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川(一)
三条万亩自流人工灌溉渠修成后,给三阳川的种植业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使全川的农业发展如虎添翼,粮食产量数倍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又体现了三阳川地理与天机奥秘巧妙结合,天有三阳:“即早阳、正阳、晚阳”。地有三阳:“即渭惠、中惠、泽民”三渠。易曰:“无阴不生,无阳不长,阴阳结合才生万物”。因此三阳川有得天独厚的天然环境,经济建设将与时俱进,蓬勃发展,很快奔向全面小康社会。
四、 陕甘闻名的土纺织业
自古以来三阳川人稠地窄,谋生比较困难,明嘉靖时,手工业土纺织技术传入之后,即很快地接受了,而从事这副业生产,是自己谋求生计的主要方法之一。基本上是家家都纺线。户户能织布,虽然生产工具落后,一架手摇纺线车,一天只能纺4两棉花,一架手送梭织布机一天只织五米布。由于土纺织业的普遍性,带来了中、石、渭三镇棉花、土线、土布市场的繁荣,马驮人担远销武山、陇西等县,闻名陕西、宁夏等省。
土纺土织的原料棉花,原先靠当地自种自销的棉花供给,三阳川四山半坡地及川区石滩地最适于棉花生长,而生产量很低,“一株三疙瘩,每亩十斤花”。由于该小手工业日趋发展,本地原料供不应求,就有析商近在伯阳、元龙贩进棉花,远可到陕西采购,以补不足。
民国二十二年即1933年,胡汝翼先生请助济会筹金二千元,派人去山西太原学习纺织技术,并购回10台日本株式织布机,开辟了土纺织业半机械化改良先河,带动了三、新阳土纺织业的向前发展。又有吴家庄吴庆安先生弃戎归来,从河南引进20支纱、脚踏纺线机,办起了三阳川第一个纺纱厂,有工人十余人,蜚声遐迩。
随之,绳送梭的“带机”进入三阳,又称“高机”本地木匠很快仿制成功,织布机的改进,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自制20支脚踏纺纱机,遍地开花,家家改良,户户更新,如火如茶的向前边进,一架纺纱机每天可生产4公斤优质细线,一架织布机每天可织布一匹(4丈)有余。尤其棉花、棉线、棉布市场空前繁荣。
民国二十九年,中国农民银行,天水县支行派股长杨呜岐(河南西平县人)来中滩经办“三阳川纺织生产合作社”,给农民贷款扶持土纺织业生产,次年,统一订土布为“三羊牌”标准国布,每匹长13.3米,幅宽33厘米,原来只有妇女从事此业,由于收入可观,许多男人也投入手工纺织行业,竟成能手,40年代统计从事家庭纺织的约有五千多人,每天可产土布两千多匹。年产量40至50万匹,三阳土布不仅在本省销售,还达青海、新疆、宁夏等省。
解放后,人民政府提倡“生产发家,劳动致富”。三阳川纺织业生产合作社大为发展,下属小合作社有54个,参加社员3626户,纺织人员1.19万人,1951年后国家给社员供应机制纱线,每捆可作8匹布的经线,纬线用自纺土线,线牢不断,效率极高,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随之提高。
一九五八年后,粮、棉、油实行计划供应,三阳川的土纺土织也就跟着消声殓迹了。
六十年代,国家经济遇到暂时困难,每人每年只发三尺布票的情况下,三阳川的土纺土织悄悄复生,而产品不能公开上市,农民拿上自产土布到外县,外省偷偷换粮,每匹可换15至20公斤杂粮,主粮就更少些。
改革开放,物产丰富,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空前提高,家家砖楼电器,男女革履锦衣,粗线土布再无人问津,只能作博物馆内的陈列品。
随着土纺织业的消失,手工丝毯又在三阳川兴起,渭南乡杨王村,曹家村首开先例,由农村生产队提供厂地,抽调女劳力,天水市丝毯厂供给原料,技术指导。继而全川各村陆续办起,如雨事春笋般的发展起来,真是家家有织女,村舍出锦绣。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