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的红楼梦研究事件:两种批评语式的冲突与对垒
【按】这是我一篇完整论文中截取的部分。
1954年掀起的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被认为是“一场严重的思想斗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与资产阶级唯心论思想的斗争”,讨论批判甫一展开,迅即掀起了让事件初期的论争双方都始料未及的意识形态风暴,然而,依笔者之见,导致风暴陡然降临的深层次原因,并不是意识形态方面的直接对垒或冲突,而是论辩双方不自觉地抱持的批评语式的严重对立,也可以说,是由“语言蝴蝶”的振翅效应所引发的。
“这是两个在不同领域追捕不同猎物的猎手之间的对话,因此他俩不会发生冲突。”上世纪七十年代,多次倾听博尔赫斯和萨瓦托这两位阿根廷文学大师对话的巴罗内,十分俏皮地写下了这样的印象。当年,俞平伯与他的论辩对手的对话,正是如上所说的“在不同领域追捕不同猎物的猎手之间的对话”,然而,不同于博氏和萨氏之间的情形,俞与对手之间却发生了尖锐的“冲突”。俞平伯就像一个被对手逼到了死角的拳击运动员,他的对手双拳挥舞打得热火朝天,观众也紧张得手心冒汗,他没怎么还手就宣告了失败,然而得胜的一方却很少击打到清晰有效的部位,并没有真正得到多少有效分。
当时,批判者论锋所及,主要指向了俞平伯红学研究中的这样几个观点:“钗黛合一”说、“怨而不怒”说、“色空”说和承袭经典说。那么,俞平伯当时是怎样具体地提出和论述上述观点和看法的,他们的对手又是如何展开批判的呢?
关于“钗黛合一”论。俞平伯在《“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图说》(《红楼梦研究》)一文推衍“两美合一”之说,认为“《红楼》一书中,薛林雅调称为双绝,虽作者才高殊难分其高下,公子情多亦曰‘还要斟酌’,岂以独钟之情遂移并秀之实乎。故叙述之际,每每移步换形,忽彼忽此,都令兰菊竞芬,燕环角艳,殆从盲左晋楚争长脱化出来。”
俞氏此说,盖起于脂评。庚辰本第四十二回脂砚斋总评有:“钗玉名虽二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使二人合二为一。请看代(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谬矣。”俞平伯在《后三十回的《红楼梦》》(《红楼梦研究》)一文中征引了此评,并作了如是感发:“这对读《红楼梦》的是一个新观点。钗黛在两百年来成为情场著名的冤家,众口一词牢不可破,却不料被作者要把两美合而为一,脂砚先生引后文作证,想必黛玉逝后,宝钗伤感得了不得。他说‘便知余言不谬’,可见确是作者之意。”
值得重视的是,在脂评之外,作者还另有发详。在《“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图说》中,俞平伯分析道:“第五回太虚幻境的册子,名为十二册正册,却只有十一幅图,十一首诗,黛钗合为一图,合咏为一诗。这两个人难道不够重要,不让每人独占一幅画儿一首诗么?然而不然者,作者的意思非常显明,就是想回避这先后的问题。”
综合上述,可见“钗黛合一”论的提出是俞平伯在发现了《红楼梦》中作者意图传达方面的“草蛇灰线”,并分析了庚辰本中黛钗二人之间的“姊妹情谊”后所作出的审美判断,然而,当时许多批判者却不顾作者推原发详的具体情形,展开了笼而统之的宏阔批判。例如李希凡、蓝翎的文章就讨伐道:“以这种形式主义的琐细的考证方法,抽掉了黛、钗两个典型人物所体现的社会内容,最后达到了否定她们本质差别的‘二美合一’的结论。从而就抹杀了红楼梦悲剧冲突所体现的社会历史现象的本质。”并称这是一种“反动的唯心论美学观点。”
在《红楼梦底风格》(《红楼梦研究》)一章中,俞平伯分析林黛玉和薛宝钗时说:“即钗黛是他(指作者)底真意中人了,但钗则写其城府深严,黛则写其口尖量小,其实都不能算全才。”针对此说,李、蓝的文章批道:“这充分暴露了俞平伯先生对人物分析的形式主义观点。他所看到的仅仅是表面现象上的差别,丝毫也没有接触到她们差别的本质”。在作者看来,这两个人物的差别,“仅仅在于‘城府深严’和‘口尖量小’。俞平伯先生的批评大笔,是想抹杀这两个人物形象所体现的对立的矛盾和冲突的目的”。
关于“怨而不怒”说。俞平伯在《红楼梦底风格》(《红楼梦研究》)中说:“红楼梦底风格偏于温厚”,“怨而不怒”,“拥护赞美的意思原很少,暴露批判又觉不够”,“虽褒,他几时当真歌颂。虽贬,他何尝无情暴露”。批判者以为,“这显然是对《红楼梦》风格的曲解,抹杀了《红楼梦》强烈的反封建的倾向性。”
事实上,“怨而不怒”说的提出主要是在将《红楼梦》与《水浒传》和《儒林外史》进行比较之后得出的。俞平伯认为“水浒是一部怒书”,“有些过火”;而拿《儒林外史》与《水浒传》比较,“作者虽愤激之情稍减于耐庵,但牢骚则或过之”。因而赞叹说:“怨而不怒的书,以前的小说界上仅有一部红楼梦。怎样的名贵啊!”而批判者的普遍看法是,这样就否定了《红楼梦》强烈的反封建的倾向性。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