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水秦安走出的明代大学者胡瓒宗

2013-11-27 来源: 浏览量:

胡瓒宗的部分著述(资料图片翻拍)

胡瓒宗为兴国寺题写的匾额

江苏镇江焦山上胡瓒宗的遗墨(资料图片)

  3、那一泓清泉的原址,已是屋宇相叠的农家院落

  当日下午,我们考察的第一个目的地就是兴国镇的邢泉村,胡瓒宗少时求学和晚年归隐著书的地方,它位于秦安县城南约一公里处。在魏晋南北朝以前,田园是朦胧而缥缈的,东汉张衡《归田赋》中的田园方才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印象,然而张衡毕竟没有归田。晋宋之际的陶渊明葛巾短褐,以农人的装束,以文人的心境雅趣,躬耕南山,放歌丘壑,完成了这方精神家园的最后的建构,同为封建士大夫的胡瓒宗怎么能不羡慕这样的生活呢?

  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当年中秋节,胡瓒宗的心情无比愉悦,与其他先后致仕归里的八人聚集于邢家村(今邢泉村),饮酒赋诗,泼墨挥毫,陶醉于山水之间,号称“陇溪九逸”。

  当时的邢家村后靠长山,前临陇水(葫芦河),溪流淙淙,鸟语花香,环境幽雅,风景宜人。胡瓒宗“八观、十二咏”中的“陇溪春色”和“可泉膏沃”即取材于此,“陇溪春色”曰:“绿溪多圃,圃多花果,而三春争妍,有异于他溪者。”这就是胡瓒宗等九人号称“陇溪九逸”的来由。

  胡瓒宗号可泉,在邢泉村,也有一座可泉寺。后人因以名寺,而寺亦因此而著名。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