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文化资源 传承历史文明

2010-12-27 来源: 浏览量:

挖掘文化资源 传承历史文明
临洮,古称狄道,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自古为西北名邑、陇右重镇,地处古丝绸之路要道、唐蕃古道要冲。几千年来,在临洮大地上,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道家文化与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汇合交融,形成了蕃汉交融、文武相济、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古文化格局,呈现了一种雄健豪迈、刚健清新、质朴与华丽俱美的格调,并以其独具特色的彩陶文化、秦长城文化、李氏文化、民间文化和宗教文化,为西部文化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使其成为黄河上游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这里是马家窑文化命名地,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洮河古称巴尔西河,亦即“禹受黑玉于洮水上”的洮水,是黄河上游最长、水量最丰沛的河流。“千里洮河,唯富临洮。”它滋润、浇灌了这片土地,也培育了灿烂的文明之花,结出了丰硕的文明之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们在洮河之滨的这片土地上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和辛店文化。特别是驰名中外的马家窑文化,因时任北洋军政府农商部顾问的瑞典学者J·G安特生于1923年首次发现于临洮县洮阳镇马家窑村而得名,形成于约公元前3000年,相当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是迄今为止甘肃省发现最多、分布最广、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遗址,于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后他又发现并命名了寺洼文化和辛店文化。此后,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考古专家顾颉刚、裴文中、夏鼐等专家教授专程到马家窑文化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在临洮境内发现了167处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类型、辛店类型和寺洼类型等各类遗址,并正式论证了“马家窑文化”在中国远古文化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临洮境内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类型繁多,已发现的48处遗址中保存比较完好的有28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马家窑遗址、冯家坪遗址、格致坪遗址、寺洼山遗址、辛店遗址。

     这里是古陇西郡治所在地,商贾云集、文化昌盛。陇西,即陇山(六盘山南段的别称)以西,与陇东、陇南并称三陇大地,后来将黄河以东、陇山以西的地区统称为“陇右”。临洮历来为控扼陇蜀的战略要地。自秦献公元年(公元前384年)灭西戎部族狄设置狄道县、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设置陇西郡(郡治为狄道)、秦王赢政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修筑长城以来,临洮就北倚长城、西临洮水,成为连接西方少数民族牢固的桥头堡,被当作战略防御的重点,使其很长时期成为国家政治军事的边陲重镇,为以后巩固陇西郡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西汉武帝刘彻派遣使臣张骞出使西域凿空“丝绸之路”之后,其南线和中线都从临洮穿越而过,使临洮成为“丝绸之路上的膏腴之地”,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长期被作为商贸交易住歇和军队驻防的重地。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年),三公主文成远嫁西藏松赞干布进藏,沿青唐道途经临洮,休整后过洮河、入临夏,再渡黄河,开辟了“唐蕃古道”。临洮既是丝绸之路的通衢,又成了唐蕃古道上的要冲,这里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政治地位十分显赫。期间,中央政权与吐谷浑、吐蕃等少数民族也在洮河流域发生过多次战争,后属吐蕃所有,改称“武胜军地”。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大将王韶率兵大破吐蕃并筑武胜城(今临洮县城),改“武胜军”为“镇洮军”,后升为熙州,建置熙河路,治所设熙州。金、元、明、清均置临洮府,府治狄道。清乾隆五年(1740年)建府治于兰州,建狄道州。民国时期降州为县,后改为临洮县。

