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第一县与甘谷县文化定位研究 (二)

2011-04-13 来源: 浏览量:

    ——遗世独立,风姿标举,犹如一座高耸的山峦,激起人们由衷的景仰。
    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此消彼长的,湮没无闻的,曾经辉煌而今寂寂于岁月深处的县有多少,我们不去讨论,单说存于今天的两千多个县中,谁为县之发端?县之肇始?谁为华夏第一县?这是荣誉中的荣誉,谁拥有这种荣誉,谁就拥有一种无法比拟的殊荣。在两千多个县中,华夏第一县自然是最显眼、最引人注目的了。当历史将这殊荣有意无意间降到甘谷这块幸运的土地上时,我们无疑就拥有了这种无法比拟的财富。于是,当我们以此作为甘谷县文化定位的标准时,甘谷文化就成为一种不同一般的,具有独特的地域景观和文化特质的文化,成为一种积淀丰厚的文化中的佼佼者。这种文化所表现出的全部的博大深广和菁华毓秀,正在和已经成为一种财富。事实上,就在我们对这种财富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和认识时,外面在这方面的争论早已硝烟弥漫,我们的周围四面陷阱,稍一疏忽,不是跌入陷阱,就是失去这座光荣而潜力巨大的宝藏。因为,华夏第一县这块招牌太火、太抢眼,太容易引起人的关注、羡慕、嫉妒,从而引发狂热的占有欲了。在我们已经拥有的时候,保护就成为一种事关全县荣誉的大事。在宣传研究中保护,在保护研究中宣传,这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值得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潜力巨大,潜能无限,仿佛一座核反应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聚合裂变。
    古为今用,历史给我们一种发展的机遇,一种前进的挑战。如何把这种历史的机遇和挑战变成为一种前进中的动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中发挥其“第一县”的作用,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的文化是华夏第一县文化,由此粘连和派生的经济自然应是华夏第一县经济。在忍疼割爱论证了羲皇故里、姜维故里、辣椒之乡以及中国建筑劳务基地县、中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中国开心果引进繁育示范基地、中国科技工作先进县、中国武术之乡都难承担起全方位代表和展示甘谷形象的总体风貌后,我们提出了“华夏第一县”这个金字招牌的设想,应该说无论从史料积累运用,还是论证方法的科学严谨上都是站得住脚的,招牌已经树起,旗帜已经打开,现在的任务就是如何变精神动力为物质财富,让华夏第一县发挥推动和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这样,才能不致使“华夏第一县”只是孤零零的一个招牌,一面旗帜。因为,没有经济迅速发展的强大后盾,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华夏第一县作用的充分发挥,“华夏第一县”无疑是难具吸引力的。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华夏第一县为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一定历史文化背景和历史文化效应,形成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另一方面,这种背景、效应和氛围又直接作用于经济建设,推动其迅速发展。没有这种相辅相成和互相促进,互相游离,就极可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这,自然是我们不愿看到,也是不想看到的。
    认识和研究的全部目的在于运用,在于在运用过程中推动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使其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为此,我们应全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继续加大对“华夏第一县”的研究力度,使之有更权威性的史料支持。文化、县志、档案、博物,从古籍资料、档案资料、考古发现中整理有关材料,用来自第一线的第一手资料佐证其成立。我县档案、古籍之类收藏,较之于周边县区是较为丰富的,许多极具价值的资料还深藏馆阁,“养在深闺人未识”,这些“回眸一笑百媚生”的佳丽,一经发现,必会令“六宫粉黛无颜色”。同时,这些单位应利用工作条件之便,留心各地研究动态,开展学术争鸣和学术交流,注意倾听各方意见,力争形成属于自己的学术观点,在史志界产生一定影响,从而达到弘扬传统文化,服务经济建设的作用。建立资料库,在搜集整理的同时,组织一系列研究性文章,开发“第一县”资源,这方面,只要下功夫大力去抓,是大有文章可作,潜力可挖的。
    ——统一外宣口径,旗帜鲜明地打出“华夏第一县”的旗帜。各新闻媒体和宣传文化主管部门,要真正解放思想,真正相信自己,充分认识“华夏第一县”这个金字品牌的重要意义,在内外宣传中,旗帜鲜明地打出这个旗帜,不怕异议,不怕争鸣,因为,争鸣其实正是我们最需要的。只有争鸣才能提高知名度,才能推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在县域文化定位上,我们的文化是华夏第一县文化,是一种历史悠久、涵容丰富、继往开来的文化,是一种最具地域特色,潜能丰厚的文化,在这种文化的促使下,县域经济也应该体现出它的特质和特色来。建议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在各级行政公文和领导讲话中,响亮地提出“华夏第一县”,并以此作为甘谷县的“形象大使”尽可能地向外推介,就像推介我们的名优产品。而实际上,这就是名优产品,比名优还要名优的名优产品。试想,在今日甘谷对外宣传中,还有什么能比“华夏第一县”更具新闻价值,更具吸引力呢?“华夏第一县”本身就是一种诱惑,就是一种新闻。如果我们的各种外宣媒体都用“华夏第一县”,而县上四大家的公文材料、领导讲话和部门对外行文中继续采用四平八稳、无甚特色、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早建县地之一”的话,只能是剃头担子一头热,这也就热不到哪去。自相矛盾不说,未免有点身在宝山不识宝,拿着金碗讨饭吃之嫌了。所以,在全社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之后,四大家的提倡和推波助澜就尤其显得重要。
    ——设立标志建筑,使之成为甘谷的眼睛和门户。标志性建筑,特别是有文化色彩和文化内涵的标志性建筑,一直是我县城市建设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外地客商很难在县内发现几个形象性建筑,而县内人士心中的标志只能装在心中,形不成一个可观可瞻的实体。为此,特建议县上:①在磐安镇刘家墩、白家湾乡三十铺、金山乡、大石乡、大庄乡等出入县内的门户设立县门并明确题写“华夏第一县”字样,以先声夺人,激发观光兴趣,起到更广泛的宣传展示作用。②在甘谷火车站、汽车站、冀城大商场、县城、大像山等客流量较大的地方,设立“华夏第一县”标志或永久性建筑,增加外地客商对甘谷的印象,对文化品位较高的客商,还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在姚庄街心花园和县城文化广场,要充分利用直面“欧亚大动脉”和处于县城中心的有利位置,设立巨型广告牌,让全国各地的旅客知道他们正在经过华夏第一县,激发观览兴趣,让甘谷真正在世人面前展开纳百川,聚万贤的广阔胸怀。这既是一种胸襟,更是一种气度。③在县城大什字新辟的文化广场建立以华夏第一县,包括羲皇故里、姜维故里、辣椒之乡等在内的文化柱,与文庙大成殿相映带,充分体现华夏第一县的文化特色,便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些以往只是在公文材料和领导讲话中出的文字变成具体可观的永久性标志建筑,增强甘谷县历史文化氛围,在城市建设中充分体现文化特色,发挥文化的辐射带动功能。④邀请国内史学界有影响的专家或知名人士题写“华夏第一县”,以增强其权威性和观赏价值。⑤组织学术研讨,举行建县2700年纪念和文化节活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赋予传统的春游会和物资交易大会以新的内容,以此推动商品交易、旅游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⑥整理和编写有关“华夏第一县”研究专集,鼓励社会有识之士支持和开展学术研究,不断提高研究水平。⑦在甘肃人民广播电台都市调频台开办《走进华夏第一县》专题节目,宣传、文化、广播部门制作反映华夏第一县的风光片,制成光盘,除在各地媒体播放外,作为礼品赠送宾客,进一步扩大华夏第一县在全国的影响。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