遗址,其历史悠久、意义深远,与先秦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