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地域特色陇右文化 中国地域文化之奇葩

2010-12-27 来源: 浏览量:

关于伏羲的传说至迟在春秋战国之时即口传心授,长久流传于黄河上下、大江南北。秦汉以降,伏羲开天辟地第一帝的地位确立,其事迹及相应的文化通过三个层面传播:其一,典籍传承层面,经、史、子、集各类典籍代不绝书;其二,图像传承层面,伏羲女娲交尾像被广泛采用,频频出现在墓室雕刻、建筑物彩绘、工艺品加工等各种艺术形式中;其三,祭祀传承层面,从官方到民间都是设祠祭祀,绵延不绝。由此,形成了内容博大的伏羲文化,而对伏羲的钦崇自然而然成了几千年来信仰民俗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伏羲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也是一种地域文化。关于伏羲及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多种史籍都指向同一地方,那便是地处陇右的古成纪,其具体的地点就在今渭水本源上游的甘肃天水市境。天水市有规模宏大的伏羲庙古建筑群和相传伏羲画卦的古画卦台。1993年,江泽民同志视察天水,欣然题词“羲皇故里”。伏羲的故事和著名的大地湾(天水秦安县境)等古文化遗址相对照,可证陇右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就大的地域而言,伏羲的故事及相关遗址遗物遍布祖国各地,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最好的见证。

  尽管伏羲的形象或事迹被传说和神话缠绕,尽管学术界对伏羲是人、是神以及功业等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有共识的,那就是伏羲的身上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基因。《汉书·古今人表》称之为“上上圣人”,的确实至名归:伏羲的发明创造是人文之根,如后世颂扬词所言:“开物成务,万古文明”;以伏羲八卦为基础的《周易》是思维之根,作为六经之首,构建了我国古代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基本模式;伏羲人面蛇(龙)身所代表的龙图腾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维系之根,也是海内外华夏儿女团结奋进的标识。

  伏羲和伏羲时代已成为遥远的过去,而伏羲的精神仍涌动在中国人的血脉中。历朝历代对伏羲的崇拜,其实就是对文明和进步的礼赞,对劳动和创造的肯定,对无私奉献者的感恩,这与我们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富强和谐国家的时代精神是相一致的,也无疑会对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爱国主义情怀起到积极的作用。

陇右文学的价值、特色与影响

霍志军

  陇右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朵奇葩,诞生在最需绿色滋润的黄土地上。陇右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渊源之一。《诗经》中《驷驖》、《车邻》、《小戎》、《蒹葭》等,均描写秦人东迁前在天水一带的活动。产生于公元前500年左右天水地区的秦石鼓文,已刻有四言诗十首、465字之多。天水放马滩出土的“志怪故事”秦简,说明早在战国末,陇右已出现了志怪小说。可见,陇右不但是中国诗歌的多源发祥地之一,也是石刻文学和志怪小说之祖。

  陇右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右经籍考》、《陇右著作录》、《陇右方志录》、《陇右金石录》等,共收文献3000余种、诗10000余首、文8600多篇,刊载陇右作家2000余人。其中,秦嘉、赵壹、王嘉、权德舆、李梦阳、胡缵宗都堪称大家。临夏《花儿》等口传文学数量在10万首以上。因此,陇右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陇右文学地域特色浓郁。首先,西部戎风与雄浑劲健的风格鲜明。陇右各民族粗犷豪迈之气质和身处的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其更易对粗豪之景产生审美的冲动。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阳关、古道等迥异于江南杏花春雨的意象,形成了陇右文学雄浑劲健的风格。其次,东西交流与多元荟萃的过渡性特色明显。陇右文学是在东西文化、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乃至伊斯兰、基督教文明的撞击中发展起来的。这种多元荟萃性构成陇右文学卓有特色的文学景观。再次,民族风情与真率直露的情感相交织。陇右各民族的审美心态较中原单纯,习惯于呈现自然的原态色彩,“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向两波”(《企喻歌》)。在真率自然之中,形成自己的抒情深度。创作思路上,传统诗学讲究“抒情宜隐”,陇右民族则显得直露。但是换一个角度,在此种“比兴寄托”已成套路的程式下,陇右文学少此构思,反而铸就了其抒情直露之特色。第四,黄土气息与拙野质朴的美感浓烈。上述审美心态和创作思路的“单纯性”与陇右先民剽悍的尚武气质、粗犷的民风相结合,与浓浓的黄土气息相结合,再加之于雄浑之气、真率之情,自然形成了陇右文学拙野质朴的美感。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