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得百花酿成蜜----天水书画家长卷

2011-09-17 来源: 浏览量:
"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意境。画面色调浓艳、庄重,与刚劲老辣的笔墨相合,更增添了画面的美感效果和内涵意蕴。退休后的杜廷楹有了充裕的时间静心思考,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钟爱一生的书画中去。工作之外曾经多达11项的社会事物也随之全部放下了。身心轻松的他觉得自己的书画水平又有了明显提高,作品质量也才令自己稍觉满意。"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杜廷楹是忙碌的,也是充实的。畅游在艺术的海洋中,他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有退休。
 
 
 
丹青难写是精神 
——画家张玉璧
 
冬夜,一盏捻子拧到最小的昏黄油灯下,冻得红肿的小手在纸上涂抹稚气的图画,破旧的门板无力抵御屋外的寒风,孩子单薄的身子簌簌发抖。母亲不时地催促他熄灯上炕,语气中半是埋怨(浪费煤油),半是怜惜……几十年后,从这所破旧的农舍中走出了一位享誉陇上的书画家。他,就是现任市美协主席、天水师院艺术学院院长的张玉璧。每当忆起自己绘画事业的“萌芽”阶段,那幅“寒门习艺图”早已如烙印般定格于他的脑海中。
张玉璧自幼家境贫寒,在清贫的生活中成长的他天资聪颖,对周围环境中的美有着一种超乎常人的领悟与感受,并无师自通地用绘画这种方式进行表达。后来,他常说自己对绘画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
正是出于这种热爱与痴迷,使他没有像那个年代的许多同龄人那样狂热追随各种政治运动,而是在绘画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平和。高中期间,他常跑去地区文化馆(今群艺馆)看“大字报”专栏里“打倒牛鬼蛇神”之类的漫画,回家后模仿着画。一来二去,文化馆的几位美术老师都认识了他,不时送给他纸和笔,并热情地为他指点绘画技法。特别是范永杰老师为这个穷孩子对绘画的执著热爱所打动,给他介绍了王克勤老师指导他正规的绘画技法。专业老师的指点再加上自己一贯的勤奋好学,两年后,每逢文化馆举办画展、培训等活动时,身为学生的他已经可以作为一名“编外”人员参与其中了。
1974年高中毕业回乡后,张玉璧在生产队位于聚宝盆的油坊当会计,枯燥的生活中,他没有停止手中的画笔。来往的各色人等、人们脸上喜怒哀乐的各种表情,驮运油料的大小牲口,这些都成为他笔下的最好素材。
1978年,张玉璧以美术专业全省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天水师院美术系,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他仍在不断地寻求可以提高自己绘画水平的机会。1985年和1993年他两次赴浙江美院(即中国美院)和中央美院进修,专攻人物水墨画。当代画坛许多名家如姚有多、顾生岳、刘国辉等人的言传身教使他对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认识进一步提高。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张玉璧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深沉大气的表现语言,稳定而富有张力的结构表现方式,精致而丰富的肌理效果,洗练而入微的人物刻画,单纯而强烈的黑白对比。他的绘画中融合了南北两派水墨人物画创作特点,既有南方的灵秀,又具北方的厚重。
张玉璧将作品的主人公锁定在黄土高坡上辛勤劳作的农民。用充满激情的画笔抒写他们的希冀与渴望、善良与无奈。他说:“我喜欢画人,特别是农民,这部分人群是我最熟悉的,因为我曾是他们中的一个。我用作品来关注他们的生活,同情他们所受的苦难。我在作品中细心描摹他们的神态、动作来揭示其内心,进而从灵魂的深处寻求借以抒情的点。”
如果说,在1986年之前,他关注的视角是周围熟悉的人和事,那么1986年的甘南草原之行,则使他在更为广阔的天地中拓宽了视野——草原的辽阔,藏族同胞的朴实、剽悍,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无所畏惧、昂扬饱满的精神状态使张玉璧深深为之震撼。艺术创作的激情使他迎来了绘画事业中的又一次高峰——几年中,他先后创作了多幅作品,用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表现草原的静谧与崇高、藏民族的坚韧与顽强、从容与沉默。作品《风》、《卓玛》、《朝圣》、《远方》等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张玉璧用自己在西部人物画创作中取得的成就,打破了人们对西部尤其是藏民族题材创作中的惯性思维模式,为观众展示了雪域高原冰雪般透明、纯净的人性之美。
如今,张玉璧身兼数职,繁忙的工作难免影响他的艺术创作。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和为我市培养年轻一代绘画人才的工作中去。他常说,自己能有今天的成绩,是得到许多热心人无私帮助的结果,所以,他要尽自己最大努力挑起身上的重担,回报社会。
 
 
 
 
 
 
 
翰墨飘香伴君行
——书法家张平
 
1979年,当代书坛创刊最早、最有影响的刊物《中国书法》问世之初,在天水为数不多的订阅者中,有一位十四五岁的少年,用自己从早点中省下的钱成为该杂志最早的一批读者之一。多年后,凭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过人的悟性,他已成为我市有名的书法家。他,就是张平,外表从容淡定,朴实憨厚如邻家大哥;而内心充满激情,坚定执著如一位行者般在艺术之路上不停跋涉。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