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砦:我重走近你身旁(图文)
这大山深处有万把之“岔人”,是哪里来的?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开垦耕耘这片“热土”,当年我们谁也说不上,谁也没思考过,谁也没去考察过。甚至年轻气盛的我,当年下乡还有点轻傲的态度,认为这是一处落后闭塞的穷山恶水,人烟稀少,阴雨绵绵,一片荒凉寂寞的世外之地,这里泥泞不堪,坑坑洼洼,凹凹凸凸的道路,出门是山,走路涉河,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是老天爷给这里人的不公。就连大山感到太高沉闷,林木多余,阴森森、云低低,心情很是压抑,只想办完公事早早离开。
啊,真对不起,谁知道这摄影采风活动,完全使我自责起来,怨恨起来,门背看人,把人“看扁”了,把“称”认着“背屋里”了。大山说:原来是你来过,你只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渭水说:当年你也根本没细看我这激流澎湃,流水涛声贯耳的音符,没细想,没细问,没细考究认识这“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内涵和载体。
巍巍壮丽的大山说话了,奔流不息的渭河怪怨了。这里是吴砦,可“砦”与“寨”是同音,“砦”是“寨”而已。
这“寨”呦,还有来头哩,南宋时,抗金名将吴磷在这里修筑军事要塞,这座古寨利用南高北低的地形,将东、西、北三面依陡峭悬崖夯土打墙而筑,突兀在渭河川道之中,像一条长龙伸出舌头,北头宽有200-300米之间,吴砦古寨就建立在这个长舌的位置上,一面靠由大山,三面环水,其地形来看,实有进可攻、退可守的军事要塞,其处在陕,甘、川的咽喉之地。看来当年吴磷、吴玠为抵抗金兵而选在这里安营扎寨,修筑城墙是有一定道理的。
采风回来后,经查清光绪十五年编篡的《秦州直隶新志》有这样的记载,吴磷曰:“金人反复难信,今我移军陕右,当且依山而囤,控其三省咽喉要塞,见图近据”。那吴磷所说的“据”就是筑城而“守”。由此看来,这吴砦原来是吴磷部队筑寨而产生地名的。
吴砦街道的确短,形成了一个“丁”字形,北低南高,北窄南宽,说明当年吴磷选此地依据地形从下往上看,因为太高而隐藏寨内“玄机”,从外看,不起眼,但内藏精兵强将,往往被敌方不识机关给以错觉。
街道上商铺林立,两旁照样摆放瓜果蔬菜,买者卖者,人来人往,一派和谐平静。
串入堡内村庄,一条条小巷纵横,堡内居住人口密集,随便可看到农民大门上额有“耕读第”、“厚载物”等高雅讲究,使人感到这里并不是人们想象的偏乡僻壤、文化落后的那种认识。
成保先生将我们引进一家村户,这家主人姓阎,已年过八十,阎老说:他家的先祖曾有过自豪和荣耀,祖籍是江西南昌人,先祖阎晋因金兵侵犯,来这里与吴磷一起抗金,在吴磷的帐下担任军事参谋,先祖阎晋曾是太尉之职,辞职与御史秦钜、将军吴瞒、李诚前往陕甘交接留守,抵击金兵。金兵攻破此城,全军将士死拼,将军李诚引剑自刎,秦桧曾孙秦钜点火烧毁粮仓,不留金兵,自己投入熊熊烈火之中,大义凛凛然,坚贞不屈,与秦桧形成显然的对比。阎老说到他这一代已是第七代人了。按理说他先祖是“烈士”,他们现在阎氏家族在这里是“烈士后裔”,这里居住的还有吴、秦、李和其它杂姓都是先祖抗金的将士后裔,屈指算来已是八百多年的历史了。阎老还将保存着发黄的《阎氏族谱》拿出让我们看,一辈一辈念名解释。
走进古城的农家院落,我们看到有清代中期的古民居,耍头、斗拱、兰板、双能门扇上还贴着两位门神爷,有个小香炉立在腰花门板上,甚至还有雀替、柱石等,说明这里在古代既是军事要塞也是茶马古道,说不定还是个“古驿站”。古民居建筑气派只有富户才有能力所建,进屋看到上百年的古红木家具,几乎皆皆都有,年旧擦抹的油光闪亮,那大方桌、长方形直桌,吸引人的眼球,这里的人有种“怀古”意识,外地有人用大价钱来收购旧家具,他们都不卖,认为它是先人手里的东西,是不能丢掉的,是对先祖的怀念和敬重。有的家里还保留着清代中举的官帽、帽盒、帽架,当地阴阳先生还借代官帽来祭土神,用“大帽子”压邪求平安。清代出版的佛教经书和一些杂书至今还发黄发黄的保留着,来人倾说它的历史价值和珍藏的宝贵。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