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川人(三)

2012-01-19 来源: 浏览量:

 

  民国28年(1939年)中滩乡陈大村佛教居士成立“净业社”集资修建佛堂,有居士百余人,随天水城瑞莲寺僧人慈真法师杨秀森奉诵经典。杨秀森在石佛乡人,人称“杨佛爷”,毕业于甘肃学院,曾任天水中学教师,解放前为天水名和尚之一。

 

  解放后,土改时,将寺观田产分划于贫农居耕,男女僧人动员返乡还俗,自食其力。“文革”中一切宗教当“四旧”破除,严禁佛事活动。改革开放后,政教昌明,百度俱兴,佛教振新,在善家寺成立了三阳川佛教居士协会,80年陈大村佛堂修茸恢复,全川有佛教居士数百人,陈大村为三阳川佛教第一村。

 

  (四)基督教

 

  基督教传入三阳川较晚,清光绪时有张石村人张尊三结识英国传教士马殿臣后,即加入了基督教,接着在本村及吴家村发展教徒30多人,光绪26年(1900)在吴家庄建立基督教教堂,选出长老主持教务,由于英美牧师多来传教,教徒人数倍增,民国八年信徒募资谒劳扩建教学六间大厅,可容二百余人听讲,民国十一年教堂支付经费创办吴家庄小学。民国十七年吴家庄率先成立“吴家庄中华基督教自治会”摆脱外国牧师的控制,实行自立、自传、自养的三自主张。

 

  30年代先后在马咀村、渭西村、霍卢村、雷王村等地均建立了堂所,至1949年天水县有基督教徒1600多人,分布于38个村庄,主要分布在渭南、街子、甘泉、中滩等乡,三阳的石佛乡极少。解放后,外国牧师全部遗送回国,教务全归自主,1958年后教务完全限制活动,教学教堂公用。

 

  1982年,政府颁令,退还教学教堂房产,修茸恢复,重新开始公开活动,新修的各地教堂均为富丽辉煌,远超前者百倍。路人仰首拭目,始见其高。

 

  (五)天主教

 

  清光绪29年(1903)有武威藉神甫马维乾、比利时神甫方慎行等先后来渭南镇熊集寨传教,租典民房作教堂传教,三阳川始有天主教萌芽。民国二年比利时神甫杜依克主持在熊集寨,修建简易教堂,民国十二年美国神甫艾嘉道扩建渭南教堂,民国十四年德国神甫李保林筹建大教堂,时经两年修教堂八间,一进五院宿舍30间全部完工,规模宏大。继之石佛镇建立直天主教礼拜堂,杨家岘设立分堂,张石村也立分堂,教徒人数日宜增多。一九五二年后,外国藉神甫修母勒令回国,一切教务由本国神甫主理,1958年后教堂占为公用,有的作为民宅。天主教停止活动。

 

  改革开放后,教堂重建,教务活动恢复,神学院培养毕业的年轻神甫修母继承传教,接班出新。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

热点推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