     这里是战国秦长城西起首,文物遍布、古迹犹存。临洮这一方热土博大雄浑,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临洮县境内的战国秦长城是全国最古老的长城,西起于新添镇三十墩南坪望儿嘴(也称杀王坡)附近,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途径新添、峡口、八里铺、连儿湾、龙门、窑店等6个乡镇约45公里,从窑店镇长城坡关门湾进入渭源县,望儿嘴、长城巷、长城湾、长城岭、长城梁、长城坡、城墙岭等烽燧城障、墙基关隘至今残迹犹存,于1982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凤台位于岳麓山,相传老子西出散关来临洮讲经传道,由此骑凤凰飞升仙逝。姜维墩遗迹系秦汉时所筑烽燧,因姜维伐魏数攻狄道被民间称为“姜维墩”,为陇西郡治最高的“瞭望哨”。汉末吕布城相传由汉末董卓部将领吕布所筑,岚观坪侯和城为三国时曹魏侯和所筑,廖化城为三国时蜀将廖化镇守侯和城时所筑,安故城系汉朝所置、唐时设安国镇。哥舒翰记功碑系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攻取吐蕃洪济城、收复黄河九曲之后唐玄宗李隆基御笔题写碑文,边人为哥舒翰记功而作,目前图案文字仍然体现出大唐艺术风韵。藏传佛教萨迦派大寺(也称香衮寺)仅比萨迦寺(南寺)迟建3年,比青海塔尔寺早300多年;陇上古刹卧龙寺兴建于晚唐时期,由著名书法家爱新觉罗·溥杰题写寺名;玉井峰古建筑始建于明代初期,至今钟灵毓秀、优雅别致。

    这里是陇西李氏祖籍故里,人才辈出、家族兴旺。“丞相将军府,柱下孝子门”,是对李氏的真实写照。陇西李氏得姓于中原、发旺于古陇西,所以才有大量史料记载:“天下李氏出陇西”、“陇西李氏出自狄道”。据记载,陇西李氏始祖李崇为秦国陇西首任郡守,居住在狄道。自李崇以后,李氏在陇西逐渐兴旺,成了一个名门望族,先后有多人担任过太守、大将军等职务,还有人被封为陇西侯。“李仲翔汉初为将军,官至太尉,讨叛羌于素昌,素昌即狄道也,众寡不敌,临阵战殁,其子伯考奔丧,故葬之于狄道东川(今临洮县龙门镇槐树村),遂家焉,世为西州右姓。”李仲翔十九世孙李暠建都敦煌,史称“西凉武昭王”。“自凉武昭王以后,一门三公,为四海著族”。魏晋南北朝时期,土族门阀制度鼎盛,世家大族把持社会,世人极重门第望族,这种情况直延至初唐。李唐王室“改赵郡郡望为陇西郡望”,“伪托西凉李暠之嫡裔及称家于武川”,“又以关内诸州为其本望”,后唐玄宗李隆基下诏正式附宗于陇西李氏,“确立凉武昭王为始祖”,“自贯狄道,布在方策”,并诏定“陇西堂”为陇西李氏的堂号,一时天下李姓趋之若鹜,莫不以“陇西李”为荣。“陇西李”空前鼎盛,形成“天下李氏出陇西”的局面。陇西李氏最早的祖坟是临洮县龙门镇东廿铺村现存的李仲翔家族墓群,于1954年被列为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今在临洮境内,以李姓命名的村庄就有70多个,户数15000余户,人口近8万人,约占全县人口的1/6。

    这里是边塞劲歌的沃土,群星灿烂、人文荟萃。自古长期以来,临洮作为战略要地,在民族战争和开发西北的勋业中,既有大批文臣武将戍边在此,也在本土涌现出了一大批文治武略、彪炳史册的英雄人物,同时孕育出了一首首歌咏临洮的边塞诗篇,使临洮慢慢地成了历史文化名城,逐步促成了临洮文化的繁荣。自两汉名将辛武贤、辛庆忌父子以来,先后有李宝、李冲、辛庆之、牛僧儒、张万纪、吴镇、李镜清及杨斋沐、牛载坤、黄文中等一大批文治武略的名人,特别以甘南农民起义的策划者史鼎新、刘余生,起义领袖王仲甲,红军将领李彩云,抗日英雄宿之杰,陇籍将军李化民,虎穴英雄石应华和沙沟惨案“六烈士”最为著名。解放后,临洮全县有1500多名知识青年参军,跟随王震司令员西进新疆屯垦戍边,人数之多仅次于北原。历朝历代歌咏临洮的诗篇数以百计,有唐代以来描写边关要塞、歌颂民俗风情的,有宋元明时期描绘西北大好河山、抒发生活激情的,特别是清代临洮的文人雅士和诗作数量较多,涌现出了不少颇有影响的诗人,给后人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佳作。

