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麦积山代言——记天水市历史学家胡承祖(图)

2011-08-03 来源: 浏览量:

 

  胡承祖先生是我市著名的历史学家,走进胡承祖先生的书房,书架上摆的全是他编撰和著写的书籍,而更多的是有关麦积山的书籍,如《中国石窟雕塑全集》、《麦积山石窟志》、《麦积山石窟艺术论略》等。胡承祖先生热爱石窟文化,倾心麦积山石窟文化研究二十多年,为宣传天水,宣传麦积山做了一定的贡献。

  一谈起麦积山,胡先生滔滔不绝,他说:“我们天水文化底蕴深厚,麦积山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这是我们每个天水人值得骄傲的,我们做为历史研究者更有责任研究它,宣传它。”

  从胡先生口中得知,他热爱史学,是因为他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1941年胡承祖出生于麦积区南河边上的一个小山村里,那是他的家人躲藏日本飞机轰炸的临时栖身之所。之后不久,便回到了市内祖祖辈辈世居的老宅之中,即现在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胡氏民居”南宅子。这是一座充满书香、墨香、花香的明代官员宅院,处处显露出明代官式建筑的特征,祖父的书房里保存着三千余卷历代经典书籍,经、史、子、集四部,应有尽有,对他后来倾心文史之学有着深刻的影响。

  1946年,五岁的他进入祖父曾任过校长的天水第一所新式学堂亦渭小学开始接受启蒙教育,母亲便是那里的启蒙老师。在母亲的指导下,他学到了许多知识,听了如“天河注水”、“伏羲制八卦”等历史故事,这就激发了他热爱家乡,长大研究史学的信心。1950年他由亦渭小学转入天水师范附属小学就读直到高中毕业。这段时间,他除学好各种课程的同时,更喜欢读历史和文学,在别的孩子玩耍时,他就读中国的四大名著,将家里的所藏史书拿出来读,让他大大开阔了视野。

  高中毕业后,由于自幼受到家庭熏陶而对文学和史学较为偏爱,他报考了当时的兰州艺术学院文学系文学专业(由于该系原先为兰州大学中文系,1961年院系调整时又回到了兰州大学)。在大学里他系统地学习了中国文学史,同时认真学习了中国的古代史和近代史,对中国各个朝代有了一个细致的了解,了解到了许多名胜古迹,对家乡天水麦积山更是热爱有加。读书后,他才知道麦积山的开凿年代始于后秦,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都不断地开凿和修缮,现存造像中以北朝造像原作居多。他一有时间回家乡,就去麦积山观看,他被古人巧夺天工的艺术手法震撼了。他决定要好好考查麦积山,为麦积山写几本书,为宣传它的文化贡献力量。

  大学毕业,经历了十年文革后,他被分配到外地一所企业中学里当老师,翻遍了那所学校图书室里的所有图书,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成为一名在当地备受学生欢迎且颇具声望的中学语文教师。

  1980年,胡承祖回到了天水,先后在天水市进修学校、天水市六中任教并任校长。1988年甘肃省文化厅负责同志第一次找他谈话征询是否愿往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任所长之职,由于母老子幼,他没有同意,可是自那时起,他便搜集有关麦积山石窟的相关资料开始研读。1992年他禁不住那座神奇伟大的艺术宝库的诱惑而接受了甘肃省文化厅的再次邀请,去了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担任所长。在此期间,他对麦积山石窟的历史沿革、艺术特点及其在中国石窟中的地位与其价值有了深入研究,先后撰文二十余篇,发表于各类报刊。出版专著《雕塑之宫》;论文《麦积山石窟艺术论略》作为国家“五个一”工程重点出版物《中国石窟》的专题发表。同时,还为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解麦积山石窟艺术,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评价。

  “麦积山石窟建自公元384年,后来经过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遂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由于麦积山山体为第三纪沙砾岩,石质结构松散,不易精雕细镂,故以精美的泥塑著称于世,绝大部分泥塑彩妆,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他还说,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

  一谈起麦积山,胡先生滔滔不绝,很有激情,从中可以看到他对天水石窟文化的热爱。由于他成绩突出,1998年入选由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学会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博专家志》。2001年退休后,担任了麦积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组长;同时,还为天水师院兼职副教授,讲授《文物学概论》、《中国石窟史》,并为“丝绸之路”旅游者讲授麦积山石窟艺术及天水文化。为宣传麦积山贡献着一己之力。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