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的悲剧究竟缘于何因

2014-03-13 来源:天水新时空 浏览量:

 

  

 

  从文帝14年到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前后47年中,李广曾担任过朝廷的中郎、武骑长侍、卫尉、郎中令侍等官,在地方曾担任过陇西、北地、上郡、云中、上谷、右北平、雁门等地太守。

  文景之际,除辽东、辽西之郡外,李广曾担任北方各地的边郡太守,在北部漫长的边防线上,李广将兵屯驻,与匈奴日以合战,“皆以力战为名”。在右北平时,“广在郡,匈奴号曰‘飞将军’避之,数岁不入界。”(《汉书·李广传》)武帝时,李广曾参加过数十次重大战役,以善骑射闻名于世;以深谙兵法有勇有谋;以独特的治军爱兵如子,深为“士卒亦多乐从广而苦积不识”。司马迁笔下的李广戎马一生,驰骋疆场,为抗击匈奴披肝沥胆,屡战功著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但李广的最终命运却悲剧一场,正是他自己所说:“而广不人后,然无寸土之功以封邑者,何也?”星象家王朔与李广闲谈中得到的答案是“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者也。”因李广在陇西任太守时,羌人反广诱而降之,降者八百余人,把他们全都杀了。

  难道造成“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和最终自刭的悲剧真是“祸莫大于杀已降”吗?但以此解释纯属附会之辞。

  最近,笔者翻阅了一些资料,对李广的功勋评价都基本一致,但对李广造成的悲剧众说纷纭,选自《甘肃历史名画传》的张尚瀛先生“西汉飞将军李广”与黄英先生“李广之死的发微”的文章均认为:李广的悲剧和难封的问题,只因是李广早年接受过梁王刘武所授的“将军印”的缘故,一直得不到朝廷的封侯,最终落得自刭身亡。黄英先生还认为接受梁王刘武的将军印是“犯了一个严重的政治错误”,“李广糊里糊涂接受这颗将军印,不就是接受了一枚定时炸弹吗?”黄先生还用宋代苏东坡批评《贾谊论》的“志大而量小”方法,评价李广的悲剧与贾谊不尽相同,性质相似,将贾谊移于李广,当不失大谱,又批评“既忠实诚信,宽厚得众,又心胸狭隘,阴险狡诈,不择手段;既壮志报国,立功心切,又不好好读书,忽视政治,抱定技术至上和单纯的将军观点不肯放手。”李广“授印”。李广一生难封,但此种说法不太恰当。

  我们还是从李广自刎疆场的最终悲剧来考察,李森林教练的《缅怀先祖李将军》一文,认为是“大将军卫青恐他年老力衰抵挡不了匈奴主力,因此将他调到东路。”徐文海先生的《将军故里忆将军》一文认为:“卫青想甩开李广独贪大功,便把李广的部队从前锋调往右翼。”天水作家李益裕著的《民间故事选编》中的一文“卫青陷李广”中说:“卫青想亲自领精兵追击单于,夺取头功,就令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出兵东道……可是,功利熏心卫青怎肯将头功让给李广,以李广年高体迈,恐失良机为由拒绝了李广请求,不让他当前锋。”佛石先生的《一个武将人文悲剧》一文也认为:“李广本可以先捉到单于,很可能获得个头功,但是,气量狭窄的大将军卫青怎会把这个机会拱手让给李广?”1986年的《天水市志通讯》中的冉从伯先生《汉代名将李广》一文曰:“卫青也有失战机,不得不横渡漠南归,后来怪罪李广有误军机,交廷尉对质,李广才自刎疆场”云云。

  无论是卫青“恐他年老力衰”,还是卫青“独贪大功”,或卫青推脱责任,逼广自刎,都是由卫青一手造成的,但卫青究竟出于何种目的呢?

  李广的悲剧正如黄英先生所曰:“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但笔者反复阅读史料,不难从中发现实质性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韩兆琦在《读人史记·李将军列传》一文中所说:“卫青出于个人私心,想让他的朋友公孙敖打前锋,以便让他有机会得以立功封侯。”那么,卫青为何要让公孙敖有机会以立功封侯呢?韩教授却未阐明这个问题。

  笔者认为:根本答案应从事物内部去寻找,当时的统治者内部矛盾是尖锐的。武帝前,主要表现在中央藩王势力的斗争;

  武帝后,外戚势力抬头,同一般士大夫阶层形成尖锐对立。李广自然也逃不脱这些斗争的冲击。元狩4年的漠北之战,李广经再三请求,武帝才准他做前将军。但当大军出塞发现单于王庭后,卫青却把广并入右将军,使其合军出车道。这一调整不但使李广失去了杀敌立功的机会,还造成行车迷道,错过与大军会师的日期,最后壮志未酬,自刎疆场。他没死在同敌血战之中,却被大将军卫青迫于自杀。

  那么,卫青为何要这样做?

  卫青“是时公孙敖新夫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将军广。”

  原来卫青想私下成就公孙敖,因卫青受宠前,皇后因妒其姊而逮捕了他,欲置于死地。“其友与公孙敖与壮士往篡取之”才免于一死,卫青想报答救命恩人公孙敖,而李广成了牺牲品,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统治阶级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使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最终未逃脱悲惨的命运。相反,“及死之日,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作者单位:天水监狱: 王 钰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