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钰:孔子的“有教无类”之浅谈

2021-05-24 来源:王钰 浏览量:

孔子的“有教无类”之浅谈
●王钰


 

   “有教无类”,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一种教育观点,也是孔子原创的教学思想内容。教育,不分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在教育面前人人不分贫贱富贵,各个阶层等各种差别都应有受教育的权利,体现了孔子的平等教育思想。他的这种教育思想,影响发展了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进程,表明了孔子思想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不易与伟大,极有着巨大的贡献,也具有着重大的社会进步意义。

一、“有教无类”来源与它的思想根源

  “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第十五》之篇段,在西周时期以前,贵族、富豪人家、达官贵人等阶层的孩子才能享受到教育,贵族、奴隶主教育被垄断,贵贱尊卑之分有严格的界限,教育集中在了上层阶级的“学在官府”,教育不可能有平等而言。所谓“类”,即按地位、贵贱、庶鄙等划分,奴隶或贫民的孩子按“类”不可能进学堂受教。而孔子“有教无类”正是改变了这种等级森严的不平等教育体制,打破了等级界限,教育才从贵族阶层走向民间,教育普及于平民,除了出身的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它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孔子的教育对象变了,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社会关注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大大改变,让受教育者一视同仁,不管贵族、卑贱者、不分种族、氏族、都可以到他门下,人人都能争取入“仕”,“学而优则仕”从民间普及,人人成才。教育,共同选拔人才。他首先提出的“有教无类”的口号,以私人身份招徒讲学,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家”学校,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河,这在当时是一种历史的大转折,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但做出这种设想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胆量的,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对当时的贵族“官府学堂”是一种巨大的冲击和触撞。

  “有教无类”,有学者认为:一是作为人是有类别的,比如有贵、有贱、有智、有愚、有贤、有不肖的、有恶行的,但通过教育,可以消除这些差别,而要做到“有教则无类”;二是不管什么人、不管地域都可以有受教育的权利,“教”是前提,“类”是结果。

  在《论语·述而第七》中,我们可看到: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为篇名,“脩”,字义上讲是高,长的意思,可引申为遥远,美好的祝愿之意。所谓“束脩”,是一束干肉,旧时送给老师的酬金,也作为弟子用来送给老师的见面礼。在古代拜师求学时要送老师一点礼物,这是古时的一种礼节。孔子创办的“私学”,求学者虽是送来一束干肉,是很轻薄的一点见面礼,但孔子认为,只要学生拿着一束干肉来做见面礼的,不因家庭困难而拒收的,也不因一束干肉而不教诲之道理的,“我从来没有是不教诲他的”,同样一视同仁给予教诲。微不足道的礼,实际上也是求学者的诚心和学习的一种心意,也是尊师求学者的一种“标志”。当然,“束脩”,以后成为一种代名词,尊师不一定是以“束脩”而为了。孔子不以自身的利益多寡而不放弃教诲学生的,“人之不教,何弃之有?”表明了他“诲人不倦”的精神和“有教无类”的思想,也体现了孔子这种不分贫贱、富贵,坚持教育平等的社会理念的大无畏精神。孔子注重言传身教,他曾表明自己在教育弟子的过程中,是尽心尽力的,毫无隐瞒,将自己的一切知识传给弟子。他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这段话意思是说,你们大家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可隐瞒不教的吗?我没有什么隐瞒不教你们的,我没有一点儿不向你们公开的,这是我孔丘的为人,他树立了一是靠身教的职业道德;二是也没有任何保留的,对每一个学生不可隐瞒不教的;三是把学习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和感悟。所以,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历代学子皆称为“万世师表”。

  二、“有教无类”的基本思想内容

  孔子的思想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教育的大同世界,他的“有教无类”的理想与目标明显表明有两大块:一是教人学到知识,与孟子所提出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同样的道理的,是让人们提高文化素质;二是教人如何懂得伦理道德怎样融入到社会环境中去,从而要求大家达到一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风范,人人争取,形成良好社会风气,这两个目标是孔子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因而“有教无类”的思想不能简单认为是普遍教育制度改变的一种形式,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格物、致知而达到修身最高境界理想的基本目标,这就要求受教育者积极做好家庭、社会的贡献和个人的修养,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教育对社会、对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孔子要求学生“博学而强识”

