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得百花酿成蜜----天水书画家长卷
2011-09-17
来源:
浏览量:
正当她在艺术中孜孜以求、不断探索获得新的收益时,丈夫的猝然离世使她一度深受痛楚的煎熬。渐渐走出伤痛的张维萍铭记着大学时老师的教诲:“人不在于活得长久,要为社会留下有益的东西,不要留下垃圾。”丈夫虽然走了,但他热爱家乡、努力弘扬民族文化、为艺术献身的精神时时感召着与丈夫心心相印的张维萍,使她无法停下自己在艺术上继续奋进的脚步。
育得书坛桃李开
——书法家张贵荣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话用在张贵荣身上再合适不过了。西北师大理科毕业的他,却从未教过一天的专业课,多年来一直在学校从事书法教学是他当初怎么也没想到的事。教学相长,张贵荣在教授学生书写技法的同时,又苦心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一路走来,既有辉煌的时刻,又有苦闷和彷徨的灰色记忆。
自幼喜爱书法的张贵荣在上大学后遇到靳鉴、文化、赵树繁三位老师的悉心指点,结束之前的自娱自乐而转为正规的书法技法训练,过人的悟性再加上刻苦勤奋,在大三时他参加了全省首届书法展,获得二等奖,平生第一次获奖的激动心情使他连着几个晚上都无法入睡。小试牛刀,他看到了自己在书法方面的潜力,信心十足的他练习书法劲头更加足了。
大学毕业分配到天水第二师范学校后,在书法方面造诣颇深的校长王天德正苦于书法老师缺人,见张贵荣长于书法,便分配他教书法课。从此,理科出身的张贵荣改行成为一名书法教师,而这一改,就让他的一生与书法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再也无法分开。
十几年来,他在辛勤育人的同时也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曾多次参加全国书法大赛,收获颇丰:1995年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博览会书法特等奖(中国文联);1996年甘肃省第二届师生书画印书法一等奖(省教委);1998年全国师范院校三笔字大赛全能一等奖(中国教育协会)。作品入展:中国书协教学成果展二等奖(中国书协);敦煌杯全国书法大展(中国书协、甘肃省政府);全国书画小品展(中国书协、甘肃省政府);“张芝奖”甘肃书法大展(甘肃书协);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中国书协);全国第五届新人作品展;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书法大展(中国书协);山东临沂书圣文化节羲之杯全国书法大展(中国书协);入展国际书法篆刻年展;甘肃省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三等奖(甘肃书协)。《书法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曾专题介绍。这些辉煌的经历使他这个“半路出家”的书法教师多了几分自信。而1995年之后,他逐渐认识到,仅凭参展参赛不足以提高自己的实力和水平。于是他静下心来,不再参加此类活动,而是埋头大量临习各种碑帖,这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时期。在此期间,父母相继离世给他极大打击,无名师指点,使他犹如在黑暗中摸索,感到书法创作没有方向,好在他凭着坚韧的毅力坚持着走过来了。这期间的广泛博猎,使他对中国书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对继承与创新、广涉与精取之间的辨证关系有了一定理解。2000年他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沉寂多年后他接连参加国家级大型展览,都有不俗的成绩,可谓厚积而薄发。而不断地临池挥毫,也让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张贵荣的书法既是“学者书法”,又是“书家书法”。他的书法全从帖中得来,毛笔的使转十分灵活,点画顾盼有情,笔按得下,提得起,实笔沉着厚重,点画、结字十分到位,几乎无懈可击,款书小字尤为风流隽美——此所谓“书家书法”。他的行书以二王为宗,以秀逸冲和为主要特征,跌宕多姿,变化多端,不守顾常。他的用笔以圆笔为主,行笔沉着遒劲,笔笔迎送到位,一丝不苟。因此,其线条能丰润畅达、圆润流美、“轻柔中饱含刚劲,简朴中蕴含深沉”。他的竖线,劲健挺拔,这一方面反映了他的创作态度严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书法功力深厚。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给人以稳妥清雅的印象,既不事张扬,也不求奇异。
而工作之余,他还多方为自己充电,不断提升自己。从1998年到2006年他三次分别在北师大、中国书协西安书法研修班、北大书法艺术研究所进修书法。通过进修,张贵荣觉得除学习到技法外,更多的是学习做学问的方法,将理论与创作完美地结合起来,对书法的审美及认识力也得到了提高。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他已成为中国书协会员、北京大学书法研究生、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副主席、天水市文联委员。
他既是一位书法家,又是一位书法教育家,2000年开办了天水市少儿书画院,致力于我市少儿的书法教育工作。如今的张贵荣每天的生活都与书法分不开,在别人放松休闲的节假日,他还忙着为少儿学员们辅导技法训练,创作的时间少之又少,他便利用有限的休息及课余之闲来看书、练字。他是忙碌的,但同时又是充实的,从教十几年来,他教过的6000余学生中200余人获奖,80余人获书法类B级证书,10余人获A级证书。学生的成绩是对张贵荣辛勤付出最好的回报。
笔墨耕耘天行健
——画家张明宇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