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礼县:十二年减少贫困人口逾二十万
社会帮扶,众手托起致富梦
“近两年时间,群众期盼多年的人饮工程建成了,通村公路硬化了,村容村貌改变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这些都是双联行动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九图村党支部书记王瑞旦细数着双联行动带来的一桩桩一件件实事。
近年来,礼县充分挖掘社会帮扶潜力、切实加大社会帮扶力度,多渠道、多层次引进社会帮扶项目、资金、物资及智力、技术、信息等资源,全县上下真正形成了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合力。
2012年以前,礼县就建立了“副县级以上干部、县科级单位联系一个贫困村,不脱贫不脱钩”的帮扶制度,发动2800名机关干部结对帮扶2800户贫困户,30多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帮扶一个重点贫困村。
2012年2月,双联行动启动后,省、市、县208个单位4754名干部对口帮扶礼县568个村的3.5万户群众。近两年来,贫困村庄的道路、房屋、饮水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产业结构明显优化,被帮扶的贫困村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为早日帮助礼县群众脱贫致富,国家质检总局、天津市武清区,团省委、省发改委、省质监局等部门和地区,均对礼县进行了对口帮扶、定点帮扶,帮贫困户出主意、筹资金、上项目,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19年间,国家质检总局先后投资1638.3万元,帮扶各类物资折款500多万元,挂职干部引进资金2000万元,帮助礼县新建、改建、扩建学校44所,并购置和捐赠了一大批桌凳、电脑和图书。同时,实施标准化生产示范、珍禽养殖、肉牛育肥等特色产业开发项目30多项,帮助礼县修建乡村公路120多公里,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彻底解决了15个村2.3万人饮水难问题。
礼县县委书记方新生满怀深情地说:“自2001年礼县被列为国扶县和扶贫工作重点县以来,四面八方的扶贫资金汇集至礼县,这些凝聚着各地干部群众一片爱心的资金、项目和物资如一股股暖流,温暖着贫困山乡,增强了贫困地区的发展后劲,加快了贫困群众致富的步伐。”产业开发,提升贫困群众“造血”功能
解决贫困,关键还要增强“造血”功能、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多年探索,礼县把产业化资金和科技扶贫资金捆绑使用,重点支持已形成一定规模、能够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的产业,进而激活每个贫困家庭的持续增收能力,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开发之路。
走进永兴乡文家村,小雪掩映下的农家小院格外漂亮,村前、村后,山坡上、河谷里,都是一排排整齐的苹果树。
“我们村235户人家,家家户户种苹果,村上有苹果树3000多亩,每年产苹果近300万公斤,收入550多万元,户均2.4万多元,是礼县响当当的首富村。”正在金苹果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苹果的文新民自豪地说,为增强产业后劲,进一步促进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县上还专门成立了苹果研究所,专门进行新品种的引进、繁育、示范种植及技术服务。
着眼于促进产业持续发展、农民稳定增收,礼县在实施扶贫开发过程中,结合本地实际,提出了“南椒北果、整县畜牧、平川蔬菜、半山洋芋、高山药材”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和“三产区、四基地、多片带”的产业布局,积极培育壮大苹果、中药材、花椒、畜牧产业。同时,通过“一户带动、多户发展、一村兴业”的模式,大大提升了产业化扶贫的能力。如今,全县苹果、核桃、花椒的种植面积分别达到51万亩、37.3万亩、12.5万亩,建成了长城果汁、春天药业、鼎鑫食品等8户深加工企业,组建金苹果、绿色大黄等农业专业合作社90个,发展养殖大户838户,特色产业已成为农户脱贫致富的坚实后盾。
礼县县长曹勇说,产业扶贫是促进资源综合开发、合理利用,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增强“造血”功能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
目前,礼县仍有贫困人口20.88万人,贫困面仍达44.24%。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礼县将继续深入贯彻我省“1236”扶贫攻坚行动意见,以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实施为契机,以双联行动为载体,确立富民第一的思想、确定基础先行的取向,举全县之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促进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确保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60元,2017年全县基本实现整体脱贫,努力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