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钰:秦州织锦台之说

2015-05-18 来源:天水新时空 浏览量:

本网特稿

秦州织锦台之说
 
王 钰
 
 
 
 
           2003年4月,天水市政府抽调几名专家、学者组成一支“天水古民居文物普查小组”,因我是学历史的,听到这个消息,很感兴趣,利用公休期间,主动征得普查小组的组长祖炳礼、窦建孝的同意,也参与了进来。
      “天水古民居文物普查小组”由祖炳礼、窦建孝、李振翼、赵昌荣、王耀、雷维新、南喜涛、杨凡、牟天生等10多人组成,其主要任务是对天水秦州西关一片古民居进行“拉网式”的普查“定性”,20多天跟随普查小组专访、记录登记、鉴定、整理资料,使我也学到了不少古建筑知识。当普查小组来到育生巷南端和务农巷东端时,普查小组的人大都知道这里有个“织锦台”。
      “织锦台”,这个名字我从小在乡下就听大人说过:“城里有个织锦台”。还听过这样的一句顺口溜:“城里有个二郎巷,二郎巷有个古人巷,古人巷有个女儿巷,女儿巷有个织锦台”。但不知道是啥意思?织锦台是干啥用的?当进城工作后,又看到了一些资料,才知道是前秦才女苏蕙织回文诗的地方,可一直没寻访过,原因是没引起多大的兴趣。
        这次随古民居普查小组才引起的很大兴趣,也感到很惊讶,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这样 “浓墨重彩”的一笔,自己忽略了它。尤其骄傲的是我们秦州有这样的“织锦台遗址”。
 
 
        织锦台遗址处在务农巷的另一条小巷南端,现定为“28号院”,也就是说,从二郎巷走进50米左右,再拐进务农巷的30米,折转向南的小巷进入约20多米就可到此。二郎巷现为“育生巷”,务农巷原为“古人巷”,二郎巷的小巷多条,只有从东起向西再向南的第二条小巷。
 
 
        当我们看到:现院内有三间瓦房,属土木结构的单坡水房,从房屋起架和建筑风格应属于明代末,靠西南已修建起二层砖混的现代小二楼。那一排单坡水土木房屋,考查人员认为:可能是当年苏蕙与窦滔居住过的地方,尽管是明代末建筑,但房屋的几经变迁、岁月的风风雨雨、物换星移,当地人传承着古人巷的古人故事就在于此地,西南现修建的二层“小洋楼”,据说是苏蕙织锦的台基旧址,虽已现代砖混式代替了古老的土木式,可千百年来,人们世代在这里传颂织锦台的古老故事。考察组的人员还说:织锦台不仅局限于这个小院院,过去是这周围一片,现在住户院落隔离成这么个样,但重点是在这个“28号院”。朱炬之先生主编的《天水地名资料汇编》在《织锦台简介》一文中载:“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把这块地皮叫它‘织锦台’,可见在早年一定是有遗址存在的,才能世代相传下来,不然千百年来,怎能局限地独称这一小巷为织锦台呢?……苏若兰惊人的才华,创作了传颂千古的诗文,就是一千六百年前,在今天水的一个小巷里完成的。清代诗人杨芬灿曾有诗:‘莺花古巷秦州陌,原是苏娘旧时宅’。正是指的古人巷的织锦台遗址了”。
 