  春秋时代,教育与学术由贵族、官府垄断为“官学堂”,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思想,创办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开始,由此而兴起的私学堂,成为教育改革的新起点。儒家选编了的一套自己的理论依据,如《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教材,将内容分为“德行”、言行、政事、文学四科作为教育内容,教育培养的目标是“成仁”;教育的对象是“有教无类”;教学的原则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育的方法是“夫子循循然善诱也”的循次渐进的启发式;教育的态度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偶不三隅反,则不复也”的“举一反三”,由量到质变过程的诱导式,总之要求学生以成才为目的。

  孔子要求学生“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纳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之行,必有我师焉”,“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等。孔子认为对“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的上智、下愚与中人的差别教育,重点要掌握“因材施教”的不同特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不同的对待,只要“类”的区别方法得当,符合教育对象的实际,有针对性的对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进步。

  孔子还主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学而则思”独立思考,学习与思考不能偏离,是获得知识的巩固转化吸收。孔子倡导不管贵贱之分相互学习,相互辅之,取长补短,暨“三人必有我师”的说法和勤劳刻苦精神。但他承认:“性相近,习相远也”。人与人之间本性是相近的,只是由于后天的教育环境不同,才使得人们有了差距,这表述了孔子注重人的后天教育思想,这也是他“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孔子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强的迫切要求,唯恐来不及或赶不上,对学习到的内容又生怕会失去,求知欲望要强。如“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这句话对勤奋好学者来说,是至老不衰的求学精神的一种写照。对照孔子这句话的意义,学生要面对今天知识海洋的大千世界,所学所知就如同沧海一栗,要想不断地充实自己,学习就要有永不满足,永不懈怠的精神,就要象子夏所说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的广泛地学习而坚定自己的志向。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书,而且要带着问题去学习,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含量,才能“博学而强识”,故此才能把学到的知识熟于胸,运用到实践中去,“仁”就在其中了,“谓之君子”。

  (二)、孔子要求学生要“格物、致知”的“做人”、做“君子”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贫而无怨”,“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以富且贵,与我如浮云也”。“贫如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等,这些是孔子对待现实生活的要求和态度。

  主张“有教无类”者,要培养“君子”,“君子务本”。那么“本”在何处?《大学》开明宗义就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如何“做人”?如何道德风范?启示如何净化人的心灵?完善人格?如何力求达到“做人”、做“君子”的最终目的?教育的功能就在于此了。