     这里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宗教兴盛、民风淳朴。临洮自古以来多民族争战、融合的特殊的历史造成了多民族杂居、多元文化整合的特色,各民族交融互补又造就了临洮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主要以民间故事传说、宗教、迎神赛、花儿、拉扎节等形式表现出来。解放初期全县有寺院48座,僧众显密二宗有数千人,仅城内就有“九寺三观、新寺不算”之说。伊斯兰教虎非耶学理穆扶提门宦创始人第26世高祖马守贞传教,归真后有8位教长在道堂相继传教,并大力提倡办学。南部3个乡镇分布着近30个大小花儿会,洮岷花儿与河州花儿交叉演唱、相互影响,异彩纷呈。盛行于南部乡镇的“拉扎节”特别是傩舞表演延续了藏传遗风,以自然村为单位庆贺丰收,每年历时两个多月。同时,还盛行以划旱船、上满场等为主的社火表演,以秦腔、陇剧、折子戏为主的民间戏曲,以三弦、劳动号子、丧事音乐为主的民间音乐,以龙灯舞、狮舞、太平鼓为主的民间舞蹈,以油漆家具、棺木绘画为主的民间绘画,以及刺绣、剪纸、砖雕、木雕等民俗文化。
挖掘文化资源 传承历史文明
临洮,古称狄道,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自古为西北名邑、陇右重镇,地处古丝绸之路要道、唐蕃古道要冲。几千年来,在临洮大地上,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道家文化与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汇合交融,形成了蕃汉交融、文武相济、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古文化格局,呈现了一种雄健豪迈、刚健清新、质朴与华丽俱美的格调,并以其独具特色的彩陶文化、秦长城文化、李氏文化、民间文化和宗教文化,为西部文化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使其成为黄河上游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这里是马家窑文化命名地,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洮河古称巴尔西河,亦即“禹受黑玉于洮水上”的洮水,是黄河上游最长、水量最丰沛的河流。“千里洮河,唯富临洮。”它滋润、浇灌了这片土地,也培育了灿烂的文明之花,结出了丰硕的文明之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们在洮河之滨的这片土地上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和辛店文化。特别是驰名中外的马家窑文化,因时任北洋军政府农商部顾问的瑞典学者J·G安特生于1923年首次发现于临洮县洮阳镇马家窑村而得名,形成于约公元前3000年,相当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是迄今为止甘肃省发现最多、分布最广、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遗址,于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后他又发现并命名了寺洼文化和辛店文化。此后,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考古专家顾颉刚、裴文中、夏鼐等专家教授专程到马家窑文化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在临洮境内发现了167处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类型、辛店类型和寺洼类型等各类遗址,并正式论证了“马家窑文化”在中国远古文化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临洮境内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类型繁多,已发现的48处遗址中保存比较完好的有28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马家窑遗址、冯家坪遗址、格致坪遗址、寺洼山遗址、辛店遗址。

