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陇右民族渊源

2011-08-04 来源: 浏览量:

夏、商至西周前期,陇右居住的人群,曾主要有戎、羌、氐等民族。相对于在中原立国的华夏王朝,被视为边陲异族。然而溯及渊源,戎、羌、氐人与中原人同属华夏一族。
  戎又称西戎,是伏羲和女娲氏族的后裔,经数千年繁衍,至夏代初分布于西北(包括山西一部)广大地区。史载大禹封舜的少子于西戎,世代为首领。夏桀无道,诸部反叛,戎人从陇右东进,入居邻、岐之间(今陕西关中西部)。至商代,西戎已成为威胁中原王朝的劲敌。《竹书纪年》中即有商王祖甲“征西落戎人”的记事。商王武丁(据“夏商周断代工程”考证,武丁在位年代为前1250一前1192年)妻妇好曾率兵攻羌方(西戎一部),是为中原王朝首次大规模对西部用兵。至西周始兴时,戎人居黄河及支流渭水上中游,以游牧经济为主,“各分散居溪谷,自有君长”,聚散不定,与周人有利益之争。为此周穆王时,曾多次征伐过居于今陇东等地的戎人。但其时周人主要在经营关中和关东,故西周初百余年间,今天水境内主要为戎人居住。
  周孝王时(前891一前886年),因非子养马有功,封为周的附庸,令在陇山以西建邑,称名“秦”,从此开始了秦戎之战。当时戎人实力强劲,至春秋前期,仅陇右就有邽戎、冀戎、绵诸戎、獂戎、翟戎等强大的部落联盟。直至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秦击败邽、冀戎,置邽、冀二县,后又击败其它诸戎,实行直接统治后,秦人始牢固地控制了今天水一带。实现了对陇右地区的统治。秦占据陇右,大部分戎人接受了秦的统治,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少数不愿接受秦人统治者,向西部或南部迁徙,成为羌、氐或匈奴的一部分。此后戎的称谓不再存在。


  羌是西部地区一个起源很早的民族,商代甲骨卜辞中有记载。羌人为炎帝的后裔。炎帝后裔分四支,分别称烈山氏、共工氏、四岳、羌姓。《后汉书·西羌传》载:“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三苗为古族名,传说舜时被迁到三危山(今敦煌有三危山),姜姓即炎帝后裔之一。古代姜、羌不分,故姜姓亦称为羌人。夏、商时,羌人分布于陇右西部以及青、藏和川西高原地区,过着游弋不定的迁徙生活。战国初,羌民无弋爰剑被秦人捕获,使为奴,后逃出,至河湟(黄河与湟水之间,在今青海东部)间,被众族人推为首领,始定居其地,农耕畜牧,人口渐增,并不断向南、向东扩张,有了参狼种武都羌、白马种广汉羌等称谓。秦始皇统一六国时,羌人尚居住河湟以及陇右西南及川北地区,有部分未隶归秦之统治。
  氐族远古时起源于黄河上游。商、周时分布于今甘肃、青海、四川交界地带,与羌人杂居,故古代史籍中往往氐羌并称,或以羌为氐、羌的总称。春秋末,氐、羌分化,各自设部落首领。居于陇右者,主要在白龙江流域。
  综上所述,先秦时期,今天水境内戎人与秦人融合,羌、氐氏族居西部边缘地区。西汉时,朝廷对羌、氐采用高压政策。宣帝元康年间(前65——前62年),居住在河湟的羌人欲东进起义,结果被营平侯赵充国所败。西汉末,王莽在河湟西海郡(治今青海湖东),欲直接统治羌人,引起羌人不满。至东汉建武初(25年),氐、羌又与割据陇右的隗嚣联合,一度占据金城郡,并不断攻掠陇西郡(治狄道,辖及今武山)。隗嚣父子被平定后,汉刘秀派马援为陇西太守,多次击败羌人,大批俘获者和归附者被安置于天水、陇西等郡。之后数十年间,东汉王朝与羌人战事频发,大批被俘羌、氐羌居民的安置和自发迁徙,使今天水境内羌、氐居民不断增加。东汉后期,曹操又迁武都氐人于天水等郡。天水境内羌、氐居民比例进一步增大。魏晋南北朝时期,陇右及天水一带成为氐羌的重要居地,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后秦、后凉、成汉、仇池国诸政权的建立者均为天水籍氐、羌族首领所建。北朝以后,大部氐、羌融合于汉族,其他氐羌部众远徙他乡。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