  孔子教育的目的是强调“做人”的功能效应,就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这与孟子的“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耻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耻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是一脉相承的。孔子将仁、义、礼、智称为“四体也。”孔子的"有教无类"教育还将“九思”(即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德思义),"五行"(即恭、宽、信、敏、惠)和“五常”(即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念围绕“仁”和“义”为中心。孔子的教育学说使儒家的道德价值目标指向现实生活,确定基本的道德秩序和“做人”的道德观念。道德使人完善,这种完善的理想,也不是完全对现实存在的简单描述、概括,而是对它的抽象和超越。人,作为主体性存在不同于其它一切事物,而是有着自我意识,其行为受自我意识支配,有着明确的目的性。正因为人有对自我的意识,其行为才有自觉性、主动性。孔子的教育方法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将“君子无所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小不忍,则乱大谋”,“三思而后行”“礼之用,和为贵”,“中庸之道”等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加以正确引导、规劝、规训、口头警示等正反两方面的教育,使“有教无类”受教育者转化思想,并让有的人磨练性格,“吾日三省”,“反复思考”,改变态度,改变思想认识,有自控能力,有自我约束能力,这样形成了中国几千来的传统教育形式。在封建社会有宗族文化的“诫条”、“家约”、“家训”、“律法”等,民间有“乡约乡规”,《三字经》等,勤操事业,正己修身,遵法度莫胡为。诸葛亮有《诫子书》,南北朝时期有《颜氏家训》,后也有《弟子规》等,儒家要灌输一种懂道理、清楚理解的良好思想道德规范。“有教无类”教育的目的还有着要着重解决人们思想上存在的“高压线”问题,注重解决人们自己行为上的“动机”问题,理解那些问题是违背道德原则的准则问题,让受教育者的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要“如履薄冰”,“惟恐惟惶”,小心谨慎,认真做“君子”,“不做小人”,要“君子坦荡荡”,不做“小人常戚戚”,要做“君子怀德”,不做“小人怀惠”。即使监狱里的犯人也要“有教无类”的化“恶性”为“善性”,既“改造人,又造就人”的教育原则性和标尺性为目的。由此,看来孔子在“教”的过程中特别强调做人的“仁”,有“仁”,才“知耻”、“羞恶”之心。正如孟子所说的“仁则荣,不荣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意思是“不仁之人”明知道厌恶潮湿的水洼之地,但也要去居住,这是自求“祸”,就堕落为“小人”。如何对待“小人?”如何对待低级趣味的“人”?但不是不管,就要“有教无类”,并要“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意思是说孔子教育不放弃任何一个人,即使犯过罪的“恶人”,也要采取“以人为本”,“格物、致知”的循次渐进的反复教育。教之要以穷理尽性。同时,也对“过而不改,是谓之过矣”的人,也就是说对有过错不加以改正,虽是“过”之“过”也,但也不能放弃,以“长善救人”的态度再去帮助教育他,教人要“于恶自厌为惭,于过羞为愧”的认识。生命的价值就在于对本性的觉悟,归结于人的本性完善。人,对于自己的罪错,在自己内心产生厌恶心理,称之为“渐”,在他人面前感到羞恶则称为“愧”,“惭愧”就是对自己罪错羞恶之心,是一种内心愤怒,是对自己行为自觉难过和内疚,这就是“磨炼”的心性,产生让其注重解决自己行为而至,认识达到要“不可为”,“不必为”,“不敢为”,“不能违”的警示教育的效果。孔子对公治长的一种态度就是一例。我在监狱工作实践中,对累教不改的犯罪者的“教育、挽救”,实际上是采用了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方法论。犯人,作为“犯”字,又作为“人”字,既是犯罪者,又是个性的“人”,有教育转化的属性,不能老戴“近视镜”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这是“有教无类”的践行验证观。

  孔子还强调“善”的功能效应,子曰“见善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见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儒家强调:“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圣人之善,以孝为端。“为善不先其端,无善也。”“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仁,乐取于人以为善”。“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樊迟问‘仁’,孔子曰‘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为善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将“孝”“悌”看作道德的根本,认为一个人能够遵守“孝”、“悌”之道,那么他就能学会与人为友好相处,为善之,这个人在外犯上作乱,胡作非为的可能性就很小,所以,把“孝悌”作为善端,把“仁心”作为“君子成人之美”,推及“以及人之老,以及人之幼”的“爱人”思想。

  儒家以孔子为楷模,要求人们干什么不顺之事要“三思”,才“后行”,“敏事,慎言,”主张“礼”、“和”、“中庸”,“三钢五常”和“温、良、恭、俭、让,而人以得之”。

  孔子的“有教无类”形成了一整套儒家的理论体系,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前五个环节指明了个人道德修养过程和方法,后三个环节则是这一休养的继承和实践的完成。说明儒家的学说把“有教无类”的个人教育的完善与社会的完善紧密相连,这就是共性与个性的联系,有偶然性与必然性,有量到质变,强调道德要兼天下,而不是“有教无类”的目的仅仅是独善其身,固而设计的一套理论学说方案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之中而去的,并作为一种理论“做人”的准绳而去教育实践。

  三、“有教无类”有着调控社会秩序管理的功能

  《论语》是孔子思想体现,感悟孔子的思想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任何人,无论达官贵人,或平民百姓,不分贵贱之分,自始以来具有不可否认的箴言价值。尤其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有史以来卓有成效的教育方法,特别是“有教无类”是总结了许多的教育实践和看到了社会上不平等的教育结构,才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原则,为以后的“无类”教育实践着行之有效的价值体现。这种博大精深的历史价值同样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思想宝贵遗产。在今天看来实行全民普及教育是理所当然的,是必须的,可在孔子时代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时变革,这种“顺乎天,而应乎于人”的教育对象的改变,必将受到底下层人民的广泛拥护和爱戴,无疑开创了平民百姓享有受教育权利的先驱。孔子的伟大之处,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就在于着手亲自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私学”,正因为“有教无类”的“开门”办学的思想,他才有了“贤人七十、弟子三千”的学生队伍。孔子提出了人必须受教育,人必须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和礼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学记》。“念终始于学”《尚书·兑命》。

