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公路”上百名官兵长眠天山 寻找两名天水籍烈士亲人
40多年前,数万名战士远赴新疆,奋战在崇山峻岭、深山峡谷之间。十年的时间里,他们修建了一条全长562.25公里、贯通南北的公路——独库公路。然而在这背后却有168名筑路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从此,他们长眠在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的乔尔玛烈士陵园。
今年60岁的陈俊贵是当年参与修建公路的一名战士,为了当年的一份生死嘱托,他在这里坚守了34年为牺牲的战友守墓,并找到其中38位烈士的亲人。有生之年,他还要继续为剩下的战友找到亲人。在陈俊贵老人要找的这100多名烈士名单中,其中有两位是天水籍烈士。
十年修成“中国最美公路” 上百名官兵长眠天山
寻找修独库公路牺牲的两名天水籍烈士亲人
●天水日报记者 余碧波
三十四载天山守墓
为牺牲战友找亲人
5月26日20时,由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大型寻人类节目《等着我》在央视一套播出,这期的求助者是60岁的老兵陈俊贵。
陈俊贵17岁进入部队,1979年随解放军基建工程兵部队前往新疆,修建独库公路。1980年4月的一次任务彻底改变了陈俊贵的一生。他们在执行任务中遭遇暴风雪,生死关头,班长把唯一“活命”的馒头给了陈俊贵。班长牺牲了,而他活了下来。无情的风雪见证了这刻骨铭心的生死情谊。
退伍后的陈俊贵携妻儿重返天山。34年里,陈俊贵在乔尔玛烈士陵园为包括班长在内、一共168位长眠于此的战友守墓,守候着战士们用青春和生命铸就的光荣历史。为牺牲的战友们找到家人,也是陈俊贵毕生的愿望。
十年修成“中国最美公路”
上百名官兵长眠天山
独库公路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由国务院、中央军委下令修建的战备国防公路。当年,为了修这条路,数万名官兵硬生生地在“不通”的达坂上凿通了隧道,在黄羊都望而却步的达坂上修建了通途,跨越了不可逾越的山峰……天山路险,阻挡不了英勇无畏的意志。为了打通这条路,在10年的公路建设中,有168名解放军战士因雪崩、泥石流等原因而长眠于乔尔玛烈士陵园,562.5公里的独库公路,平均每3公里多就牺牲一名战士。独库公路是一条用鲜血和汗水铸就的生命之路,这座巍峨大山的风雪下掩埋着一个个为新中国建设奉献一生的传奇故事,在这些牺牲的官兵中年龄最大的31岁,最小的16岁。
这条连接南北疆的公路,横亘崇山峻岭、穿越深山峡谷,连接了众多少数民族聚居区。它的贯通,使得南北疆路程由原来的1000多公里缩短了近一半,对巩固国防具有重要意义,堪称是中国公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独库公路途经那拉提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等自然景区,如今被许多人称为“中国最美公路”。
为了让人们永远铭记这些牺牲的战士,为了让战士不畏艰险勇于奉献的筑路精神代代相传,198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乌鲁木齐军区为纪念修建天山独库公路而英勇献身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交通二总队前身)筑路官兵,建起了一座烈士纪念碑。2006年6月10日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厅、武警交通二总队及伊犁州、尼勒克县政府共筹资150万元,对这座饱受风雨侵蚀的纪念碑进行全面修缮,并以这座纪念碑为基础,在其附近修建天山独库公路烈士陵园。
168名烈士中
有两位天水籍烈士
34年里,陈俊贵守护着168位牺牲战友,守候着基建工程兵用青春和生命铸就的国防公路事业的光荣历史。这34年中,他为包括他的班长在内的38位牺牲战友找到了亲人。他说,自己还有一份更艰巨的任务没有完成,要为牺牲的尚未联系上亲属的战友们找到亲人,能让更多烈士的亲属得以安慰。在陈俊贵老人要找的这些烈士亲属名单中,其中有两位是天水籍烈士。
天水籍两名烈士资料:
高建华:六支队修理连战士,甘肃武山县人,1983年10月入伍,团员。1986年4月牺牲,时年21岁。
王禳定:六支队宣传股战士,甘肃秦安县人,1983年10月入伍,团员。1986年4月牺牲,时年20岁。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这些为了共和国付出了青春和生命的最可爱的人,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们。如果您认识这两位烈士,或知道他们亲人的线索,请拨打《天水日报》记者电话18093838686,让我们一起,帮助烈士早日找到他们的亲人,也早日圆了陈俊贵老人的梦想。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