     这里是古陇西郡治所在地,商贾云集、文化昌盛。陇西,即陇山(六盘山南段的别称)以西,与陇东、陇南并称三陇大地,后来将黄河以东、陇山以西的地区统称为“陇右”。临洮历来为控扼陇蜀的战略要地。自秦献公元年(公元前384年)灭西戎部族狄设置狄道县、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设置陇西郡(郡治为狄道)、秦王赢政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修筑长城以来,临洮就北倚长城、西临洮水,成为连接西方少数民族牢固的桥头堡,被当作战略防御的重点,使其很长时期成为国家政治军事的边陲重镇,为以后巩固陇西郡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西汉武帝刘彻派遣使臣张骞出使西域凿空“丝绸之路”之后,其南线和中线都从临洮穿越而过,使临洮成为“丝绸之路上的膏腴之地”,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长期被作为商贸交易住歇和军队驻防的重地。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年),三公主文成远嫁西藏松赞干布进藏,沿青唐道途经临洮,休整后过洮河、入临夏,再渡黄河,开辟了“唐蕃古道”。临洮既是丝绸之路的通衢,又成了唐蕃古道上的要冲,这里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政治地位十分显赫。期间,中央政权与吐谷浑、吐蕃等少数民族也在洮河流域发生过多次战争,后属吐蕃所有,改称“武胜军地”。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大将王韶率兵大破吐蕃并筑武胜城(今临洮县城),改“武胜军”为“镇洮军”,后升为熙州,建置熙河路,治所设熙州。金、元、明、清均置临洮府,府治狄道。清乾隆五年(1740年)建府治于兰州,建狄道州。民国时期降州为县,后改为临洮县。

     这里是战国秦长城西起首,文物遍布、古迹犹存。临洮这一方热土博大雄浑,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临洮县境内的战国秦长城是全国最古老的长城,西起于新添镇三十墩南坪望儿嘴(也称杀王坡)附近,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途径新添、峡口、八里铺、连儿湾、龙门、窑店等6个乡镇约45公里,从窑店镇长城坡关门湾进入渭源县,望儿嘴、长城巷、长城湾、长城岭、长城梁、长城坡、城墙岭等烽燧城障、墙基关隘至今残迹犹存,于1982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凤台位于岳麓山,相传老子西出散关来临洮讲经传道,由此骑凤凰飞升仙逝。姜维墩遗迹系秦汉时所筑烽燧,因姜维伐魏数攻狄道被民间称为“姜维墩”,为陇西郡治最高的“瞭望哨”。汉末吕布城相传由汉末董卓部将领吕布所筑,岚观坪侯和城为三国时曹魏侯和所筑,廖化城为三国时蜀将廖化镇守侯和城时所筑,安故城系汉朝所置、唐时设安国镇。哥舒翰记功碑系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攻取吐蕃洪济城、收复黄河九曲之后唐玄宗李隆基御笔题写碑文,边人为哥舒翰记功而作,目前图案文字仍然体现出大唐艺术风韵。藏传佛教萨迦派大寺(也称香衮寺)仅比萨迦寺(南寺)迟建3年,比青海塔尔寺早300多年;陇上古刹卧龙寺兴建于晚唐时期,由著名书法家爱新觉罗·溥杰题写寺名;玉井峰古建筑始建于明代初期,至今钟灵毓秀、优雅别致。

    这里是陇西李氏祖籍故里,人才辈出、家族兴旺。“丞相将军府,柱下孝子门”,是对李氏的真实写照。陇西李氏得姓于中原、发旺于古陇西,所以才有大量史料记载:“天下李氏出陇西”、“陇西李氏出自狄道”。据记载,陇西李氏始祖李崇为秦国陇西首任郡守,居住在狄道。自李崇以后,李氏在陇西逐渐兴旺,成了一个名门望族,先后有多人担任过太守、大将军等职务,还有人被封为陇西侯。“李仲翔汉初为将军,官至太尉,讨叛羌于素昌,素昌即狄道也,众寡不敌,临阵战殁,其子伯考奔丧,故葬之于狄道东川(今临洮县龙门镇槐树村),遂家焉,世为西州右姓。”李仲翔十九世孙李暠建都敦煌,史称“西凉武昭王”。“自凉武昭王以后,一门三公,为四海著族”。魏晋南北朝时期,土族门阀制度鼎盛,世家大族把持社会,世人极重门第望族,这种情况直延至初唐。李唐王室“改赵郡郡望为陇西郡望”,“伪托西凉李暠之嫡裔及称家于武川”,“又以关内诸州为其本望”,后唐玄宗李隆基下诏正式附宗于陇西李氏,“确立凉武昭王为始祖”,“自贯狄道,布在方策”,并诏定“陇西堂”为陇西李氏的堂号,一时天下李姓趋之若鹜,莫不以“陇西李”为荣。“陇西李”空前鼎盛,形成“天下李氏出陇西”的局面。陇西李氏最早的祖坟是临洮县龙门镇东廿铺村现存的李仲翔家族墓群,于1954年被列为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今在临洮境内,以李姓命名的村庄就有70多个,户数15000余户,人口近8万人,约占全县人口的1/6。

