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上古玺览珍(图文)

2016-01-11 来源:鑫报 浏览量:

  “归义羌侯”金印(晋)

  印为黄金铸成,高3厘米,印面正方,长、宽各2.3厘米,重94克。驼钮,驼呈跪姿,双峰微现,造型粗简但不失稳重。印面阴文小篆五字:“晋归义羌侯。”五字竖列三行,“晋”字独占一笔。字体方正,布局严谨,笔画平直,多用方折,呈现典型的晋代官印文字风格。

  此印出土于位处西汉水上游的西和县,那一带正是汉晋时期羌族聚居地区。羌族是我国古代西北历史最悠久、涉域最辽阔、影响最巨大的一个民族。秦汉时,羌族主要活动于青海河湟地区和甘肃东部,尚处父系氏族社会阶段,过着“所居无常,依随水草”的游牧生活,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东汉以后,有越来越多的羌族分支与汉族杂居,并逐渐适应了以农业为主体的定居生活。为了反抗地方官吏和豪强势力的欺凌盘剥,羌族民众经常进行大规模的武装反抗;所谓“羌祸”,成为导致社会危机日趋深化的重要因素。魏晋统治集团接受了汉代处理羌族问题的失败教训,对边疆民族采取了宽容政策,选派良吏,招抚羌、氐流民,致力于边地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对于氐、羌聚族而居的地区,政府承认其部族内部的领导体制,并任命部族首领为王侯以及族兵的长官,以增强其群体稳定性和对王朝的向心力。这些政策和措施,对于加速民族融合、促进西北经济文化事业发展,是起了积极作用的。这枚“晋归义羌侯”金印,便是上述历史背景下的产物。

  从秦汉时起,我国各类官印的秩级区别,已在印质和印钮上有所显示。据《汉官仪》载:“诸侯王印,黄金驼钮,文曰玺。列侯,黄金龟钮,文曰印。”但从出土及传世汉晋官印实物看,驼钮多为颁赐给少数民族首领的印型。除此印外,甘肃省博物馆还收藏有“魏归义氐侯”金印,“晋归义氐王”金印,亦皆为驼钮。号称“归义”,乃“慕义归化”之意,旨在显示中央王朝对边疆民族的感召力。以骆驼形象作钮,喻蕴西北边域风情,增添了一番雅趣。

  “大将军”铜印(清)

  紫铜质,狮钮。高6.3厘米,印面正方,边长6.8厘米。印背边沿作弧坡形,雄狮蹲坐于二层平台上,狮头硕大,鬣毛长披,面目狰狞。印面铸白文“大将军之印”五字,竖列三行,“印”宁独占一行。清代官印已摈弃宋元以来流行的九叠篆,而直接采用秦汉古篆,此印即为一例。字态遒劲,疏朗有致,颇耐赏玩。清制武官二品以上称将军,将军前或冠以各种誉称。“大将军”乃武事中的最高名号,但非常设之军职。当朝廷有重大军事征伐行动时,临时授予督师之最高统帅,事已则罢。清代官印印文通例是满汉文并列同用,一般都用柱钮,本印只用汉文,且为狮钮。这也许是由于“大将军”并非常职而具特殊性的缘故。

  据《陇上珍藏》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