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没有围墙!”名家走基层进校园和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学子面对面谈“诗与远方”

2024-12-13 来源: 浏览量:

“艺术没有围墙!”名家走基层进校园和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学子面对面谈“诗与远方”
 

  12月12日下午,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图书馆报告厅座无虚席,一场点亮学子智慧心灵的文化交流活动正在火热地进行,爱好文学与书法的碧职院师生与来自北京的著名学者、作家、金石书法家,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副会长毛晓春面对面交流“诗与远方”。学校党委书记兼督导专员莫乔锋、副校长卢晓春及教务科研处、图书馆、校团委负责人等出席活动。

座谈会现场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毛晓春引用梁启超的名言开场,认为同学们将来的“工匠之路”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大国工匠需不需要艺术熏陶?”

  “文学与书法对职业院校的学子有无裨益?”

  毛晓春抛出的几个问题,引起碧职院学子深深的思考。

  作为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副会长,毛晓春对通俗文学对青少年的影响感触颇深,他讲到,“乡村剧场”“岳飞传”“秦琼卖马”等等,都是通俗文艺或通俗文学,但并不妨碍孩子们“三观”的树立,同学们每天刷的“抖音”,其实也是通俗文艺的表现形式。通俗文学不是低俗文学,它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毛晓春在讲座中讲到,艺术是相通的,“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之间,常常是“跨越”的,比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比如文学与书法之间,没有“围墙”,一个人文章写得好,毛笔字也应该写得好,毛笔字写得好,文字功底也要很扎实,不要一提书法,就觉得高不可攀,在古代,书法只不过是人与人交流的一种“工具”。毛晓春结合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从散文、杂文创作,到初涉书法艺术时的迷茫,直至找到中国书法的“原点”——篆书与隶书,刻苦钻研,融会贯通,最终“百炼成钢”,成为当前国内唯一能写金错书的书法家。

  毛晓春现场书写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校训“立志”“ 修身”“博学”“报国”,并将该金石书法作品捐赠给学校,为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10周年校庆献上一份“文化大礼”,勉励同学们牢记校训,学好知识,砥砺奋斗,早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莫乔锋为毛晓春颁发了收藏证书。

毛晓春题写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校训
 

毛晓春为“品韵书画社”题写社名

  他尤其对碧职院“碧臻学堂 品韵书画社”的同学们说,中国书法艺术,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篆书,一个字,仿佛就是一段历史,蕴含着我们的祖先无穷的智慧,因此,练习书法,首先按照规律从篆书、隶书学起,打好基本功,只要每天坚持练习一小时,3年后,大家也可以写得一手好毛笔字。交流接近尾声时,同学们纷纷请毛晓春题字,“奋进”,“籣香”,“平安是福”……毛晓春有求必应,活动为此延迟一个多小时,同学们仍迟迟不肯离场。

毛晓春与师生交流

  据悉,10年前,“文明记忆 汉字辉煌——毛晓春金石篆书‘金错书’研讨会”曾在北京现代文学馆召开,与会专家认为,金错书在书法创作中的意义,在于传达一种原始而神秘的美。毛晓春金错书的意义在于启迪人们思索一些非常本源的问题,其价值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实用性价值体现古典风格、高雅格调。专家对毛晓春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创新,特别是对金错书艺术的挖掘传承和弘扬所做的独特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通讯员:许卓)

  毛晓春简介:

  毛晓春,笔名雨枫,系甘肃天水人,学者、作家。曾出版《伤逝集》《生命风景线》《智者无为》《文学老头和文学青年》《休克的文学》等杂文、散文、随笔集。2011年7月,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行过 “文学回归——毛晓春文学作品集《休克的文学》首发暨‘文明记忆、汉字辉煌’毛晓春金石篆书全国巡回展北京展”等。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