    这里是边塞劲歌的沃土,群星灿烂、人文荟萃。自古长期以来,临洮作为战略要地,在民族战争和开发西北的勋业中,既有大批文臣武将戍边在此,也在本土涌现出了一大批文治武略、彪炳史册的英雄人物,同时孕育出了一首首歌咏临洮的边塞诗篇,使临洮慢慢地成了历史文化名城,逐步促成了临洮文化的繁荣。自两汉名将辛武贤、辛庆忌父子以来,先后有李宝、李冲、辛庆之、牛僧儒、张万纪、吴镇、李镜清及杨斋沐、牛载坤、黄文中等一大批文治武略的名人,特别以甘南农民起义的策划者史鼎新、刘余生,起义领袖王仲甲,红军将领李彩云,抗日英雄宿之杰,陇籍将军李化民,虎穴英雄石应华和沙沟惨案“六烈士”最为著名。解放后,临洮全县有1500多名知识青年参军,跟随王震司令员西进新疆屯垦戍边,人数之多仅次于北原。历朝历代歌咏临洮的诗篇数以百计,有唐代以来描写边关要塞、歌颂民俗风情的,有宋元明时期描绘西北大好河山、抒发生活激情的,特别是清代临洮的文人雅士和诗作数量较多,涌现出了不少颇有影响的诗人,给后人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佳作。

     这里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宗教兴盛、民风淳朴。临洮自古以来多民族争战、融合的特殊的历史造成了多民族杂居、多元文化整合的特色,各民族交融互补又造就了临洮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主要以民间故事传说、宗教、迎神赛、花儿、拉扎节等形式表现出来。解放初期全县有寺院48座,僧众显密二宗有数千人,仅城内就有“九寺三观、新寺不算”之说。伊斯兰教虎非耶学理穆扶提门宦创始人第26世高祖马守贞传教,归真后有8位教长在道堂相继传教,并大力提倡办学。南部3个乡镇分布着近30个大小花儿会,洮岷花儿与河州花儿交叉演唱、相互影响,异彩纷呈。盛行于南部乡镇的“拉扎节”特别是傩舞表演延续了藏传遗风,以自然村为单位庆贺丰收,每年历时两个多月。同时,还盛行以划旱船、上满场等为主的社火表演,以秦腔、陇剧、折子戏为主的民间戏曲,以三弦、劳动号子、丧事音乐为主的民间音乐,以龙灯舞、狮舞、太平鼓为主的民间舞蹈,以油漆家具、棺木绘画为主的民间绘画,以及刺绣、剪纸、砖雕、木雕等民俗文化。

挖掘文化资源 传承历史文明
临洮,古称狄道,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自古为西北名邑、陇右重镇,地处古丝绸之路要道、唐蕃古道要冲。几千年来,在临洮大地上,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道家文化与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汇合交融,形成了蕃汉交融、文武相济、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古文化格局,呈现了一种雄健豪迈、刚健清新、质朴与华丽俱美的格调,并以其独具特色的彩陶文化、秦长城文化、李氏文化、民间文化和宗教文化,为西部文化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使其成为黄河上游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这里是马家窑文化命名地,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洮河古称巴尔西河,亦即“禹受黑玉于洮水上”的洮水,是黄河上游最长、水量最丰沛的河流。“千里洮河,唯富临洮。”它滋润、浇灌了这片土地,也培育了灿烂的文明之花,结出了丰硕的文明之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们在洮河之滨的这片土地上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和辛店文化。特别是驰名中外的马家窑文化,因时任北洋军政府农商部顾问的瑞典学者J·G安特生于1923年首次发现于临洮县洮阳镇马家窑村而得名,形成于约公元前3000年,相当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是迄今为止甘肃省发现最多、分布最广、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遗址,于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后他又发现并命名了寺洼文化和辛店文化。此后,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考古专家顾颉刚、裴文中、夏鼐等专家教授专程到马家窑文化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在临洮境内发现了167处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类型、辛店类型和寺洼类型等各类遗址,并正式论证了“马家窑文化”在中国远古文化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临洮境内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类型繁多,已发现的48处遗址中保存比较完好的有28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马家窑遗址、冯家坪遗址、格致坪遗址、寺洼山遗址、辛店遗址。

