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源的秧歌社火

2011-05-17 来源: 浏览量:

 

  大秦帝国成长、壮大于关中,源头却在天水。国家兴关中——天水经济区之际,在文化渊源上探就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活动类别,是十分必要的。

  古秦州曾为陇南十四县的代称,今改为区,以秦源代天水也是时代的需要。而秦州西南角的秦岭、杨家寺、牡丹三乡及礼县红河是秦地之源的起点——据1919年秋庙山出土的秦公簋为证。这里的娱乐活动冠以秦源所有,再恰当不过了。

  秧歌是源于农耕者的生产劳动而形成的舞蹈形式,后逐渐融入高跷、旱船、竹马灯等等。社火则起源于古代的祭祀,因表演时间于白天黑夜之不同而分别称白秧歌或夜秧歌。藉河、西汉水流域的秧歌社火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基本相同,天水及周边的闹春之乐大同小异,内容相差不多。细察秦源的秧歌社火特征,尽管许多人阐述过,但最为显著的部分尚需探讨,本文欲予廓清并述之。

  秦源夜秧歌的主导者是先入表演的撑伞者,他是整个秧歌队的领军人物,头戴饰物和斗篷,身披长袍或长衫。伞是用彩纸糊成的灯,上形如伞,又飘有纸缨,其身为长棱体,有人叫做高缨伞,也叫高腰伞。灯内固定数支油蜡,为全场油灯中最亮的伞灯。从这个角度意义上说叫高耀伞更贴切。

  秧歌社火队入场表演,有的以会武术的人用流星将围满场子的人向四周逼退,留出中央一片空地;多数以高耀伞的舞动、灯火的翻飞和舞者的脚步“打出场子”,秧歌的三部曲之首便开始。紧跟高耀伞的多达十二人,或八人,最少为四人,以生旦配对依次进入走圆场。这时,由舞伞者引领,依次分男生女旦演唱,男声高亢嘹亮,如山岳耸峙,极具提气意味,女声悠扬婉转,歌尽楼台扇底风。这开场演唱,一般是七言词,富有诗意又明白晓畅,也有自编的、现场编的,或溢美,或讽喻,充分显示各自不凡的才华。这是秦源秧歌社火不同于天水东北部及周边地区最鲜明的地方,这是看似“下里巴人”创造出的阳春白雪。有兴于创编舞蹈的人,如能把这时夜空中腾转灯火的高耀伞的流动序列改造成舞灯舞的话,整个场院的气氛将达到一个高潮。

  最早撑伞者的领唱词是:“高耀伞,高又高,顶上挑下个烟荷包;有心给你装一锅,龟子的火镰打不着。”道出了火柴未产生前老年人用铁石击打生火抽烟时的作难。如今唱的是:“党中央,真英明,‘两免一补’暖人心;灾后重建新农村,和谐社会超古今。”接唱的女声唱的是:“四合大院严睁睁,走马窗子四栏门;骡马成群窖装银,后辈儿孙不受穷。”唱的是财主的家大业大,财大气粗。如今生旦共唱的新词是:“风生宝地是嗷村,重视教育能出人;学士硕士年年有,今年要出博士后。”还有“秦岭有个分水阁,天雨一滴分江河;相会只能大海见,神遍全国数奇观。”以此种心声来宣传家乡、注重教育,真可谓秦源秧歌社火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极大地发挥了农民文化人的创造性。

  秦源秧歌的第二个显著特征,是为了保证年年有好秧歌的连续性,坚持种好官地。秦岭梨树坡村从老一辈划有一块在堡子里的官地,由全村人一年年轮流或集体耕种胡麻,收益用于添置行头和化妆费用,不致因缺钱而影响秧歌的连续演出活动。这在以粮为主业的山村也不失为始古、而今仍可利用的办法。

  秦源秧歌的第二部曲是舞伞、乱秧歌、跑剪子花后正本演出,多有四十余折。常演的有《下四川》、《卖货郎》、《十里亭》、《瓜女婿拜寿》等等。三部曲以跑旱船、耍狮子为结束曲。

  古以秦祖近戎狄,性格彪悍,而作为秦人早居处的秧歌社火也保留了遗风,其中以庙山南的斜坡村的“鞭子舞”为代表,表演类似于外地的霸王鞭。正因这种表演有秦人遗风,2008年正月初一至初五间,应首都北京西城区文化部门邀请,在帝王庙前演了三十二场,受到京城民众的高度赞赏。此前的连续两年,秦岭、牡丹、杨家寺的马秧歌的表演,以原生态的典型为中央电视台摄制后多次播放,展示了秦源秧歌社火的魅力所在。期望有关文化部门,重视如此好的文化遗存,何不把它改为“秦王鞭”,或“秦皇鞭舞”更好,把表衫换成黄服岂不更大气?同时期盼市区文艺工作者深入秦源地,挖掘素材,提炼加工,整理、创作出更能体现秦地风采的各种形式的文艺节目,满足市民、乡间日益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