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抒写高原魂——画家王雄熙
2011-04-29
来源:
浏览量:
除书、画、印外,王瑞生还擅长木雕、考古,著有《明清画家印鉴正误》、《关于<中国瓦当一书>释误》等文,又兼工音律、诗词及古文字考证。现为世界书画家协会会员、省书协会员、兰州聚文社理事、兰山印社社员、市书画院特邀书画师。
这几年来,年近七旬的王瑞生觉得自己的视力愈发不济了,罹患白内障的右眼几近失明。篆刻创作只能凭左眼的微弱视力和手中的感觉摸索着进行。日前,他为自己刻下一方印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句的边款,既是磨练技艺,又是激励自己。除完成考古方面的几篇论文稿之外,还为自己制定下完整通读《二十四史》的任务,力求在自己有生之年清晰地留下中国历史进程的概念。他说,目前正逢盛世,而遍阅史籍,历朝历代未曾给人这样的感觉,故此有必要在读史中进行对比、感知。
而对自己钟爱一生的篆刻,他仍在传统与现实之间苦苦寻求突破,对传统浸淫愈久,便愈加难以跳出束缚,对新的东西内心深处仍难以接受,他说,或许,正是因了这矛盾的存在,自己才能有不断提升的动力和信心。
风雨无悔写人生
好几次听书法界人士说起马成士,但一直没有和本人对上号。一次在群艺馆看画展,一进门,就看见左边的长廊下围满了人,便好奇地凑了过去,只见一位中年人正在认真地一笔一顿地写着楷书,旁边观看的人不时地发出赞叹声,我看了一下书写者的名字,才知,这就是马成士。
当马成士快收摊回家时,我们才搭上话。留着平头,面色红润的他,一点也不像是60岁的人。他说,这儿是老年书画研究会的一个窗口,他既是书画院的理事,又是办公室主任,于是便主动请缨,搞研究会的宣传工作。没想到,这一下已经有三年时间了。
在天水西南,有一条著名的河流叫西汉水,马成士就出生在河边的一个村庄里。王仁裕、赵壹等一代名士大家都是在这里诞生、成长的。因此自古以来这里也是一个文人辈出的地方。马成士十二三岁时,他的大楷就已经相当不错了。家里穷买不起字帖,父亲便给他写了一些影格,让他每天都临几遍。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一生会和书法结下不解之缘。
1968年,马成士光荣地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由于他的字写得好,部队领导让他当连队文书,负责办黑板报,搞宣传工作。由于他办事认真、工作尽心,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书写才能,把宣传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多次受到领导的表扬。他也从班长、司务长、排长、副连长一路干了上来,后来由于家庭困难,他主动要求转业,来到天水市运输公司工作。转行做司机后,他跑过大货车,也跑过客车,可不管干什么,每天回到家后都必须临习欧阳洵的《九成宫》。为了节省纸张和墨汁,他经常用毛笔蘸水在地砖上临习。为了集中时间练习,他还放弃了下象棋的爱好。他觉得,写楷书就像做人一样,一点、一横、一捺、一撇就像上有老、下有小、左有邻、右有亲的一家人,要讲究和谐。
曾有人劝他写草书,这样见效快,但马成士不以为然,坚持自己的选择。写楷书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有时一个笔画错了,整张纸就要撕掉重新写。马成士在群艺馆的三年里,他也亲身感受到人们对楷书的喜爱。有一次,一家单位的负责人想为来访的日本客人准备些礼品,在看到马成士的作品后,眼前一亮,便请马成士以唐诗为内容写了十几张条屏,送给日本客人。还有一次,有两位台湾游客偶然看见马成士正在装裱的作品后,爱不释手,当场提出每人收藏一幅的要求。此外,马成士的作品还被上海、新疆等地的客人收藏多幅。他觉得自己的作品能被外地人收藏,也是一种缘分。
2006年,马成士看到甘肃省首届临帖展的消息,便试着寄送了一幅作品,没想到竟然入选了。之后,他的作品先后入选杜甫陇右诗意画作品展;荣获中国首届“八一”杯文学艺术大奖赛一等奖;入选首届“兰天”杯书画大赛。被市书协、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吸收为会员。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三年来,不管是寒冷的严冬,还是炎热的盛夏,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他都会八点出门,到群艺馆坚守老年书画研究会的窗口,面对川流不息的人群,面对嘈杂不息的噪音,他心静如水,一笔一画地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并从中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感知中国传统书法的博大精深。
耕耘着 快乐着
走进画家张明宇位于闹市一隅的家中,古色古香的气息扑面而来,60多平米的两居室被大大小小的各色明清家具堆得满满当当,让人眼花缭乱,沿着窄窄的通道小心翼翼地挪动脚步,墙上的字画与栽植的几盆兰草、睡莲让人于车水马龙的喧闹中顿觉雅静。寒喧间,刚从上海进货回来的张明宇谈起今年的女装流行趋势头头是道,时装店老板内行的话语多少有些干扰了来访者的思绪。将代表时尚潮流的服装与象征传统艺术的中国画创作和同一个人联系起来,不禁让人匪夷所思。迎着记者困惑的目光,张明宇将自己几十年的人生轨迹一一道来……
出生于浙江台州的张明宇,外公家是当地有名的书香世家。喜爱书画的外公与浙派国画大师蒲华交往甚笃,外公家中存有蒲华及清代名家的书画作品多幅。逢年过节,前来走亲戚的张明宇常常被这些艺术珍品所陶醉,在心底萌发了学习绘画的兴趣,儿时的记忆如烙印般深埋心中,蒲华作品的笔墨技法、构图等深深地影响了张明宇的绘画风格。即使远离家乡,他仍从《蒲华绘画集》中继续汲取艺术的营养,获取创作灵感。
蒲华的作品将张明宇引入了绘画艺术的学习之路,而一次偶然的机会观看国画大师李可染的记录片,则使少年张明宇深受震撼,做一名优秀的画家成为他的理想所在,他学习绘画的劲头更足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虽然无缘进入大学进行正规而系统的学习,但张明宇就是这样一个有心人,他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或拜师学艺,或虚心求教,或观赏名人名作,以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上中学时,张明宇在当地颇有名气的几位画家指导下进行正规的绘画学习,在当地一家皮革厂上班后,将业余时间全部用来练习绘画的张明宇在一次出差去杭州期间,专门拜访著名书画家、中国美院的王伯敏教授,得到这位台州老乡的热心指点,并为他题字“问耕室”,意为只用心耕耘而不问收获。后来又有幸得到潘天寿嫡传弟子吴野夫的指点,绘画技艺有了显著的提升。1986年,张明宇考入成都科技大学进修皮革专业,学习期间,他接触到了大师陈子庄的画作,从中学习山水画的构图及用墨的精道。为学画,他还专程去上海求教于中国画院的著名山水画大师应野平,毫无大师架子的应野平平易近人,他的悉心指点使张明宇获益匪浅。
正当张明宇雄心勃勃地想在画坛闯出一番天地时,一股下海经商之风席卷了浙江沿海,看着周围的人一个个离开家乡各自打拼,不甘心被视作“没出息”的张明宇也背起行囊,于1989年来到古城天水。在商海折腾几个来回之后,张明宇拥有了一定经济实力并娶妻生子,从此定居天水,夹杂着台州口音的天水话,吃浆水饭,张明宇一点点地适应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唯一不变的是对绘画艺术的热爱与痴迷。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