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原因与天水三国文化

2014-03-13 来源:天水新时空 浏览量:

    

  ● 王钰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和红。”历史的烟云已流过了一千八百多年,“浪花淘尽英雄”的人物,随着时光年轮的流逝,已灰飞烟灭,但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诸葛亮北伐的那些古战场和动人的故事给后人留下了一笔文化遗产和精神源泉。

  一、诸葛亮为何要北伐?

  按理说诸葛亮明知蜀国是弹丸之地。但为何要进行北伐?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大破曹军的“赤壁之战”后,又在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自法正献计,刘备集团取得了益州,三国鼎立之势巳基本形成,刘备集团从此摆脱了先前在荆州等地时受孙、曹两面包围的困境而事业大振,从而一步一步有了立足之地的根据地,但与曹、吴力量对比还是悬殊太大,只能说喘息之气,应是休养生息发展阶段,但在公元222年刘备为报关羽之仇,欲夺回荆州,出重兵攻打东吴。起初势如破竹,士气旺盛,但之后被陆逊用火攻将蜀军打得狼狈不堪,公元223年,刘备也病死于白帝城,时年63岁。

  刘备死后,蜀后主刘禅昏庸无能,国内矛盾日益严重,南方之夷也乘机不断挑衅反叛。“南蛮多种,性不能教,连合朋党,失意则相功,居洞依山,或聚 或散”。加之蜀国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原刘璋旧臣和入蜀的文臣武将相互猜忌和论资排辈、攀比争位的风气不免存在。诸葛亮为转移国内矛盾,稳定局势,而提出“匡扶汉室”的口号为借口进行北伐。这一点笔者在《答非法正者》一文中可透出信息:“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幡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也就是说早在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诸葛亮就发现了国内矛盾尖锐的问题,法正原是刘璋旧臣,“为迎备而叛于璋”,并阴献策于备,助其取益州,被委任为蜀郡太守、杨武将军,后为尚书令,护军将军。但法正显贵后,利用权力、报复仇怨,擅自杀害毁谤他人。有人向诸葛亮告状:“法正太纵横,您应奏明主公,抑制他的威风和权力”。诸葛亮为此而说了这段话,为法正辩解,意为内外交困之际,法正足智多谋,善出奇计,也是新得益州的功臣,要融合主客关系,稳定局势,法正虽为刘璋旧部,但对有功之臣万不可一时一事错失惩办他,而使刘璋旧部的益州人士疑惧、离心,便是制小失大。在进退两难之时,如果没法正为主公献策哪有今天才使其展翅高飞,事业有进。并流露出只是他有大功、才干,才不去追究的意向。这实际上是一种宽免处理方式,示恩的批评艺术。从这一点可看出,诸葛亮早就知进汉中入蜀地新旧臣之间和当地民众的矛盾。公元223年,刘备卒后矛盾更显突出,刘备托孤后诸葛亮面对这种矛盾如何处理?我们又从建兴四年(226)《与孟达书》中可透露出这方面的信号。当然他心里也知道蜀国弱小,曹魏名将林立,土地幅员辽阔,与曹魏之战肯定是“拿鸡蛋碰石头”,但为了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将其转移到民族矛盾才提出了北伐,上书出师。这就是《前出师表》的出笼。“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城危急存亡之秋也”。《后出师表》直接说明了“百姓穷困,兵将疲惫”,然只有战争才可减压和缓和国内各种矛盾,转移视线,转移目标,人心凝聚一致对外宣战,才是一种有效途径。至于一些学者认为北伐是因为“当时境内富饶,军资殷实,正是好时机,便上表北伐”。其实并不是象《出师表》中所说的“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而是诸葛亮自己给自己打气,为三军壮胆。也有的学者说从诸葛亮《隆中对》中可看出有雄才大略和“兴复汉室,统一中原”的信心,北伐只不过是《隆中对》中的一种体现而已。然而此一时、彼一时,当时的《隆中对》只不过是描绘的一幅蓝图,而入蜀后实际情况与《隆中对》的理论发生了根本不同。还有的学者干脆说:诸葛亮好战,是个战争“贩子”,穷兵黩武,加剧了蜀国灭亡。这些说法笔者却不这么认为。

  二、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为何选择陇右这条道

  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后主刘禅昭准了诸葛亮上疏的《出师表》,诸葛亮率诸军由成都北驻汉中,屯兵于沔阳(今陕西勉县)以北的阳平北和白马山一带,诸葛亮召开军事会议,与众将商议如何攻魏,大将魏延(督汉镇远将军)建议;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可捣关中。“从斜谷,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但诸葛亮没采纳魏延建议,而选择了走陇右这条道,原因有三;其一,斜谷道沟壑纵横,悬崖绝壁多,森林茂密,行军难度大;其二,曹魏把守严,容易遭伏击,敌方力量强;其三,穿斜谷,越秦岭出秦川,此道虽近,但谷深道难,粮草运输不便。而陇右道有利因素也有三:一是道路相对平坦,能施展战场。斜谷子午道“此悬危,不如安从坦道,可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越过陇山可迂回攻克关中。路虽远些,却易进兵施展;二是陇右道敌方力量较薄弱,避强攻弱可取;三是诸葛亮吸取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取陈仓道(宝鸡)过散关至河池(徽县西)以征战汉中张鲁的教训,曹操因地理问题不得不退出攻汉中,加之,退出时烧掉散关道路之间的栈道,蜀军如行此道须大费气力,从物力人力费耗大。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