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化发祥地就在天水李崖
李崖遗址
记者 姚伟
昨日,记者在天水市清水县获悉,经过五年的考古研究,李崖遗址已经被确定为秦非子封邑所在地,这标志着秦文化的研究将有突破性的进展。
秦文化课题组锁定李崖遗址
秦人崛起于陇右,据司马迁《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的先世出自颛顼,到商代晚期的中潏,已经“在西戎,保西垂”。西周中叶,非子居于犬丘,因为周孝王养马有功,得为附庸,封邑于秦。《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秦州清水县本名秦,嬴姓邑。十三州志云秦亭,秦谷是也。”《水经注》则更明确指出,秦水汇流的秦川是秦仲封地育故亭,以别于清水上游东亭川先有的秦亭。而清水县秦谷正在县城东北40多里,今秦亭镇秦乐山下秦亭河谷地的秦亭铺村,即秦祖非子的封地秦邑所在地。秦人由此开始不断发展强大,进而东进中原,实现全国大一统,建立封建集权的秦人大帝国。
为了印证史书的记载,搞清秦人早期的发展过程,2005年开始,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组成一支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在清水、张川、礼县、天水等地进行系统调查。重点了解当地早期秦文化的分布,以及戎人寺洼文化并存的状况,同时包括封邑所在地调查。排除了其他地区作为秦城邑的可能,将调查的重点转移到清水县境内。经过历时两个月的普查,普查文物点60余处,先秦文化28处,周代遗址主要有李崖、庙崖、秦子铺、泰山庙、柳树塬、下陈村、峡口村等。秦亭这一带地势狭窄,溪流两岸并没有发育较好的台地,但发现早期的陶片和文化堆积较少,成为秦邑的可能性不大。但此地气候湿润,水草丰茂,作为当时的牧马区也是理想场所,应为牧马区。也可能是秦时在交通要道上设置的驿站,于是秦文化课题组将目标锁定在李崖遗址上。
李崖遗址系秦非子封邑所在地
据了解,从2009年开始,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开始对李崖遗址进行大面积钻探,发掘历时6个多月,发掘面积达数千平方米,清理墓葬近30座,各类标本10000多件。从墓葬出土器物判断,墓葬属于西周中期,于秦非子牧马封邑时代相符;从葬形制看,除4座明清墓葬外,其余15座均头西向,并带腰坑,具有典型秦人葬俗特点。据联合考古队成员介绍,目前已经能够确定李崖遗址就是秦非子封邑所在地。由于天气逐渐转冷,已经不适宜室外的考古发掘工作,目前联合考古队已经将工作重点转移至室内的资料整理,但李崖遗址发掘考古工作还未结束,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广泛展开,秦人早期在清水的活动、秦人的迁徙壮大等历史渊源会得到全面的揭示。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