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第一县与甘谷县文化定位研究 (二)

2011-04-13 来源: 浏览量:

 
 

                                       甘谷县文化定位思考


    文化是一个魔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无所不容,无所不纳。《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文化一词的肇始之所,强调的是按照人文来进行教化。南齐王融《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而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含义大致有三:①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是广义的文化。狭义的文化指的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②考古学用语,指以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③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如“学习文化”,“文化水平”等。
    对文化进行共性分析,依其形态,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①物质型文化。人力曾经和正在作用其上的一切物质对象,人类物质生活的方式都是物质型文化,体现人类劳动和物质产品都是物质型文化最本质的内容。结绳、算盘、计算机代表人类物质文化发展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②社会关系型文化。这是从家庭组织到社会组织,从生产关系结构到上层建筑结构,从社会分工到阶级结构乃至民族结构的总称,它处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之间,既反映物质又是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同时给予二者强烈的影响。③经典型文化。它是经历史的形式凝固了的精神文化,是影响过历史,以致被称为传统的各种知识、价值观念、思想体系,巨大的历史惯性,是经典型文化的主要特点。④心理型文化。这是另一类精神文化,它不是凝固的而是存在于人这个文化主体的各种行为中,它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为主体的传统观念。
    给文化一个较为科学的解释并分列出几种文化类型,是想沿着我们前面的内容继续论述下去。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华夏第一县”算啥?也就是说若需要归类,它应归属于哪一类?
    或者,暂且荡开这个活题,这么说吧,经过漫长的孕育和两千多年的发展与成熟,华夏第一县尘埃落定,成为一种结晶,一种经典型文化类型时,我们应去如何认识它,给它一个怎样的定位,并和甘谷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成为一种代表甘谷形象的金字品牌,成为一扇风景最优美,创意最奇特,最易贴近人心,产生强烈共鸣的窗口,成为一枚能量巨大的助推器,推动甘谷县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迅速发展,让文化的潜能成为推动各项建设事业飞速发展的动能,应该说,这才是我们考辨华县第一县的真正目的之所在。
    江泽民总书记在论述邓小平理论时曾这样说过,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旗帜就是形象,可见旗帜之重要。在宣传甘谷,推介甘谷,让甘谷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甘谷时,我们打出一面怎样的旗帜才能鲜艳夺目,才能标新立异,才不致被掩没在两千多面招展的旗海中呢?事实上,多年来,我们一直苦苦探索和寻觅这面旗帜,作为代表甘谷形象的金字品牌。从县水泥厂“浴佛牌”水泥的大像山商标,到无数类似的广告和招贴;从羲皇故里、姜维故里、辣椒之乡,到中国建筑劳务基地县、中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中国开心果引进繁育示范基地、中国科技工作先进县、中国武术之乡,如数家珍,煞费苦心,但总觉着缺少了些鼓动和吸引,而多了些筷子里挑旗杆的无可奈何。因为,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要让以上这些,哪怕是冠以“中国”二字来吸引人,依然影响寥寥,这种愿望和最终效果之间的矛盾,不能不说给急于让外界了解,急于想把甘谷推向世界的有志之士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事实上问题还是出在我们身上。因为过分的急于求成必然导致欲速则不达,因为以上这些品牌孱弱的肩头实在难以承载如此沉甸甸的责任。对此,我们不妨作点让许多好心人深感大煞风景的评述,全当是一家之言,抛砖引玉,听点批评的声音。
    羲皇故里。应该说这是一面很有气势的招牌,它依凭的是中华民族的龙之源,对海内外华夏儿女具有广泛的吸引和感召力,不仅具有全国性,同时还具有世界性。甘谷历代方志和文人雅士引以为荣的笔墨随处可见,行政公文和党政领导和讲话中出现频率也是很高的。但影响却不敢恭维,何也?力不济。这力,便是我们缺乏实实在在的东西来加以论证和说明,没有充分的史料支持,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自我陶醉,自我抒情。①对一个传说中6000多年前(有学者认为1万年前)的人物,从功利的目的出发,在没多少直接材料印证的情况下硬要说他出生在某县某一乡甚至某一村,实在有点缺少科学的精神,至少也是缺乏求实精神。②前提诸说并存,形象模糊,人物说只是一家之言,论战烽烟正烈。对伏羲,目前在史学界至少有部落说、图腾说、族号说、人物说等多种,而人物说只是其中之一。③地域十分广阔,记述与活动年代之间空白太大,材料间接而后起,至今依然无法添补,莫说生地故里,连缘何记起都是一大谜团。学术界研究伏羲,超出闻一多先生《伏羲考》者似未出现,而闻先生对生地故里也是深感杂说莫辨。陈规固然不能默守,但创新更需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依据。④生于甘谷,发展于天水,创造文明于中原说,依然难脱牵强附会之嫌,缺少有力的史料支持,臆测和武断大于严谨和求实。为此,笔者认为,在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天水市为“羲皇故里”的情况下,我们蒙其沾盖,也是值得荣耀的。甘谷为古成纪地,伏羲生成纪,自然不抛除甘谷的可能。但若凭此而要硬举羲皇故里的大旗,似乎时机未到,还缺少些什么,这面旗太大,覆盖面太广,甘谷只是这大旗覆盖下的一个点,要显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来,实在是很难的,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来完成的。以上几条,丝毫没有抹煞县内仁人志士对伏羲文化的研究与张扬之意,相反,对他们为家乡文化建设所作的默默无闻的奉献,作为后学,笔者是深感敬佩和引以为荣的。只是科学需要的是理性,而忌讳的是感情用事。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