     这里是古陇西郡治所在地,商贾云集、文化昌盛。陇西,即陇山(六盘山南段的别称)以西,与陇东、陇南并称三陇大地,后来将黄河以东、陇山以西的地区统称为“陇右”。临洮历来为控扼陇蜀的战略要地。自秦献公元年(公元前384年)灭西戎部族狄设置狄道县、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设置陇西郡(郡治为狄道)、秦王赢政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修筑长城以来,临洮就北倚长城、西临洮水,成为连接西方少数民族牢固的桥头堡,被当作战略防御的重点,使其很长时期成为国家政治军事的边陲重镇,为以后巩固陇西郡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西汉武帝刘彻派遣使臣张骞出使西域凿空“丝绸之路”之后,其南线和中线都从临洮穿越而过,使临洮成为“丝绸之路上的膏腴之地”,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长期被作为商贸交易住歇和军队驻防的重地。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年),三公主文成远嫁西藏松赞干布进藏,沿青唐道途经临洮,休整后过洮河、入临夏,再渡黄河,开辟了“唐蕃古道”。临洮既是丝绸之路的通衢,又成了唐蕃古道上的要冲,这里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政治地位十分显赫。期间,中央政权与吐谷浑、吐蕃等少数民族也在洮河流域发生过多次战争,后属吐蕃所有,改称“武胜军地”。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大将王韶率兵大破吐蕃并筑武胜城(今临洮县城),改“武胜军”为“镇洮军”,后升为熙州,建置熙河路,治所设熙州。金、元、明、清均置临洮府,府治狄道。清乾隆五年(1740年)建府治于兰州,建狄道州。民国时期降州为县,后改为临洮县。

     这里是战国秦长城西起首,文物遍布、古迹犹存。临洮这一方热土博大雄浑,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临洮县境内的战国秦长城是全国最古老的长城,西起于新添镇三十墩南坪望儿嘴(也称杀王坡)附近,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途径新添、峡口、八里铺、连儿湾、龙门、窑店等6个乡镇约45公里,从窑店镇长城坡关门湾进入渭源县,望儿嘴、长城巷、长城湾、长城岭、长城梁、长城坡、城墙岭等烽燧城障、墙基关隘至今残迹犹存,于1982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凤台位于岳麓山,相传老子西出散关来临洮讲经传道,由此骑凤凰飞升仙逝。姜维墩遗迹系秦汉时所筑烽燧,因姜维伐魏数攻狄道被民间称为“姜维墩”,为陇西郡治最高的“瞭望哨”。汉末吕布城相传由汉末董卓部将领吕布所筑,岚观坪侯和城为三国时曹魏侯和所筑,廖化城为三国时蜀将廖化镇守侯和城时所筑,安故城系汉朝所置、唐时设安国镇。哥舒翰记功碑系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攻取吐蕃洪济城、收复黄河九曲之后唐玄宗李隆基御笔题写碑文,边人为哥舒翰记功而作,目前图案文字仍然体现出大唐艺术风韵。藏传佛教萨迦派大寺(也称香衮寺)仅比萨迦寺(南寺)迟建3年,比青海塔尔寺早300多年;陇上古刹卧龙寺兴建于晚唐时期,由著名书法家爱新觉罗·溥杰题写寺名;玉井峰古建筑始建于明代初期,至今钟灵毓秀、优雅别致。

