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乡史话(一)
境内的土质土壤,为红色粘土,褐色土,沙土、淀土、黑卤土六种,南山为岩石覆盖浅表黄土,俗称石骨土肉,山半腰多位黄土、红土褐色土,有大水沟的地方由于暴雨冲刷山上石头,下山出沟,积淀为石砂土,有的村名以土质命名,如崔家石滩,张家石滩,河边地多位沙土或淀土,象景家弯、霍卢村、渭东村、渭西村多为红土,下雨泥泞粘脚,有句俗谚:中滩集大,渭南泥大。境内六条大水水沟,都有石滩地,如正阳水沟,清涧水沟,刘家沟,张元水沟,青宁水沟,马家峪沟张石水沟。
境内气候温润,四季分明,属北温带半湿润区,是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天雨少,易出现倒春寒,夏天炎热,多雷雨冰雹,秋天凉爽,常阴雨连绵,冬季寒冷,气温低,雨雪不等。
全年平均气温为10度左右,三伏天最热时为19-35度,冬天最冷平均为零下8度到2度,无霜期185天,降雨量550毫米,每年农作物两熟。
境内南山古来就是和尚头,除了三处村“护林”外,山区村庄前后有树成荫,其余部分光溜溜一片,有首民谣“山顶和尚头,沟底无水流,若是下暴雨,山洪淹陇畴。”这是对南山的真是写照。
解放后,人民重视改变荒山面貌,每年春天在山顶,植树造林,几年来,鹞子坪为麦积区荒山造林重点之一,该区域占地面积11400亩,涉及23阁村,设有护林房10所,逐渐治理已完成27189亩,其中退耕还林7578.5亩,坚持“沿梁设带,荒山绿化,逢沟治理,路旁栽树”的直到思想,以“三高三优”为标准,如营房梁、老虎岭,任家堡子、刘家沟、雷神庙都戴上了绿帽,保持了水土,防止流失,改变了气候,增加了雨量。
南山横亘全镇,历年山洪冲刷,千百年来无人治理,只有破坏,冬季农闲,人们上山割柴扫叶真是“千沟万壑出泥沙,滚滚山洪出沟岔,上面冲刷下面淤,天降暴雨冲庄稼。”
清朝、民国时期,本区人口处于高死亡低增长的状态,全镇人口11000左右,据1982年人口普查,民国后期正值剩余高峰,平均每个妇女生5.2个孩子,成活3.3个成活率仅64%,不满一岁婴儿死亡率在2%以上。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