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川(一)
久誉“天水江南”、“秦城天府”的三阳川,是我的故乡,我深忱的热爱这块风水宝地。
三阳川幸有卦台山,自羲皇于此画卦而后,禹王导流,历五千载沧桑、故园犹存、钟神毓秀、地灵人杰、精英辈出、代不乏人、夙为礼仪之乡,早称风雅之地。是有缘出生于三阳川的每个人的自豪和光荣。
近年来,世之研习八卦以探其天地之奥秘者遍及中外;而忆祖追踪,究其人类文明之起源者、海外花裔常念羲圣之德,欲究其宗者,飚轮银翼,不远千里来三阳川,登卦台山,叩祖寻根者纷来沓至。揽胜之余,乘兴作诗吟对,题颂卦台山者居多,歌颂三阳川者甚少。我认为伏羲文化的大发扬,必将带动着三阳川经济腾飞和文化发展。于是敬请吾川有识之士多多宣传三阳川,歌颂咱故乡,使之随着宏扬伏羲文化的高潮闻名全国,走向世界。
卢浩若先生乃家父故友,四叔同窗,与我家相交甚厚,年近耄龄,与张兰斌先生,忘年携手合作编撰的《三阳川》一书,详尽地记述了三阳川的沧桑变迁。视野开阔,饱含激情的笔触,将三阳川最具特色的方方面面,生动而传神的展示出来,宏扬了有深厚底蕴,鲜为人知的灿烂文化,更主要地歌颂了新社会,赞美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是全面宣传三阳川的第一部志书,代表着研究三阳川经济文化的最新成果。然他俩不是作家,也并非名人,纯属对家乡的热爱深愫。其精神可佳,其壮举可赞,令人佩服之至。
有待于高名贤达,再开新境,更有大作问世,而为促进三阳川两个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是为序
二00四年冬于北道
、
引 言
辉耀超星光,神奇亚天水,曾几何时,三阳川成为一方宝地,乃羲皇故里,八卦之乡,禹王疏渭导流之处,是华夏文明之源头,英贤之邦,自古以来,余芳犹存,在上下几千年中,豪杰俊迈,名卿硕彦,摩肩接踵,茂郁如林,朗若群星,彪炳古史今册,其村舍错落,烟井万家,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得天独后,夙为礼仪之乡,久称风雅之地,良有以也。
随着我们拙笨笔尖的蠕动,所揭开的一幅美丽富饶画卷,可浏览到咱们故乡的一些人文景观,将引出无限遐思。
一、 三阳川地名由来
三阳川是渭南、中滩、石佛三乡镇的总称。古以卦台山脊梁为中心,太阳冬天照射而得名,元至七年(1347)普奕的《伏羲画卦台记》一文中称“其川三阳……广袤四隅,渭水回旋,朝晖夕阳变态靡时,陇右为甲。”明代胡缵宗《卦台记》中说“三阳云者,朝阳启明,其台光荧;太阳中天,其台宣朗;夕阳返照,其台腾射。”故曰“三阳开泰”卦台山其东南之沃野平川亦以“三阳”命名焉。在川中,石佛乡有早阳寺(即郭家寺),晚阳寺(即张家寨),渭南乡有正阳寺(崔家集)以象征三阳开泰。
二、 地理区域、基本情况
1、地理区域
三阳川,宋称三阳寨,明、清两朝称天水北乡三阳川,民国初称第五区,解放后称三阳区,大跃进时称三阳川人民公社。位于大西北黄土高原,黄河流域,甘肃陇右、甘谷、北接秦安、清水。四山环抱,来龙高耸秀气,卦台山、导流山像俩个龙首昂起,引导南北两条山脉隔河颠倒遥相呼应。形成一小盆地。渭水、葫芦河由西向东至张白村汇合入峡流去,古有“两条土龙颠倒卧,两条活龙沿川过”的描述,安其地理自然环境、区划为渭南、中滩、石佛三乡镇,均属北道区所辖,东西长约20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总面积约197平方公里,其中河谷川地面积约60平方公里,山川耕地约176980亩左右,人均约一亩有余,惟中滩乡人均约0.6亩上下。南北山顶海拔1360米,川底海拔约1100米。全川有110多个自然村,居住着18572户人家,共计有人口约十余万。村寨错落、宅院稠密,阡陌纵横,溪流潺潺,风景清雅,早有“桃源”美誉。
2、 三阳川的河流
古时,南人称水为江,北人称水为河。三阳川有两条大河,即渭河与葫芦河,人称“姊妹河”,有句民谣:“三阳川两道河,娲妹爱的伏羲哥”,又有人说:渭河与葫芦河是伏羲和女娲的化身。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识别二维码,关注天水新时空公众号