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亭古镇亟待保护—— 岩巴
2011-01-26
来源:
浏览量:
拜读了《天水日报》陇右周刊发表的《街亭古镇 一个明清古村镇的珍贵标本》一文和相关图片后,街亭古镇的现状的确令人堪忧,有识之士的呼吁甚为及时。其实,这不仅是街亭古镇面临的现状,也是天水境内所有古镇面临的现状。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古镇面临的生存状况已是芨芨可危。
街亭古镇是天水历史文化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天水古代手工业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典型缩影,当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不断改变着我们传统的生活环境时,它也在不断取代和蚕食着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痕迹。如何在享受现代生活对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又享受到传统文化对我们带来的精神愉悦,把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弘扬光大,已是当务之急。街亭古镇的濒危现状告诉我们,保护天水为数不多的历史文化古镇已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无法回避的问题。
众所周知,天水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也是天水的支柱产业,旅游富市不仅是战略决策,也是天水发展的美好前景。但是时至今日,我们还没有把天水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有机的结合利用起来,还没有把天水五大历史文化形成合力,还没有把村落古镇的资源优势和潜力挖掘出来。街亭作为天水的一个历史文化名镇,承载了杜甫草堂、崇福寺、八股槐、白皮松、杏树观、城隍庙、黄家峡、温泉等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还有文化名人杜甫、牧歌、董晴野、王若冰等人在文学、书法、美术、音乐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足以使街亭古镇成为天水旅游业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和亲近,很多地方都开设了乡村旅游、体验农家生活的亲情游。崇尚自然和回归自然,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纵观外地的旅游业,好多地方通过炒作和运作,把传说变成了美景,而我们由于对于历史资源的漠然置之,却正在把美景变成传说。如果有朝一日,当那些明清建筑变成高楼大厦,当那些古树名木变成静止的年轮,当那些寺庙道观成为空洞的烧香拜佛场所,当传统文化变成遥远的回忆,我们将如何面对后辈儿孙?
愚以为,应当把古镇的开发和保护列入到市区两级政府的发展规划之中,把麦积区的街亭镇、武山县的滩歌镇、秦安县的陇城镇、秦州区的天水镇、牡丹镇等古镇统一进行摸底调查,根据不同的特色,进行规划开发,禁止乱挖乱建的现象,使之成为天水旅游业的一张靓丽名片。
当务之急,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市上应组织专家确定一批有历史文化价值、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古城镇,列为天水市第一批古镇保护单位;二是对于古镇的重要建筑、名人故居、寺庙道观、古树名木、碑碣石刻、老字号商铺、手工作坊等列入保护之中,使其不再被毁损和破坏;三是组织专人整理挖掘古镇的有关历史资料,编纂出版一套《天水历史文化名镇》丛书;四是拨出专款,对古镇的重点保护项目进行恢复和修缮,改善其交通等基础设施;五是利用旅行社开辟天水古镇游线路;六是在古镇成立旅游中心,确定和培训一些热爱当地文化旅游事业的人做导游和日常服务。七是开展农家乐,组织农民利用马车、驴车等交通工具和水磨坊等传统的农耕方式生活方式,充分发挥村镇特色的游乐项目。
对于天水古镇的开发利用虽然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但只要各级政府重视、旅游部门牵头、当地群众支持,就能使天水的古镇成为天水历史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最重要的是要能认识到对这些古镇保护的重要性,使其不再继续面临消失和毁灭的命运,然后才是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西部大开发已过了十年,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规划也已经出台了一年,“坐着谈,何如起来行?”我们的好多东西不能先由民间发现和挖掘,而是应由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工作走在前头,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不然我真担心,对于街亭古镇保护的呼吁,像一阵风一样刮过去了,就再没有了动静。待到古镇的风貌荡然无存,我们的内心如何才能安宁?
现代社会的人,已经越来越向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精神的寄托,乡村旅游业的兴旺发达难道不是说明了这一点吗?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