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礼县:十二年减少贫困人口逾二十万

2014-01-05 来源: 浏览量:

十二年减少贫困人口逾二十万

——礼县扶贫开发的探索与实践

  隆冬时节,走进礼县,平坦的公路通向深山小村,白墙青瓦的新农舍装点山川,一车车苹果销往全国各地,人们乐呵呵地享受着扶贫开发带来的硕果……

  然而,十几年前,这里却因土地瘠薄、基础设施滞后、自然条件恶劣、致富门路狭窄,有42万群众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自2001年以来,礼县以扶贫开发统筹全县农业农村发展工作全局,把扶贫开发作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和解决民生问题的首要任务,抢抓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秦巴山集中连片贫困区综合开发等机遇,多方争取项目,坚持整流域推进、产业扶贫、劳务移民、智力扶贫、社会帮扶等办法同步实施,使缕缕脱贫致富的曙光洒向先秦故里的一个个贫困山乡。

  据统计,2001年至2012年,全县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38.57亿元,实施各类扶贫项目1411项,减少贫困人口20.35万人。201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是“十一五”末的1.36倍。预计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3660元,增长率22%,全年减少贫困人口4.46万人,减贫率20.2%。

  整流域推进,集中力量打攻坚战

  走进西汉水两岸的整流域扶贫开发示范区——湫山乡,一排排漂亮的砖瓦房整齐排列,一条条平整的水泥路连通村村社社;每个村里,卫生室、文化室、党员活动室等公共服务场所一应俱全;街道上来往穿梭的摩托车、农用车,让这个昔日的穷山沟充满生机与活力。

  “现在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真是像做梦一样。”新庄村村民康祥茂说,过去,新庄村是全乡最贫困的村,由于交通不便,乡亲们种的经济作物运不出去,外面的货车也进不来。如今,不光有了宽敞的水泥路,家家住上了新房,小超市也开到了家门口。“变化太快了,一些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年底回到村里连自家门都不敢进,还以为走错了。”

  湫山乡山大沟深、土地贫瘠,农业生产广种薄收、靠天吃饭。几年前,湫山乡大部分农户住的还是祖上遗留的土坯房,甚至还有一部分人住着茅草房,部分偏远村社不通公路,运输靠人背畜驮。

  近年来,礼县把湫山、洮坪、雷王等乡镇整流域扶贫综合开发作为全县扶贫开发的“试验田”。采取国家投入、部门帮扶和群众投工投劳相结合的办法,整合扶贫、交通、水利、林业等项目资金,实施186个整村推进项目,覆盖2.9万户13.62万人,打响了全县扶贫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的攻坚战。县上对湫山、洮坪、雷王等贫困乡镇的45个村道路全部进行硬化,群众吃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太阳灶,危房全部被改建;学校、卫生院、五保家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全部建成,护庄河堤、人畜饮水等工程大部分投入使用,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湫山模式’打破了过去扶贫项目全面开花、扶贫资金‘撒胡椒面’的做法,将有限的力量整合起来‘握指成拳’,产生了聚集效应,已成为全县脱贫致富、提速进位、后发赶超的‘助推剂’。”礼县县委书记方新生说。 劳务输出,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

  礼县农业人口47.4万,农村劳动力26万,农民多、土地少、劳动力资源过剩是无法回避的县情。为此,礼县以“减少土地压力和人口压力”为出发点,把劳务输转作为加快扶贫开发、解决“三农”问题的最大产业和最大项目来抓。通过政府推动、能人带动、技能培训、基地建设等措施,将劳务输出由苦力型向技能型、由分散短期输出向有组织长期稳定输出转变,与北京、天津、广东等地建立了长期劳务合作关系,组建省外劳务基地20个,打造了“礼贤妹”“礼贤家政大嫂”等全国知名劳务品牌,实现了劳务输出由西部地区向东南沿海输出的战略转移,使礼县由劳务大县向劳务强县跨越。

  2013年,全县共输转劳务人员13.2万人,创劳务收入17亿元。县劳务办主任黄友于介绍说,全县劳务收入目前已经占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38岁的洮坪乡兴隆村村民陈天义全家8口人,过去仅靠12亩薄田维持生活。2006年,陈天义开始外出在建筑工地打工,现在已经组建了一支工程队,带动当地80名农村青年常年在内蒙古从事建筑外装保温工程,年收入450多万元。

  与此同时,对生存困难、脱贫无望的特困乡村,由政府牵线搭桥,开展移民工作。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全县共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省内秦王川、疏勒河等地移民7100户3.15万人。这些农民不仅当年就解决了温饱,而且相当一部分人3年后收入达到万元以上,远远超过在家乡几年的收入。异地移民实现了移出一户、脱贫一户、宽松一户、带动一户的1∶3移民扶贫效应。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