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应生这个人——画家张应生
中午饿了,杨晓东便用方便面或干粮充饥,累了,就在脚手架上躺一阵。洞里不时有老鼠、蛇出没,这让他感到很是恐怖。尤其是他坐下歇息的时候,孤独、寂寞就会悄悄袭上心头,让他有一种心力交瘁的感觉。不过,在他六点下山之前,如果能临摹上一平方尺的话,就很开心,觉得挺有成就感的。
麦积山风景区优美如画,也让杨晓东迷恋不已。在他的作品里,壁画和山水成为两大主题。许多人都知道敦煌壁画,但对麦积山壁画却知之甚少,杨晓东所做的工作,就是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麦积山壁画。杨晓东仅在第127窟中,六年里完成了相当于30年的工作量。第127窟有足以改写中国美术史的中国最早的经变画,这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杨晓东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麦积山壁画的临摹中,现在他闭着眼睛也能看见壁画里的人物、线条和色彩,甚至连一片树叶也在他的画里和原作毫无二致。他的作品《七佛图》、《西方净土变》都是和原作一比一的比例。西安美院有一位博士生导师看到杨晓东临摹的壁画后,评价他的作品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为一些重点洞窟将不再对外开放,人们以后看到的将是杨晓东临摹的作品了。美院教授还热情地邀请他到西安举办画展,开展讲座。
11月3日,杨晓东在甘肃省美术馆成功地举办了画展,展出的100余幅作品全是他的代表作。其中山水40幅,壁画60多幅。后者大多数都是6平方尺以上的大画。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杨晓东鲜明的艺术特色,他的画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其壁画作品场面宏大,布局张弛有度;造型准确洗练,动态优美生动;色彩简洁明快、装饰性强,或古朴典雅、沧桑厚重,或斑斓绚丽,明朗华贵;面容安祥得体、眉宇之间尤为传神;线条流畅飞动、体态轻盈飘逸。令参观者叹为观止,并受到美术界的高度评价。
在岁月的长河里,十三年也许是短暂的一瞬,但对杨晓东来说,这十三年却是他化茧成蝶、厚积薄发的时光。面壁十年图破壁,十三年苦行僧式的临摹生涯让他感受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博大精深,他相信,这也是上苍对他的厚爱,因为他的使命就是传承和发扬光大麦积山壁画艺术,还人们的心灵一片净土。
平平淡淡总是真
——书法家杨清汀
一个闷热的夏日午后,对
杨清汀,即佛石,然而,“知其名未见其人久矣”,数年前曾在一份企业报上多次见到署名佛石的文章,后来这个名字还出现在许多文学刊物上,体裁多样、风格鲜明的文字在脑海里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与文章齐名的是他的书法,四十几岁的他近几年来在国家、省级大展中屡有斩获,显示了不容小觑的实力。
可当初,他却因为书写太过难看而被父亲责罚。
上初中后,父亲担任了他的语
自1984年毕业于天水师专后,杨清汀先后在陇南师专教书,在卷烟厂从事企业管理,如今在市旅游局负责培训工作,而不论在何处工作,多年来,对书法和文学的爱好从未放松。他还在工作之余潜心研究美学,将原本感性的书法、文学用理性思辨的视角来分析看待,并上升到深层次理性的表达方式——写书法评论。他说,书法是感性的,在陶冶性情的同时又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悟,是与心灵进行的沟通,他认为,艺术的锤炼是无止境的,要有海纳百川的开阔心胸。
“跳进海里,要么被水淹死,要么成为水手。”这是杨清汀常说的一句话。换成另一句名言则是“用最大的勇气冲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书法内涵丰富,只有通过不断的体悟、练习,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也就是“成为水手”才是真正进入了书法艺术的堂奥。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