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钰】《三国演义》中的“求贤纳士”

2022-02-11 来源:王钰 浏览量:
 


《三国演义》中的“求贤纳士”

●王 钰

 

  电视剧《三国演义》曾播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那气势宏伟,波澜壮阔,事态百变,风流人物个个出台的场面,格外引人入胜。曹操、刘备等“礼贤下士”搜揽人才的一幕幕活剧更使人赞不绝口。

  曹操,这个以镇压黄巾起义,收编农民义军为基础,逐渐壮大自己力量,又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北方实际统治者。剧中的他,个性实在复杂,正如陈宫所曰:“当年见汝心术不正,负气背汝”,既让人感到“国贼”的憎恶,又令人不可思议,连连拍案叫好。他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既有悲歌慷慨,又具有浓厚的抒情气氛,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统一天下,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接着又通过:“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思念贤才,宴饮嘉宾的心情,深沉的忧郁之中激荡着一股慷慨激昂的情绪,观众可以领略到在那“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中建功立业的艰难和广罗贤才的可贵。几个低昂回旋的镜头,将人的心绪带到身临其境,起伏不平,复杂多端的现场感。如当许攸向袁绍进谏献策,袁绍既不采纳,还疑他有通敌之嫌,并将他撵出军帐,许攸仰天悲叹:“袁绍不听人劝,必败于曹操,吾何不去投曹操”。当许攸故意在曹营大吵大叫时,被帐内睡觉的曹操听见,匆匆赤脚出帐挽臂迎接,使许攸深受感动,一心与曹共谋破袁大计。官渡之战,袁绍“兵虽强,不善用,无能为也。”曹操则用人“唯才所宜,不问远近”。“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诞皆愿为用”,因而,官渡之战曹操则导演了一幕有声有色以少胜多的活剧。

  但是,正当曹操“求贤纳士”,踌躇满志,乘胜南下,准备席卷荆州,东吴之际,却遇上了劲敌,那就是在诸葛亮的策略和指导之下“联吴抗曹”的军事力量。

  刘备尽管有建功立业的抱负,又以汉皇叔的名义作号召,但在二十多年时间一直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甚至“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连小小新野危在旦夕。失败使他急切寻找出路,那就是“求贤纳士,能建立大业”。剧中的《三顾茅庐》几个细节更是绘声绘色,细腻感人。如火爆性子的张飞骑马拿绳要将“卧龙”先生给刘备捆来之时,刘备挡马劝说:“兄弟这么不解吾意”,当即不觉落泪,而不尽之情自在言外,十分耐人寻味;刘备三兄弟冒风雪访“卧龙”先生的场景,更鲜明突出,用“大雪纷飞”的事物烘托,一片“求贤”真挚之情,形成融情入景,寓景入情,达到情景相生、水乳交融的境界;刘备伫立门后,久等午休的“卧龙”先生,当“卧龙”先生一觉已醒,稍稍翻身又酣睡之时,这一淋漓尽致的细节,既表现了求才若渴的心情,又表现“求贤”必有耐心的内心活动和完成一统天下的宏伟怀抱,艺术特点极为妙哉!孙策、孙权兄弟早在曹操统一北方之时,招贤纳士,网罗人才,已先后消灭了割剧势力,统一了江南,建立了东吴。但国小力弱,在声势浩大的曹操进军之中,纳谏谋士之言,与亲自来东吴的诸葛亮“协规同力”,坚定了“联合抗曹”的策略,赤壁一战,诸葛亮和周瑜利用了曹军的弱点,用火攻法大破曹军,“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这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又一生动范例。

  原载《甘肃矫治报》1995年3月1日四版 《天水日报》1994年12月6日四版
 

  王钰,笔名覆盆子,甘肃天水市人。出版文集《笔走大墙内外》、长篇纪实小说《25号监舍》、中篇报告文学《难忘的岁月》、发表中篇小说《九花》,主编《神农山与神农文化》,发表论文《青少年纹身初探》、《大学生犯罪心理与矫治对策》、《伏羲、人类监狱发展史的肇启者》等十多篇。为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甘肃省作家协会、天水市作协会员。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