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的“港口”西洞:一河石头半河玉(图)

2016-05-27 来源:科技鑫报 浏览量:

  西洞镇内地形南高北低,呈倾斜盆地状态,海拔高度在1465米-1675米之间,坡度为20-100之间。域内主要河流为洪水河,发源于祁连山,属内陆河系。

  “大约在明代,人们在陡峭的东西两岸打天井,打洞子,把水引下来,引到西边叫西洞,引到东边叫东洞,这就是西洞的由来。”老吴说,“但这毕竟是古代的水利工程,许多功能已没有了,70年代,政府决定建现代化引水干渠,就建了70多级的山道,从这里将炸药、施工工具运到山里。现在,当年开设的路面还在,但已不再使用了。正是有了西干渠,才有了西洞今天的农业。”

  “西洞镇是以明代的水利设施而得名的。”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的酒泉中学历史教师何端中介绍,据《肃州新志》记载,在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大将冯胜平定河西后,在酒泉实行了移民屯田。

  为了引水,冯胜擢千户曹斌在洪水河两岸凿壁穿洞,开发水利,改变这一区域荒凉的景象。当时的千户,大约相当于今天地级市的书记,兼军事长官,是酒泉本地人。曹斌领命后,就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在洪水河两岸挖天井,使洞串连,井进相通,蜿蜒曲折,引水上岸,称西岸的渠道为西洞子坝,故名“西洞”.

  何端中介绍,在当时技术条件下,把落差大、水流急的洪水河的水引下来,是非常宏大的工程,工人要在河岸上挖天井,在堤坝上打洞子,比如堤坝上的洞子每隔15丈一个洞,很有规律,像洞窗一样。通过打天井、挖洞子,等于挖了一个高于地面的地道,才把水引下来,这个技术相当于“坎儿井”,这是酒泉的“坎儿井”,是中国水利史上卓越的水利工程。工程花费了好多年才建成。

  “过去,老乡有个话说‘开了洞洞子,狗都不吃麸粒子!’”何端中介绍说,“西洞由于水利的兴起,大面积开垦种田,使农业经济有了较快发展。明代,在西洞地界上还建有西洞堡、罗马堡,都是军事要地。”

  从洪水河里捞出的奇石文化

  洪水河不仅浇绿了西洞的荒野,还给西洞平添了一道独具魅力的文化符号--酒泉奇石。

  6月28日下午,位于西洞镇政府东北边的酒泉奇石批发市场内,是一片繁忙景象。烈日下,一位位专业工人开动着打磨工具,雕刻着面前的石头,机器轰鸣、石末飞溅。

  “这些奇石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洪水河里捞来的,还有一部分是从祁连山间寻来的,也有一些是从镜铁山那边拉来的。”当地朋友介绍,“这两年,酒泉、嘉峪关玩奇石的人越来越多,奇石文化、奇石产业正在兴起,这就是酒泉有名的奇石市场现在通过网上的信息,吸引许多外地人来买。”

  洪水河发水后,冲刷出来的墨绿、淡绿、深绿的玉石,就成为宝物。“一河石头半河玉”.洪水河早就有这样的美誉。

  近些年,在奇石带动下,奇石加工、奇石市场、奇石产业迅速兴起。奇石已成为一张名牌,而且石头的范围也不再局限于洪水河,祁连山间、镜铁山的石头也被人开发了出来,目前在西洞镇有奇石一条街、奇石文化批发市场,奇石成了一种文化产业。

  据了解,酒泉有金、银、铜、铁、铅、锌、锰、石棉、花岗岩、大理石等矿藏。古代,酒泉祁连山墨玉制成的酒具器皿曾作为贡品送往皇宫。明清,酒泉加工玉器的作坊就多达几十家。

  西洞镇政府有关人员介绍,目前西洞镇的特色产业发展,就是着重开发有地方特色的奇石文化产业,加强对奇石经营户的技术培训和奇石产品的市场推介,扩大奇石产业链,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新型增收产业。全镇奇石经营户已达到480户,实现销售收入760多万元,并在新西村建成全镇第一个奇石专业合作社。

  “点石成金”.今天,奇石已成为西洞、酒泉的奇石文化产业的载体。

  酒泉的“港口”

  除了现代农业和奇石产业,西洞镇还有着酒泉市肃州区其他乡镇不具备的区位优势,那就是酒泉火车站位居镇中,年客运量4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60万余吨,再加上214省道、312国道、兰新铁路贯通全镇,西洞镇被称为酒泉市最重要的客货运输、物资集散地和农副产品运销的“港口”.

  “在酒泉,西洞人坐火车是最方便的!因为车站就在家门口!”老吴充满自豪地说。

  西洞镇已形成以酒泉火车站为主的交通运输业,以水泥生产、建筑企业为主的建筑建材业,以省粮食储运站为主的仓储业,以洋葱土豆集散中心为主的农副产品运销业,是酒泉市最大的商品运销、粮食、石油、煤炭储备、蔬菜发运、农副产品加工、工业生产基地之一,产业链条基本形成,产业结构日趋合理,成为肃州区乃至酒泉市最具发展潜力和前景的经济区。

  “西洞是一个农业大镇,目前农业还是主导产业,但我们的农业不再是传统的农业。”西洞镇政府有关负责人说。

  西洞,这片洪水河畔的田园,正在创造着新的传奇。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