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文化—羲皇故都—厄陈绝粮地弦歌音犹存
淮阳是孔子教泽所及之地,他的七十二个得意弟子中,淮阳人就占4个,加之孔子在陈(今淮阳)绝粮,数千年来,世人共知。《史记·孔子世家》、《韩诗外传》、《孔子家语》、《孔子集注》、《搜神记》等书都有关于孔子在陈绝粮的记载。所以历代陈人建祠纪念,教化后人不忘儒家老祖宗的困苦与艰辛。 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的弦歌台,位于淮阳县城西南隅水静如练的龙湖中,这里风景优美,景色宜人。喜逢盛世,淮阳县旅游局对该景点开始进行全面修复建设,恢复弦歌书院内的东、西讲堂和藏经楼。近日,记者三次造访,记录了一段近百年来史料上少有记载的弦歌台兴衰史。 圣人被困七日 诵经讲学不止 初冬的一天上午,记者徒步从淮阳县城南关桥沿蜿蜒湖中的仰圣路,来到了四面环水的弦歌台。虽然是双休日的第一天,但与太昊陵等其他煞是热闹的景点相比,这里看上去要冷清得多,几位守在门口售票的女士在初冬暖暖的阳光下扎堆晒太阳,倒是门外几个孩童叽叽喳喳地打闹显出几许欢快。“她姓孔,我俩不姓孔。”看到记者拍照,其中一名女孩用充满稚气的声音介绍她们自己。显然,小小年纪的她也知道“这个好玩的院子”跟一位叫孔子的人有关。 进入景区,大殿内有孔子塑像,殿前两侧抱柱上书有楹联“堂上弦歌七日不能容大道庭前俎豆千年犹自仰高山”,自然而然地引发人们对孔子寂寞求索的共鸣。不大的景区内还有孔氏族谱碑,以及当地一些孔子研究机构的匾额。偶有零星的游人,大多是来焚一炷高香,祈求孩子能“金榜题名”。 据文献记载及当地民间传说,东周时期,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叫孔丘,曾三次来陈国讲学,最后一次是公元前489年,楚昭王派人请孔子讲学,但孔子讲的大道理是让统治者如何治国的,让统治者如何管理百姓的,陈国的老百姓不愿意了,没等孔子到楚国见到楚昭王,老百姓就把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围困在湖中的一个小岛上,不给他们吃,不给他们喝,孔子和弟子们饿得头晕眼花。没办法,孔子和弟子们分头到湖边找吃的。孔子看湖里生长一种现在叫蒲的植物,就拔出来,上边的绿茎不能吃,而下边的蒲根细腻白嫩,脆甜可口,孔子就和弟子们吃蒲根,一连七日,孔子和弟子们就靠蒲根生活下来。现在,在淮阳这种蒲根也叫“圣人菜”,凉拌、红烧味道都很美,曾经是县城各大餐馆里一道特色菜,有客人从远方来,这道菜是必不可少的。直到今春,为保护开发自然资源,当地有关管理部门才颁布了一道“禁食令”。 当时陈国的老百姓看到孔子被困七日不曾饿死,还整日给弟子们诵史讲学,便尊称孔子为真“圣人”。后来,陈国人就在孔子被围困的岛上建了一座圣人庙,以纪念这位老夫子三次来陈讲学的佳话。 曾经香火鼎盛 后来成了监狱 弦歌台东面零零落落住着几十户人家,有韩、孔、米等姓,为了解弦歌台近几十年的历史,淮阳旅游局副局长李强找来了这里的居委会主任韩书贞,50多岁的韩主任也只是知道解放后这里先后做过监狱和盐业仓库,但随后老韩对记者说:“你明天再来吧,我给你找几个年纪人,他们肯定知道这里边的事。” 第二天上午,记者如约见到了在弦歌台附近居住的几位老人。75岁的王传德老人回忆说,解放前这里香火旺盛,每逢二、八月份,都有一拨一拨的人来烧香,他们抬着供桌,敲锣打鼓,非常热闹。不过来烧香的大多是文人秀才,有很多都是从外地赶来的,记得有一次最隆重,约有100多人抬着12头猪、12只羊来祭拜孔子,他还跑前跑后地看热闹。一名姓孔的老人说,事实上在民国时期,当地官方每年都组织学生来祭拜孔子,场面隆重,十里八村的乡亲都赶来看,附近小商小贩、杂耍、小吃,应有尽有,跟庙会一样热闹。那时候弦歌台里面有很多石碑和柏树,藏经楼前面的一棵柏树一人都搂不过来,他说在太昊陵也没见过这么粗的柏树。“现在哪去了?”记者问。老人略加思索后说,刚解放那一年(指1949年),这里变成了关押犯人的监狱,文化大革命初期,在破“四旧”中,大殿上的龙凤兽脊、琉璃兽头被砸掉,孔子及十贤塑像被毁,大量古柏被砍伐。听在里面关押过的人说,所有的石碑均被烧成了石灰,在里面盖狱舍用了。在作为监狱使用的几十年间,其中有两年备战时期,这里又变成了食盐储备库,大大小小的房子内堆满了食盐。 据弦歌台管理处主任郑瑞平介绍,1994年10月份,弦歌台终于结束了长达40多年的监狱历史,旅游局接管后,由监狱变成了旅游景点。当时整个弦歌台可以说是百废待兴,不仅要拆还要建。院内7平方米的狱舍约有70多间,这些必须拆除。后经过几年的恢复建设,2000年3月份举行隆重的祭拜大典后,正式对游人开放,当时门票仅为1元,年收入不足万元。郑瑞平说,其实这里作为监狱的知名度要更高一些,建国后,这里是河南省最大的监狱之一,每逢初一、十五,来看犯人的家属络绎不绝。“1983年严打时,仅大殿内就关押了670人,当时社会上还流传着一句‘进了弦歌台,十年八年出不来’的顺口溜。”直到今年3月份,还有人错把这里当作监狱,大老远地跑来,称孩子在里面关着,来给孩子送件衣服。 读了三年私塾 见证一段历史 “书声隐隐月溶溶,似谱弦歌写素衷”。能在弦歌台大殿念书,让李学思老先生一直觉得自豪,因为他的课桌在孔子像前整整摆放了三年。今年76岁的李老先生是淮阳南关人,看上去精神很好,一派学者风度。得知记者的意图后,老先生陪同记者健步来到了弦歌台大殿内。“我就在这里读了三年私塾,课桌就放在这儿。”老先生指着孔子塑像前的一片空地说。 据李学思老先生讲,弦歌台曾断断续续地设过几年私塾,在他13岁时,从家里搬来桌椅在这念书,教书先生名叫梁老震,是从外地请来的。当时有50多名学生在这听课,每天早晨来,天黑走。开讲前,学生先轮流背诵昨天的“号帖”,轮到谁后就站起来先给老师作个揖,如果不会背,那就等着挨打吧,有时是拧耳朵,有时是打手心,谁要是连续两场不会背,就在孔子像前罚跪一上午,现在想起来还历历在目。三年时间,他念完了《三字经》、《百家姓》、《中庸》、《大学》等。那时,弦歌台内的建筑保存的很好,前院是碑林,大殿里塑有孔子和十贤像,后院有讲堂和藏经楼,院内古柏参天,非常安静。课间他们常在院内嬉闹,隔不几天,先生就会安排他们打扫院内卫生,擦拭孔子及其弟子塑像上面的灰尘。后来战乱不断,私塾也就没有了。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