    这里是陇西李氏祖籍故里,人才辈出、家族兴旺。“丞相将军府,柱下孝子门”,是对李氏的真实写照。陇西李氏得姓于中原、发旺于古陇西,所以才有大量史料记载:“天下李氏出陇西”、“陇西李氏出自狄道”。据记载,陇西李氏始祖李崇为秦国陇西首任郡守,居住在狄道。自李崇以后,李氏在陇西逐渐兴旺,成了一个名门望族,先后有多人担任过太守、大将军等职务,还有人被封为陇西侯。“李仲翔汉初为将军,官至太尉,讨叛羌于素昌,素昌即狄道也,众寡不敌,临阵战殁,其子伯考奔丧,故葬之于狄道东川(今临洮县龙门镇槐树村),遂家焉,世为西州右姓。”李仲翔十九世孙李暠建都敦煌,史称“西凉武昭王”。“自凉武昭王以后,一门三公,为四海著族”。魏晋南北朝时期,土族门阀制度鼎盛,世家大族把持社会,世人极重门第望族,这种情况直延至初唐。李唐王室“改赵郡郡望为陇西郡望”,“伪托西凉李暠之嫡裔及称家于武川”,“又以关内诸州为其本望”,后唐玄宗李隆基下诏正式附宗于陇西李氏,“确立凉武昭王为始祖”,“自贯狄道,布在方策”,并诏定“陇西堂”为陇西李氏的堂号,一时天下李姓趋之若鹜,莫不以“陇西李”为荣。“陇西李”空前鼎盛,形成“天下李氏出陇西”的局面。陇西李氏最早的祖坟是临洮县龙门镇东廿铺村现存的李仲翔家族墓群,于1954年被列为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今在临洮境内,以李姓命名的村庄就有70多个,户数15000余户,人口近8万人,约占全县人口的1/6。

    这里是边塞劲歌的沃土,群星灿烂、人文荟萃。自古长期以来,临洮作为战略要地,在民族战争和开发西北的勋业中,既有大批文臣武将戍边在此,也在本土涌现出了一大批文治武略、彪炳史册的英雄人物,同时孕育出了一首首歌咏临洮的边塞诗篇,使临洮慢慢地成了历史文化名城,逐步促成了临洮文化的繁荣。自两汉名将辛武贤、辛庆忌父子以来,先后有李宝、李冲、辛庆之、牛僧儒、张万纪、吴镇、李镜清及杨斋沐、牛载坤、黄文中等一大批文治武略的名人,特别以甘南农民起义的策划者史鼎新、刘余生,起义领袖王仲甲,红军将领李彩云,抗日英雄宿之杰,陇籍将军李化民,虎穴英雄石应华和沙沟惨案“六烈士”最为著名。解放后,临洮全县有1500多名知识青年参军,跟随王震司令员西进新疆屯垦戍边,人数之多仅次于北原。历朝历代歌咏临洮的诗篇数以百计,有唐代以来描写边关要塞、歌颂民俗风情的,有宋元明时期描绘西北大好河山、抒发生活激情的,特别是清代临洮的文人雅士和诗作数量较多,涌现出了不少颇有影响的诗人,给后人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佳作。