 
        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物考古系、曾任天水市文化馆馆长的窦建孝先生在普查的现场曾对我们说:“今天的‘务农巷’,原称‘古人巷’,为什么称‘古人巷’,就是因为前秦的苏蕙织锦过回文诗,挺有名的,是苏蕙与窦滔居住过的地方,才称宅。务农巷是建国后的政治形势产物,但凡是天水老一辈的城里人都称它为‘古人巷’,没人说是‘务农巷’。现28号院,原为16号院,是近年重新登记、重排门牌号的,原16号院为织锦台遗址之院。解放前这里地址广阔,路边有一块非常光亮的大青石,传为苏蕙织锦时的压机石,近年来因居民修建楼房被埋在楼基下面,织锦台再也看不到一点遗迹。解放初六十年代,二郎巷口(今育生巷口)西边还有五间明代所建、二层楼阁式铺面,铺面楼檐下悬挂着一块白底黑字大匾,榜书‘晋窦滔里’四个大字,书法功底深厚,气势宏伟,出自明代官宦名人之手。巷口并建有一个面宽两间牌枋式大门楼,楼檐下悬挂‘古织锦台’白底黑字大匾,民国四十年代拓展马路时拆毁。在二郎巷中段靠西的古人巷口(今务农巷口)民国初期还有一个小牌坊,牌坊正中榜书“织锦台”三字。1920年天水大地震中塌毁,但织锦回文诗历来人们都十分关注,广为流传。诗仙李白曾来过天水,后来在回忆天水的《闺情》诗中写到:‘织锦心草草,挑灯泪斑斑’。”
        世界赵姓文史联研总会常务副主席、天水玉泉观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高级讲解员赵昌荣先生说:“1947年我出生在古人巷的邹家大院,现为42号院,又从小在这条巷子长大成人,这里一直叫‘古人巷’,后来改名了,改务农巷开始人们还不习惯。小时候,出了门,大人问:‘你是哪里住的孩子’?回答是‘古人巷’的。50年代中期,我上解二小学,爱走捷路,经常要路过人们所说的‘织锦台’院子,那时已没了院墙,院内土木结构房屋一片,有的房子破破烂烂,有的还闲置着没人住,人们称它是古人巷的‘织锦院’,大约有100多平方米,其中有一家姓王的做豆腐生意,我也常去买豆腐。为什么有的房子闲置多,人们说这个院子的房子‘硬’的很,住不住人,只有当官的才能压住,窦滔是秦州刺史,是大官,所以人家能压住,但后来也被流放了。记得在我七、八岁时,一天,父亲笑着走进门对我说:你看怪不怪,这么一片烂泥的地方,南方人说这地方挺有名的,这个南方的教授,背个照相机,问织锦台的具体位置,父亲指着一处房子说,按人们的说法就在这里,当时居住户是周昌全,旁边已盖起了猪圈,据周家人说盖猪圈时挖出了几个柱钉石,有人说那是苏蕙织锦的绣楼台基石,这几个柱钉石说是‘白虎’,养不好猪,就用架子车搬到其他地方丢了。那个教授听了很惋惜,长长叹了口气,在此地连拍了几张照片就走了。要说‘织锦台’就知‘古人巷’,要问‘古人巷’就知‘织锦台’,小时候这两个名字常常连在一起,据大人们说历朝历代就这样称呼它,并隔三差五有人走进二郎巷问织锦台,我也带过几回路。
        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原甘南博物馆首任馆长李振翼先生说:“幼时因与古织锦台为邻,加之以倾慕‘莺花古巷’的诗情画境之地,再加上孩提时期的好友住在那里,因而我就成了常常造访这个遗迹地方的常客”。
        李振翼还回忆说:作为历史系毕业生,又是赵俪生教授的得意门生,也师从考古学邹衡先生的学生,很想为家乡做点事业,尤其天水的古民居的文物调查和秦州的“五城连珠图”,曾在50年代中期他就绘制了一幅“五城连珠图”,图中标明重点部位,织锦台就是西城其中重点内容之一,正当他细化五城连珠的具体内容时,一场政治风暴将他卷入“右派行列”,下放在甘南劳动改造去了,从此只留下了“五城连珠”初具模型的大概状况,细化工作没完成,因解放初期、中期有相当一部分旧城墙、古民居基本上还没遭多大破坏,绘制图标有基础。比如:现处在天水职业学校校址和育生中学原是西城的城墙旧址,织锦台就离城墙不远处。现在的年轻大都不知道吧!平反恢复工作后,当了甘南博物馆首任馆长,家乡的“五城连珠”具体量化工作还是没完成,原因一是工作忙,二是旧址破坏严重。
        李老又说:织锦台故宅,以历千余年,是什么样子已不可寻,但在上个世纪40年代的旧迹,却依然可寻,当年的残垣断壁,门阶花圃相互勾连,花坛颓园草木犹存,石铺引路隐约可辨,此中的废井颓栏其迹可寻,此中最显眼的就是绿苔斑斑、隐约可见的残碑“织锦台”三字,虽然残破,镌刻之刀工中遗留下来之北朝雄浑书风,依然历历在目,暴露于露天之下,富丽刚劲的莲花瓣柱础清晰可见一斑,至此使我们依稀看到了当年织锦台的绣台阁楼高筑,花木奇卉的深宅大院的仙境。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就连这些残垣故址也一并被平民小院所替代和淹没了,唯一可作史鉴的残碑也不知道哪里去了,我成了“右派”,好不容易请了个假回来,抽空去寻那座残碑已经不见了,就连进入织锦台的那块牌坊乃至消失殆尽。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Copyright © 2000 - 2020 0938net.com

版权所有 天水新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