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无迹 天水空叹“三国游”(图文)
尴尬祁山堡
声名远而游人稀
如果说上述景点有史无迹成了一种遗憾,那么有史有迹的祁山堡同样面临尴尬。
诸葛亮“六出祁山”家喻户晓,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今天的祁山堡已成了风景区,也算是陇右保留比较完整的三国古遗迹。祁山堡一峰凸起,站在堡顶眺望,四周农田尽收眼底,仍能感觉到其险要的地势。祁山古堡二层的四周垒起了城墙,西南角有一个瞭望台,南部建有一个亭子,亭子中间有通向地下的通道。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曾经是蜀军的汲水道,直通西水河畔,既能解决驻军用水,又可作为出兵暗道。
祁山堡顶便是武侯祠,门向北开,门口西侧向里有古祠题碑。武侯祠前殿塑有孔明像,院中两厢肃立着蜀中文臣武将,如费祎、姜维等;二进为关公殿,三进是佛殿,东偏房有六出祁山资料室和诸葛亮军中座椅、木牛流马等器物陈列室。
据记者了解,祁山堡在设立景区之前是被礼县文化局当做文物管理的,2004年,礼县旅游局成立了祁山堡景区管理所,这里成了景区,实行“以山养山”的方略,然而景区收入却是捉襟见肘。“最早的门票只有5元,后来涨到10元,2009年底才调至20元,现在景区一年的门票收入仅两三万元,以山养山根本养不住。”景区管理所所长王懋德无奈地告诉记者,祁山堡景区文化底蕴很深,所有的遗址也都是真实存在的,但因受到资金的制约始终没能发展起来,现在才是市级旅游单位,他们正在申报3A级景区。
作为三国历史遗迹的祁山堡声名远播,然而作为景区的祁山堡却游客稀少,祁山景区正面临着尴尬的境地。
三国文化游
资源开发尚待时
兴起的三国热和厚重的文化积存,无疑为当地的旅游业带来了商机,各地关于三国遗迹、人物之争的背后,其实就是开发当地旅游产业的目的。“我们这里穷呀,大家都希望通过发展旅游业来致富。我们这不仅有古街亭遗址,还有女娲祠,前边还有大地湾遗址,完全可以发展旅游业,大家都在期盼着。”5月31日,在古街亭遗址的秦安县陇城镇,64岁的凤尾村村民高星田不断向记者重复着这几句话。
就三国文化与天水的历史渊源以及能否就此开发新的旅游资源,记者采访了天水市委常委、副市长郭奇若。郭奇若表示,无论从地理上还是文化上看,天水都具有作为三国时屯兵作战、招贤纳将和补充兵源的良好基础,因此,天水这块黄土地成了三国后期一幕幕历史话剧上演的大舞台。郭奇若认为,旅游的核心就是人们在某些方面寻求景区的差异性,其中主要包括自然、文化和人文的差异性。因此,纵观天水境内的三国古战场,古街亭、诸葛军垒、天水关、姜维墓等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地方,只要在挖掘和整理三国文化的基础上,去适时地开发这些旅游资源,以前那些凝固的历史就会变得鲜活起来,从而成为有别于他处的一种旅游品牌,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天水市旅游局副局长付小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三国文化是天水五大文化之一,积淀深厚。然而,历史积淀于今天的旅游业而言,只能称之为旅游资源。只有在时机成熟时,将这些丰厚的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才能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资源开发成产品是发展天水三国文化的必经之路。付小春认为,旅游产业的载体是旅游产品,没有开发的旅游资源犹如矿山中蕴藏的金矿石,在没有冶炼成真金白银之前,只能称之为“石”。而每个旅游产品的开发,从项目前期论证、考察、评估、可研到后期的立项、规划、投资,缺一不可。就目前而言,天水主打“公祭伏羲”和“麦积山冲刺5A”,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投放在其他点上,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有些资源在开发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只能以前期保护为主。条件一旦成熟,三国街亭古战场值得开发。
面对当前“三国”在天水有史无迹的现状,天水文博研究员王耀痛心疾首地说:“上世纪90年代天水三国文化研究会成立了,三国文化研究全国会议在天水召开了三次。而今,研究会因人员变动,已有6年未开过会了,因此大家也没有具体探讨过。现在我们自己在不停地争论,没有调查研究,拿不出实际的东西。我们要做的就是进一步考察、挖掘,拿出有分量的东西以应对实际问题。”
对祁山堡面临的尴尬,景区管理所所长王懋德认为资金投入不足和宣传力度不够,是制约景区发展的两大主因。景区曾经提出过一个规划方案,一期工程投入了四五百万元,主要是地面平整和堡上石板铺地,然后就是修城墙和瞭望台,已基本完工,但要完成总规划还需几千万元。礼县是贫困县,虽然很重视景区文化的发展,但很难调动如此巨额的资金来开发和保护现有的旅游资源。
不言而喻,陇右在三国的历史上曾被浓墨重彩地书写过,通过挖掘、开发三国文化元素,培育出三国文化旅游景点不无可能。也许在不远的将来,“三国迷”们走马古战场的愿望将成为现实。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