     这里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宗教兴盛、民风淳朴。临洮自古以来多民族争战、融合的特殊的历史造成了多民族杂居、多元文化整合的特色,各民族交融互补又造就了临洮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主要以民间故事传说、宗教、迎神赛、花儿、拉扎节等形式表现出来。解放初期全县有寺院48座,僧众显密二宗有数千人,仅城内就有“九寺三观、新寺不算”之说。伊斯兰教虎非耶学理穆扶提门宦创始人第26世高祖马守贞传教,归真后有8位教长在道堂相继传教,并大力提倡办学。南部3个乡镇分布着近30个大小花儿会,洮岷花儿与河州花儿交叉演唱、相互影响,异彩纷呈。盛行于南部乡镇的“拉扎节”特别是傩舞表演延续了藏传遗风,以自然村为单位庆贺丰收,每年历时两个多月。同时,还盛行以划旱船、上满场等为主的社火表演,以秦腔、陇剧、折子戏为主的民间戏曲,以三弦、劳动号子、丧事音乐为主的民间音乐,以龙灯舞、狮舞、太平鼓为主的民间舞蹈,以油漆家具、棺木绘画为主的民间绘画,以及刺绣、剪纸、砖雕、木雕等民俗文化。
挖掘文化资源 传承历史文明
临洮,古称狄道,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自古为西北名邑、陇右重镇,地处古丝绸之路要道、唐蕃古道要冲。几千年来,在临洮大地上,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道家文化与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汇合交融,形成了蕃汉交融、文武相济、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古文化格局,呈现了一种雄健豪迈、刚健清新、质朴与华丽俱美的格调,并以其独具特色的彩陶文化、秦长城文化、李氏文化、民间文化和宗教文化,为西部文化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使其成为黄河上游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这里是马家窑文化命名地,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洮河古称巴尔西河,亦即“禹受黑玉于洮水上”的洮水,是黄河上游最长、水量最丰沛的河流。“千里洮河,唯富临洮。”它滋润、浇灌了这片土地,也培育了灿烂的文明之花,结出了丰硕的文明之果。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们在洮河之滨的这片土地上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和辛店文化。特别是驰名中外的马家窑文化,因时任北洋军政府农商部顾问的瑞典学者J·G安特生于1923年首次发现于临洮县洮阳镇马家窑村而得名,形成于约公元前3000年,相当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是迄今为止甘肃省发现最多、分布最广、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遗址,于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后他又发现并命名了寺洼文化和辛店文化。此后,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考古专家顾颉刚、裴文中、夏鼐等专家教授专程到马家窑文化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在临洮境内发现了167处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类型、辛店类型和寺洼类型等各类遗址,并正式论证了“马家窑文化”在中国远古文化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临洮境内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类型繁多,已发现的48处遗址中保存比较完好的有28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马家窑遗址、冯家坪遗址、格致坪遗址、寺洼山遗址、辛店遗址。

     这里是古陇西郡治所在地,商贾云集、文化昌盛。陇西,即陇山(六盘山南段的别称)以西,与陇东、陇南并称三陇大地,后来将黄河以东、陇山以西的地区统称为“陇右”。临洮历来为控扼陇蜀的战略要地。自秦献公元年(公元前384年)灭西戎部族狄设置狄道县、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设置陇西郡(郡治为狄道)、秦王赢政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修筑长城以来,临洮就北倚长城、西临洮水,成为连接西方少数民族牢固的桥头堡,被当作战略防御的重点,使其很长时期成为国家政治军事的边陲重镇,为以后巩固陇西郡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西汉武帝刘彻派遣使臣张骞出使西域凿空“丝绸之路”之后,其南线和中线都从临洮穿越而过,使临洮成为“丝绸之路上的膏腴之地”,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长期被作为商贸交易住歇和军队驻防的重地。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年),三公主文成远嫁西藏松赞干布进藏,沿青唐道途经临洮,休整后过洮河、入临夏,再渡黄河,开辟了“唐蕃古道”。临洮既是丝绸之路的通衢,又成了唐蕃古道上的要冲,这里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政治地位十分显赫。期间,中央政权与吐谷浑、吐蕃等少数民族也在洮河流域发生过多次战争,后属吐蕃所有,改称“武胜军地”。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大将王韶率兵大破吐蕃并筑武胜城(今临洮县城),改“武胜军”为“镇洮军”,后升为熙州,建置熙河路,治所设熙州。金、元、明、清均置临洮府,府治狄道。清乾隆五年(1740年)建府治于兰州,建狄道州。民国时期降州为县,后改为临洮县。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