  孟子少年家贫,孟子拜孔子的嫡孙子思为师,潜心攻读孔子的儒家学说,孟子主张“王道仁政”学说,在强调个人品德修养方面提出了“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孟子还提出继承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思想体系,要求无论哪类求学者都要“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责任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正因为孔子的“有教无类”办学思想,才出现了象贫困家庭出身的孟子这样的“亚圣先师”。汉代董仲舒说“教,政之本也”。他认为:“有教无类”与社会秩序管理有关联。说明教育与政治有相互的结构的作用,政治是由普遍教育有关联的,有教育就有政治管理,是对社会生活的管理和社会成员的调控,通过必要的手段调整控制社会成员的行为,它表现为人们遵循社会规范和行为模式,以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的活动和过程。同时,“有教无类”在当今的社会中,作为一种杠杆调控着维系社会管理的作用,如司法部门最为突出,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建国初期的“扫盲”运动到普及全民教育、学文化以及九年义务教育都是“有教无类”的一种具体形式体现,教育战线上的一系列改革,尤其对“后进生”采取不抛弃,不嫌弃的教学方法,不随便开除学生,流入社会,对社会秩序的稳定起到一定的作用,也是一种“有教无类”的表现形式。

  我在监狱工作期间深有体会,对各类犯罪分子的教育也实行“因人施教”,区别对待,对顽危犯、累犯、惯犯也采取“举一反三”的方法,“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的教育方法而转化思想。古人认为:善于作战的人,不能仅凭武力,也不能轻易被激怒;用兵的人,不敢采取攻势的时候就不要进攻作战,以“以攻心为上”,采取其他灵活多样的方法,善于“克己”,才能“复礼”,不迁怒,不急躁,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机智战略战术。监狱的“有教无类”教育,将犯人分为“三类制”,一类是改造的;二类是比较好的、中游的;三类是顽危犯。并不因为一些“三类型”的顽危犯而放弃教育改造工作,而要做耐心细致的转化工作。同时监狱教育有相学一部分犯人还报上了电视广播大学、成人自学高考、函数大学等,有的犯人拿上了大学、大专文凭,出监后重新再就业,化腐朽为神奇。说明孔子“有教无类”思想是非常正确的,这对于调控社会管理也是一种有力地手段和必要措施。

  从以上情况说明,“有教无类”究竟什么是“教”?教,不仅是大家的,也是“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就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有三个方面:首先就是使人善良的方面不断地增长;其二就是人的过失得以挽救;其三才是学到文化知识,不学愚下之人。

  文化是民族之灵魂,教育是文化之生机,儒家倡导以教兴国,“有教无类”,是“教化,国家之急务也”,使各类受教育者知所趋向,确立行为的基本原则,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发展,振兴国家。

    参考资料

湖南大学出版《儒家伦理道德》精粹1999年1月出版。

吉林人民出版社《东方伦理道德》2004年5月出版。

南京大学出版社《四书·全文译注》1993年8月出版。

中华书局《论语·大学·中庸》2019年2月出版。

内蒙古出版集团《图解·论语》2012年1月出版。

中国画报出版社《论语·孟子》2003年12月出版。

吉林摄影出版社《颜氏家训》2004年3月出版。

天津古籍出版社《四书五经》1999年3月印刷。

甘肃文化出版社《儒学贞义》2006年11月出版。

长安出版社《中庸处世之道》2011年8月出版。
 

  作者简介:

  王钰,供职于天水监狱,出版《25号监舍》《笔走大墙内外》《上磨的灯光》《屲儿楞》、《神农山与神农文化》等多部著作,现为天水孔子文化研究学院、联络部副主任,《孔学纵横》编辑部副主任。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